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精度包含哪几项

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精度包含哪几项

1. 用项目符号表示形位公差中只能用于中心要素的项目有,只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既能用于中心要素又能用于轮廓要素的项目有一∥⊥∠。

2. 直线度公差带的形状有两平行直线、两平行平面、圆柱体几种形状,具有这几种公差带形状的位置公差项目有一∥⊥∠。

3. 最大实体状态是实际尺寸在给定的长度上处处位于极限尺寸之内,并具有材料量为最多时的状态。

在此状态下的尺寸称为最大实体尺寸。

尺寸为最大实体尺寸的边界称为最大实体边界。

4. 包容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配合性质的要求的场合;最大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仅需保证零件的可装配性时的场合;最小实体要求主要适用于需保证零件的强度和壁厚时的场合。

5. 几何公差特征项目的选择应根据1.零件的几何特征;2. 零件的使用要求;3. 检测的方便性等方面的因素,经综合分析后确定。

2. 国标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两种配合制度,一般应优先选用基孔制,以减少定尺寸刀具和量具的规格、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5.1 试述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和分类。

量规是一种无刻度定值专用量具,用它来检验工件时,只能判断工件是否在允许的极限尺寸范围内,而不能测量出工件的实际尺寸。

量规按其用途不同分为工作量规、验收量规和校对量规三种。

5.2 量规的通规和止规按工件的什么尺寸制造?分别控制工件的什么尺寸?量规的通规按MMS制造,用于控制工件的体外作用尺寸,止规按LMS制造,用于控制工件的实际尺寸。

!!!塞规是测量作用尺寸,卡规是测量实际尺寸。

4.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Ra和Rz的含义是什么?轮廓的算术平均偏差Ra:在一个取样长度内纵坐标值Z(x)绝对值的算术平均值,轮廓的最大高度Rz: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Zp和最大轮廓谷深Zv之和。

4.3 表面粗糙度的图样标注中,什么情况注出评定参数的上限值、下限值?什么情况要注出最大值、最小值?上限值和下限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如何标注?当允许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中,超过规定值的个数少于总数的16%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上限值或下限值,称“16%规则”。

当要求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所有实测值都不得超过规定值时,应在图样上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最大值规则”。

例如: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 的上限值为3.2µm ,Ra 的下限值为1.6µm用去除材料方法获得的表面粗糙度,Ra 的最大值为3.2µm ,Ra 的最小值为1.6µm7.1 齿轮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是什么?1. 传递运动的准确性;2 .传递运动的平稳性;3 载荷分布的均匀性;4 传动侧隙的合理性 1.8 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φ30mm ,按设计要求,配合的过盈应为-0.014~-0.048mm 。

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按基轴制选定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

解:⑴ 选择公差等级 由T f =|Y min -Y max |=T h +T S 得:T h +T S =|-14-(-48)|= 34(μm )查表1.4知:IT 7=21μm ,IT 6=13μm ,按工艺等价原则,取孔为IT 7级,轴为IT 6级,则:T h +T S =21+13= 34 (μm) 符合设计要求。

⑵ 选择基准制 要求选用基轴制,则轴的公差带代号为:φ30h6(-0013.0) ⑶ 选择配合种类,即选择孔的基本偏差代号因为是过盈配合,故孔的基本偏差应在P ~ZC 之间,且其基本偏差为上偏差(ES )。

由Y min = ES -ei得:ES = Y min +ei = -14-13= -27(μm)查表1.6选取孔的基本偏差代号为S(ES =-27μm )能保证Y min 的要求,故孔的公差带代号为:φ30S7(027.0048.0--) 。

⑷ 验算: 所选配合为φ25S 7/h 6 ,其:Y mim =ES -ei =-27-(-13)=-14μm Y max =EI -es =-48-0=-48μm在-0.014mm ~-0.048mm 之间,故所选符合要求。

1.7 某配合的公称尺寸为φ25mm ,要求配合的最大间隙为+0.013mm ,最大过盈为 -0.021mm 。

试决定孔、轴公差等级,选择适当的配合(写出代号)并绘制公差带图。

解:⑴ 选择公差等级由T f =|X max -Y max |=T h +T S 得:T h +T S =|13-(-21)|= 34(μm ) 查表1.4知:IT 7=21μm ,IT 6=13μm ,按工艺等价原则,取孔为IT 7级,轴为IT 6级,则:T h +T S =21+13= 34 (μm) 符合设计要求。

⑵ 选择基准制由于没有其他条件限制,故优先选用基孔制,则孔的公差带代号为:φ25H 7(+021.00)⑶ 选择配合种类,即选择轴的基本偏差代号因为是过渡配合,故轴的基本偏差应在j ~m 之间,且其基本偏差为上偏(ei )。

由X max = ES -ei 得:ei =ES -X max =21-13=+8(μm)查表1.5选取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m (ei =+8μm )能保证X max 的要求,故轴的公差带代号为:φ25m 6(021.0008.0++) 。

⑷ 验算: 所选配合为φ25H 7/m 6 ,其:X max =ES -ei =21-8=+13μm Y min =EI -es =0-21=-21μm 在+0.013mm ~--0.021mm 之间,故所选符合要求。

3.53.63.73.9图序采用的公差要求理想边界名称理想边界尺寸MMC时的几何公差值LMC时的几何公差值a) IP 0.01 0.01b) ER MMB 19.99 0 0.041.滚动轴承的基本尺寸精度包含哪几项?答:包括轴承内径(d)和外径(D)的制造精度;轴承内圈宽度(B)和外圈宽度(C)的制造精度;圆锥滚柱轴承装配高度(T)的精度等。

2.简述滚动轴承各级精度等级的应用情况?答:滚动轴承各级精度的应用情况如下:0级(普通精度级)轴承应用在中等负荷、中等转速和旋转精度要求不高的一般机构中。

如,普通机床、汽车和拖拉机的变速机构和普通电机、水泵、压缩机的旋转机构的轴承。

6级(中等精度级)轴承应用于旋转精度和转速较高的旋转机构中。

如,普通机床的主轴轴承,精密机床传动轴使用的轴承。

5、4级(高、高精度级)轴承应用于旋转精度高和转速高的旋转机构中。

如,精密机床的主轴轴承,精密仪器和机械使用的轴承。

2级轴承应用于旋转精度和转速很高的旋转机构中。

如,精密坐标螳床的主轴轴承,高精度仪器和高转速机构中使用的轴承。

3.滚动轴承与轴、外壳孔的配合特点?答:由于滚动轴承是精密的标准部件,使用时不能再进行附加加工。

因此,轴承内圈与轴采用基孔制配合,外圈与外壳孔采用基轴制配合。

5.齿厚偏差及齿侧间隙有哪些并简述?A.齿厚偏差(Esn)齿厚偏差是指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B.公法线长度偏差(Ebn)公法线长度偏差是指公法线长度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C.齿侧间隙为保证齿轮润滑、补偿齿轮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热变形等造成的误差,必须在非工作面留有侧隙。

单个齿轮没有侧隙,它只有齿厚,相互啮合的轮齿的侧隙是由一对齿轮运行时的中心距以及每个齿轮的实际齿厚所控制。

4.齿轮的加工误差有哪四种形式并简述?答:齿轮加工误差有下述四种形式:A.径向误差刀具与被切齿轮之间径向距离的偏差。

它是由齿坯在机床上的定位误差、刀具的径向跳动、齿坯轴或刀具轴位置的周期变动引起的。

B.切向加工误差刀具与工件的展成运动遭到破坏或分度不准确而产生的加工误差。

机床运动链各构件的误差,主要是分度蜗轮副的误差,或机床分度盘和展成运动链中进给丝杠的误差,产生切向误差。

C.轴向误差刀具沿工件轴向移动的误差。

它主要是由于机床导轨的不精确、齿坯轴线的歪斜所造成的,对于斜齿轮,机床运动链也有影响。

轴向误差破坏齿的纵向接触,对斜齿轮,还破坏齿高接触。

D.齿轮刀具铲形面的误差它是由于刀具铲形面的近似造形,或由于其制造和刃磨误差而产生的。

此外,由于进给量和刀具切削刃数目有限,切削过程断续也会产生齿形误差。

6.轮齿同侧面偏差有哪些并简述?答:A.齿距偏差(1)单个齿距偏差(fpt)在端平面上接近齿高中部的一个与齿轮轴线同心的圆上,实际齿距与理论齿距的代数差。

(2)齿距累积偏差(Fpk)任意k个齿距的实际弧长与理论弧长的代数差,理论上它等于h个齿距的各单个齿距偏差的代数和。

(3)齿距累积总偏差(Fp)齿距同侧齿面任意弧段内的最大齿距累积偏差。

B.齿廓偏差实际齿廓偏离设计齿廓的量,在端平面内且垂直于渐开线齿廓的方向计值。

C.螺旋线偏差在端面基圆切线方向上测得的实际螺旋线偏离设计螺旋线的量。

7.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有哪些并简述?A.径向综合总偏差(F i”)径向综合总偏差是在径向(双面)综合检验时,被测齿轮的左、右齿面同时与测量齿轮接触,并转过一整圈时出现的中心距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

B.一齿径向综合偏差(f i”)一齿径向综合偏差是被测齿轮与测量齿轮啮合一整圈(径向综合检验)时,对应一个齿距角(3600/z)的径向综合偏差值。

C.径向跳动(Fr)齿轮径向跳动为测头(球形、圆柱形、锥形)相继置于每个齿槽内时,相对于齿轮基准轴线的最大和最小径向距离之差。

8.齿厚偏差及齿侧间隙有哪些并简述?A.齿厚偏差(Esn)齿厚偏差是指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厚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B.公法线长度偏差(Ebn)公法线长度偏差是指公法线长度的实际值与公称值之差。

C.齿侧间隙为保证齿轮润滑、补偿齿轮的制造误差、安装误差以及热变形等造成的误差,必须在非工作面留有侧隙。

单个齿轮没有侧隙,它只有齿厚,相互啮合的轮齿的侧隙是由一对齿轮运行时的中心距以及每个齿轮的实际齿厚所控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