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气充氧实验
4. 计算曝气设备动力效率Ep。
EL·V Ep= N
kg/kW·h
式中:N—理论功率,只计算曝气充氧所耗有用功;
V——曝气池有效体积。
5. 计算曝气设备氧利用率EA。
EL·V EA= Q×0.28 ×100%
1.7 思考题
1. 曝气充氧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是什么? 2. 温度修正、压力修正系数的意义如何? 3.氧总转移系数KLa的意义是什么?
4. 每隔1min(前三个间隔)和0.5min(后几个间隔)测定池内溶 解氧值,直至池内溶解氧值不再增长(饱和)为止。随后关闭曝 气装置。
1.5 实验记录
原始实验记录
水样体积 V: L; 水温: ℃; 初始溶解氧浓度 C0, mg/L
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g ;氯化钴用量:
g
测量时
3.5
4.0
4.5
溶解氧浓度 (mg/L )
5
……
……
1.6 实验结果整理
1. 计算氧总转移系数KLa(T)。
t – t0
Ct
(min) (mg/L)
氧总转移系数KLa(T) 计算表
Cs- Ct (mg/L )
Cs Cs- Ct
Cs
1
ln
tgα=
Cs- Ct
t- t 0
K La( T) (min) -1
2. 计算温度修正系数K,根据KLa(T),求氧总转移系数KLa(20)。
K=1.024(20-T) KLa(20)=K·KLa(T)= 1.024(20-T)× KLa(T)
1.6 实验结果整理
3. 计算充氧设备充氧能量EL。 EL= KLa(20)·Cs kgO2/h·m3
式中: Cs—1atm下,20℃时溶解氧饱和值,Cs=9.17mg/L
式中: KLa—氧总转移系数,l/min;
t 、t0—曝气时间,min;
C0 —曝气开始时池内溶解氧浓度
( t0=0时,C0=0mg/L),mg/L;
Cs —曝气内溶液饱和溶解氧值,mg/L;
Ct —曝气某时刻 t 时,池内溶液溶解氧浓度,mg/L
1.3 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材料
1. 曝气装置,1个; 2. 曝气池; 3. 溶解氧测定仪,1台; 4. 分析天平,1台; 5. 量筒,1000mL,1个; 6. 无水亚硫酸钠; 7. 氯化钴;
实验7
曝气充氧实验
1.1 实验目的
加深理解曝气充氧的机理及影响因素。 掌握曝气设备清水充氧性能测定的方法。 测定曝气设备的氧的总转移系数KLa(20)、氧利用率 EA、动力效率Ep。
1.2 实验原理
曝气设备氧总转移系数KLa的计算式:
KLa =
1 t - t0
ln Cs - C0 Cs - Ct
1.4 实验步骤
1. 用1000mL量筒向曝气池内加入清水,测定水中溶解氧值,计算 池内溶解氧含量G=DO·V。
2. 计算投药 1)脱氧剂(无水亚硫酸钠)用量: g=(1.1~1.5)×8·G 2)催化剂(氯化钴)用量:投加浓度为 0.1mg/L
3. 将药剂投入池内,至池内溶解氧值为0后,启动曝气装置,向池 内曝气,同时开始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