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第五单元工业文明的来临第一课工商业的兴起手工作坊的性质:(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手工工场的性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4~17世纪,中国进入(明清)时期,出现(手工工场)。
手工工场的作用:(1.手工工场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2.手工工场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贸易的发展;3.是社会阶级发生变化)。
手工工场的特点:(1出现了雇佣劳动,工场主不再亲自参加生产;2工人多,分工合作;3 生产规模大,产量高)。
14~15世纪,西欧处于(农业社会)。
商人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农民成为(工人阶级的前身)。
商人地位的变化:1身份的变化:他们既是手工工场主,又是商人;2经济地位的变化:经济实力超过了王公贵族;3政治地位的变化:商人可以担任市长;第二课冲破思想的牢笼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意大利),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
(达·芬奇)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人物”。
文艺复兴运动的性质:(文艺复兴运动是一次崭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反映了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使人们的思想逐渐从中世纪的宗教愚昧中解放出来。
)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德国)的(马丁·路德)最早发起欧洲宗教改革。
(英国)的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日心说)”被誉为“(科学革命的开端)”。
英国科学家牛顿主要贡献在(物理学领域),突出成就时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提出宇宙无限,没有中心。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帮助人类认识自然,揭示自然界的奥秘,从而以科学、理性的态度看待世界。
)启蒙运动宗旨:(宣扬自由、平等、民主,反对宗教愚昧和封建专制,张扬理性的力量。
)主要代表:1(伏尔泰)法国思想家、启蒙运动的旗手,提倡天赋人权;2孟德斯鸠法国思想家,提倡(三权分立);3 (罗梭)法国思想家,提倡人民主权思想。
第三课世界开始走向整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欧洲工商业的快速发展,欧洲人对贵金属的狂热追求;2 《马可.波罗游记》激起欧洲人追求财富的强烈愿望;3 东西方传统商路被阻断,欧洲人迫切需要开辟新商路。
)1487—1488 迪亚士葡萄牙(西欧—好望角)1492—1502 (哥伦布)西班牙西欧—美洲1497—1498 达·伽马(葡萄牙) 西欧—好望角—印度1519—1522 (麦哲伦) 西班牙第一次环球航行新航路开辟的积极影响:(1加强了各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2方便了人口的迁徙,形成新的民族;3 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和世界物种的流动;4促进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发展。
总之使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的负面影响:(1掠夺财富和土地;2毁灭印第安文明3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亚、非、拉美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海上马车夫:(荷兰)是17世纪最发达的商业国家之一英国被称为(日不落)帝国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新体制的创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1640年)。
议会领导人(克伦威尔)。
通过了《权利法案》,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标志着(世界近代史开始)。
(来克星顿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
1773年,波士顿倾茶事件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导火线)。
1776年7月4日,美国通过了《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美国制订宪法,确定了美国的(共和政体)。
(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
实行三权分立。
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
之后法国颁布(《人权宣言》)。
(7月14日)为法国国庆纪念日。
法国国歌为《马赛曲》。
在巴黎人民举行的第二次起义中,废除了君主制,建立了共和国,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年,巴黎人民第三次举行起义,罗伯斯比尔等掌握权力,大革命达到顶峰。
法国革命意义:(1结束了法国革命的封建专制;2确立了共和政体;3打击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
)第五课面临挑战的中国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1644年)清军入关并建立对全国的统治。
人口:19世纪初,超过3亿,占世界(三分之一)。
农业:“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手工业:江南地区丝织业、棉纺业发达。
商业: 出现(徽商、晋商)。
明代至清代前期,经济实力居世界第一,中国对外贸易长期出超。
明朝修建长城,采取消极防御政策。
而清代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怀柔政策。
明朝时(土尔扈特部人)西迁至伏尔加河下游,因不堪忍受沙俄控制和压迫,回归祖国,受到(乾隆)皇帝的亲自接见。
对西藏采取的措施:(1册封“达赖”和“班禅”2设驻藏大臣3用金瓶掣签制选择转世灵童)。
对中央与西南少数名族地区的措施:(改土归流)。
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和(回部贵族)叛乱。
雅克萨之战中(康熙皇帝)和沙皇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广大地区为中国领土。
明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1废除丞相,设立六部;2设“厂卫”,特务机构;3采取“廷杖”的刑罚).清朝加强皇权专制的措施:(1雍正设立“军机处”;2大兴“文字狱”;3科举考试以“八股”取士;4社会生活和思想领域:立贞节牌坊,禁戏…)明末清初的学者(黄羲之),他大胆的批判君权神授的神秘色彩,公开宣称“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郑和下西洋目的: 宏扬国威意大利(利玛窦),与徐光启合作翻译(《几何原本》)。
德国传教士曾帮助修改中国历法,使其更加精确。
法国传教士治好康熙的病。
意大利(朗世宁),参与圆明园西洋风格建筑的设计。
1553年,葡萄牙侵占(澳门)17世纪初,(荷兰)占领台湾,(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乾隆帝闭关自守,减少通商口岸,只留(广州)一处。
综合探究:郑和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航海的目的比较: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宣扬国威;2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3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4寻找下落不明的建文帝。
)哥伦布航海的目的:(1直接目的在于寻找黄金;2欧洲对东方贸易的需要;3掠夺土地是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
评价:西洋人开辟了新航路,航海事业进一步发展起来,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同时也给拉美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明朝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和友好往来,但是,它所采取的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给明朝造成巨大负担,最终导致航海壮举悄然结束。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
工业革命指在(工业、科学、技术)等方面的重大变革。
工业革命在英国发生的原因:(1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的拓展,扩大了商品生产的需求,特别是纺织品的生产;2英国较早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束缚生产发展的障碍;3英国较早通过海外殖民掠夺,积累起了进一步发展生产的资产。
)重要发明:(1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水力纺纱机。
3瓦特发明蒸汽机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4史蒂芬孙发明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机车。
)19世纪40年代,英国首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工业革命的新阶段最突出特点:(电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进入(电气时代)。
工业革命的新阶段重要发明:(1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2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原理;3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4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5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6美国贝尔发明电话;7德国卡尔本茨发明汽车。
)19世纪后半期美国出现(准化生产),(20世纪初)美国出现流水线生产。
第二课整体世界最终形成整体世界形成的原因:1机器创造出巨大生产力,超出了一国的范围,把整体世界作为市场——根本原因2路、远洋巨轮、电话、电报等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出现,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直接原因整体世界形成的表现:(1界基本形成统一的市场,各国商品在这个巨大的市场中流动。
2轨在世界各地延伸,一批港口城市在各国发展起来。
3流动加速,出现了海外移民的热潮。
4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加广泛。
工业文明的先进思想、科学技术和生活方式在世界各地传播。
5现了一些世界性的活动。
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
(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
19世纪末),整个世界基本被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瓜分完毕。
世界呈现出一幅扩展中的工业文明与野蛮的殖民掠夺相交织的图景。
英国对印度的作为:(1侵占土地;2倾销商品;3掠夺财富。
)(海地)成为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
日本通过(倒幕运动)、(明治维新),成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化道路的国家。
第三课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19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内容:(中国把香港岛割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
)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重了中国的民族灾难此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马关条约》内容:(中国把辽东半岛、台湾极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割给日本,增辟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赔偿日本白银2亿两。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朝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军民悲壮的抗争:(1片战争中,虎门守将关天培,英勇抗击英军,壮烈殉国。
2午战争中,邓世昌在黄海战役中与日军激战,壮烈牺牲。
3在反对日本占领台湾的战斗中为国捐躯。
4、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林则徐开创了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开始时间::(19世纪60年代)。
洋务运动口号:(自强、求富)。
代表人物:(奕xin、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出现的中国近代新事物:新式海军:(北洋海军);新式航运企业:(上海轮船招商局);新式学堂:(北京同文馆);中国近代最早的正式外交机构:(总理衙门)。
洋务运动结果:(洋务运动使中国社会面貌发生了许多变化,但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使人们对这场运动大失所望,这也证明洋务运动不能救中国。
)(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主要代表:(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又称(戊戌变法),它与洋务运动最大的不同是(除了在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等方面学习西方外,政治上也要学习西方,实行君主立宪)。
邹容写(《革命军》)宣传革命1905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