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婉约词与豪放词比较

婉约词与豪放词比较

诗词鉴赏之
郸城一高东校区:刘治业
教学要点:
1、从意象选择、意境创设、人物形象和诗人情怀、语言风格、艺术技巧等方面对两种词进行比较;
2、掌握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
3、感知现代歌曲中的婉约和豪放;
4、课外交流:古词今作。

思考、讨论
试从意象选择、意境创设、人物形象和诗人情怀、语言风格、艺术技巧等方面对两类词加以比较。

意象选择的对比
婉约词豪放词
小细柔阔壮刚
意境创设的对比
婉约词豪放词
哀婉、凄凉、孤寂、清幽、含蓄、柔美、清丽、空灵、缠绵等阔大、高远、苍凉、冷涩、雄浑、厚重、深远、幽邃、峭拔等
人物形象和诗人情怀的对比婉约词豪放词
孤独、寂寞、忧伤、愁苦、迷茫、怅惘、欢娱、舒畅、闲适、清高等慷慨、豪壮、忧愤、悲怆、坚贞、刚烈、孤傲、狂放、洒脱等
语言风格的对比
婉约词豪放词
清新雅致、含蓄隽永、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平实质朴等雄浑壮阔、豪放旷达、沉郁顿挫、慷慨悲壮等
婉约词豪放词
抒情方式:借景
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描写:正面侧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细节等抒情方式:直抒胸臆、用典、借古讽今等
描写:正面侧面、虚实相生等
婉约词豪放词
表现手法:比兴、渲染、烘托等
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对
比等表现手法:烘托、抑扬、以小见大等
修辞手法:夸张、借代、对比、比
喻等
小结
这五项内容是我们进行诗词鉴赏的重要方面。

通过意象感知意境,进而把握人物形象和诗人情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体会语言风格,分析艺术技巧,是我们进行诗词鉴赏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当然,这也只是一般思路,我们在实际做题中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现代歌曲中的婉约与豪放(一)
美人吟
蓝蓝的白云天,悠悠水边流,玉手扬鞭马儿走,月上柳梢头。

红红的美人脸,淡淡柳眉愁。

飞针走线荷包绣,相思在心头。

风儿清,水长流,哥哥天边走。

自古美女爱英雄,一诺千金到尽头。

风声紧,雷声吼,妹妹苦争斗。

自古红颜多薄命,玉碎瓦全登西楼。

现代歌曲中的婉约与豪放(一)
新贵妃醉酒
那一年的雪花飘落梅花开枝头,那一年的华清池留下太多愁。

不要说谁是谁非感情错与对,只想梦里与你一起再醉一回。

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霓裳羽衣曲几番轮回为你歌舞。

剑门关外是你对我深深的思念,马嵬坡下愿为真爱魂断红颜。

爱恨就在一瞬间,举杯对月情似天,爱恨两茫茫,问君何时恋。

菊花台倒影明月,谁知吾爱心中寒,醉在君王怀,梦回大唐爱。

现代歌曲中的婉约与豪放(二)
精忠报国
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多少手足忠魂埋骨他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忍叹息,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现代歌曲中的婉约与豪放(二)
霸王别姬
我站在烈烈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

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

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爱你那一种。

伤心处别时路有谁不同,多少年恩爱匆匆葬送。

我心中你最忠,悲欢共生死同,你用柔情刻骨,还我豪情天纵。

我心中你最忠,我的泪向天冲,来世也当称雄,归去斜阳正浓。

古词今作(毛泽东词二首)
读一读,议一议,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沁园春•长沙》作于1925年,是毛泽东诗词的代表作之一。

作此词时作者时年32岁,当时,革命形势高涨,群众运动风起云涌。

作者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

上阙写景,下阙抒情,“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正是作者当时要大展抱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真实写照。

清平乐·六盘山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

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1935年10月,毛泽东
率领的红军,在六盘山
前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
敌骑兵团。

在战斗胜利
的鼓舞下,当天下午便
一鼓作气翻过了六盘山。

10月下旬,到达陕北,胜利地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这首词就是毛主席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

它生动表现了毛主席及其统率的英雄红军胜利地登上六盘山后,远望云天,抒发了彻底打垮国民党和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坚强决心,发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壮志豪情。

如梦令
危栏独倚莫哀,碧空绿野翠槐。

东风犹未改,双燕衔泥又来。

三年、五载,教人怎不伤怀?
(注:此词为红枫到一高东校区工作的第五年所作,此前红枫在希望高中工作三年。


霜天晓角·独会
小楼独会,萧萧风乍起。

不知寒暑几度。

猛回首,鬓霜坠。

谁人识心意?凭栏莫相催。

遥望落晖尽处,一壶歌,半盏醉。

采桑子·新春
杨柳新发又一春。

急登高楼,再上层楼。

穷目消散千重愁。

良辰好景艳阳天。

把酒临风,畅怀舒啸。

歌尽古今骚客情。

练一练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

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

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这首宋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以及表达技巧的赏析。

【解题思路】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

从题目上——思远人,可以看出这是一首思远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从词的每一个意象上去思考,联系作者的思念之情去作答即可。

【易错点拨】作用不能应从形式和内容量方面去做答,即不能从表达的情感上和描写的画面上入手。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