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借鉴资料)

踝关节骨折健康教育(借鉴资料)

踝部骨折健康教育
一、定义
踝部骨折(fracture of ankle joint):多由间接暴力引起,如外翻、内翻或外旋等。

根据暴力作用的大小,方向和受伤时足的位置而产生不同类型和程度的骨折。

踝关节是负重关节,骨折均为关节内骨折,若对位不好,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

二、临床表现
踝部受伤后,局部肿胀明显,淤斑、出现内翻或外翻畸形,活动障碍,检查可在骨折处扪多局限性压痛。

外伤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关节肿胀、瘀血、畸形,有些可听到骨擦感。

三、治疗
1、石膏或支局固定保守治疗
2、手术治疗
四、护理
(一)体位护理:观察踝关节固定后的摆放位置。

因踝部骨折肿胀较甚,应抬高患侧小腿略高于心脏的位置,以利于肿胀消退。

(二)康复训练
1、术后早期的康复训练(0-2周)。

手术后1~3天, 将患者骨折肢体吊起, 大概与肢体呈30度角, 可增加患处血液循环, 利于消肿, 同时静脉滴注消肿止疼类药物, 加速手术部位的恢复, 在此期间, 可指导患者进行跖趾关节与趾间关节的屈伸运动, 运动过程中应注意幅度不可过大, 以避免对患处造成二次伤害。

在手术后的4~7天, 可指导患者进行患处足趾的主动运动。

2、术后中期的康复训练(3-6周)
在患足不负重的情况下, 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踝关节主动屈伸运动, 每日早中晚各锻炼100次左右, 也可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与髋关节的活动, 避免发生痉挛等症状。

3、术后后期的康复治疗。

(术后6周以后)
医护人员根据患者前期与中期的康复情况, 调整并指导患者进行踝
关节进行负重训练。

首先应在双拐的支撑保护下进行踩地轻量负重, 负重小于10公斤, 当双拐负重适应后可转变为单拐负重, 然后过渡到完全负重。

五、出院指导
1、遵医嘱继续合理用药;定期复诊,不适随诊。

2、功能的锻炼::要强调自主性的功能锻炼,要反复不间断的进行,锻炼中要循序渐进,耐心细致。

其活动范围要由小到大,速度由慢到快,次数由少到多,切不可采取粗暴的被动性活动。

在锻炼时以损伤部位如骨折、脱位、软组织断裂处不发生疼痛、肿胀为原则。

3、饮食指导: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素饮食,提高机体免疫力,多饮水,防止尿路感染,预防便秘。

4、复诊:1个月、3个月后X线片复查,检查骨折愈合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