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代山水画2.ppt

中国古代山水画2.ppt


同学们:
你们对山水画中的“意境”是怎么理解的呢?
意境是通过有形的景物组合,创造出一种可 给人以联想和思索的空间,这个空间包含画 家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空间是虚幻的,是大 于画面真实的景物的一种想象的心理空间, 让观赏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让我们回味 无穷,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从这里体现出作品
的价值.
北宋 无我之境
南宋
元代
追求细节真实 有我之境 和诗的意境
重在画家对自
重在抒发画家
然景物的感受 重诗情画意。 内心思想情感,
和描写,画家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智者动,仁者静。
道家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东西方山水观的差异
中国
西方
寻游
幽山
征 服
探玩
胜水
山水诗与山水画
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山水诗人 王维 孟浩然 陶渊明 谢灵运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发展脉络概况
尽管中国人在很早的时候 就开始了对山神水神的崇 拜,但是在表现这一崇拜 对象的时候,人们还是选 择了具象的神的形象。





中 国
明 唐


代 绘 画
《 山 路 松 声

图 》


王 珲
《 青 卞
《 秋 山 问 道 图 》
隐 居 图 》 元 王 蒙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一、技法

大斧劈皴
米点皴
二、透视
康《 斯佛 泰拉
勃富
小中见大
尔德 小

以大观小
》 英
平远 深远 高远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平远
深 远
高 远
三、追求意境 情景交融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分析:
画家只画了一叶扁舟漂浮在水面 上,一个鱼翁独自在船上垂钓, 只画几道水波,画面上出现了大 片空白,天水一色,无边无际, 空旷渺漠的境界,更突出了江面 的辽阔和寒意萧索的气氛和鱼翁 在寒江上孤独垂钓的情景。
后来为了表现的丰富 性,在这些神的背后出现 了山水的背景,有时也出 现在人物画的背景之中。 可以说作为形象背景的山 水的出现,是山水画最直 接的起源。
一 魏晋时期萌芽
东晋 顾恺之〈洛神赋图〉
隋代独立成画科
隋 展 子 千 〈 游 春 图〉
唐、宋:从成熟走向高峰
南宗:青绿山水 北宗:水墨山水
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卷〉
美国有位研究中国画的学者,专攻中国古代山 水与欧洲风景画的比较,他用客观理性的逻辑 眼光,求证中国画的山林水墨,却对意境百思 不得其解。后来去了趟峨嵋,他大彻大悟,自 称洞悉了中国古代画家们以心师法自然的奥妙, 那意境原是主观风景,起自画家心中的峨嵋云 雾,虚虚实实、朦朦胧胧,有如佛家说的“境 由心造”。
大 小 对 比
虚 实 对 比





行 旅





宽 (




突 出 表 现 早 春 季 节 特 色
《 青

卞 隐 居
倪 瓒











的创 一造 种孤 艺傲 术、 境清 界高
、 茺 凉 、 疏 放
此画用笔简洁疏放, 突出表现了画家独特 的艺术风格.只画了 六棵树,画面表面看 上去显的气象萧疏荒 凉,但有了黄公望的 题诗:远望云山隔秋 水,近看古木拥坡陀, 居然相对六君子,正 直特立无偏颇。画面 顿时有了生机,前两 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这把画家的思想性和 艺术性在画中鲜明的 表现出来.
中国古代山水画
中国的自然山水
三山 蓬莱 方丈 瀛洲
五岳
恒山
华山
嵩山
泰山
衡山
天下奇
天 下 幽
天 下 险
天下秀




石云


四大佛教名山 峨九 嵋华
普五 陀台
四大道教名山








画中的山水
中国人的山水观
百姓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依赖、敬畏、万物有灵。
帝王 泰山封禅.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