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教材教法考试试题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一)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与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的基础。
2、课程目标根据“、、”三个维度设计。
3、学生只有认识了的字,并且能够正确,才有可能顺利地阅读书报,学习,提高。
4、、是落实口语交际的主要任务。
5、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增加,强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和。
6、教学目标有两种叙写方式: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合作学习2、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学会汉语拼音”的衡量标准是什么?2、为什么语文教育要重实践、重体验?3、什么是语文课程资源?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人说“探究学习解放了学生的思维,接受学习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在当前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有许多老师认为新课程特别强调三维目标中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就是意味着“知识和能力”不重要了。
请问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为一年级下册课文《手捧空花盆的孩子》一课设计一个口语交际教学片断。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教学目标:(1)理解词语含义,了解景物特点,并展开合理想象,掌握运用对比手法显示景物特点的写作方法,学习“总-分-总”的表达方法。
(2)通过对桂林山水独特的美的感受,激发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情感。
(3)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对优美语言的敏锐感受能力。
试从目标把握和目标叙写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赠汪伦》的思路:第一步:读诗歌《赠汪伦》。
第二步:请学生看课文情境的投影。
第三步:进行自主选择学习。
(1)凭想象分组表演多种赠别的情境;(2)喜欢画画的同学画一幅赠别的画;(3)喜欢音乐的小朋友到电脑前点击适合表现赠别的乐曲,并配乐朗读。
第四步:读两首赠别的诗。
第五步:学生总结收获,并唱一曲《朋友啊朋友》。
请你综合评述这个教学过程。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二)一、填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
2、语文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三个方面,,注重语文素养的。
各个学段相互联系,,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课程是的生态系统,因“”之间不断地相互作用而生长。
在这个系统中,是最活跃的因素。
4、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话题要贴近,密切联系学生的和想象世界,使每个学生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5、阅读教学过程是、、之间对话的过程。
6、“交融式目标”在叙写时出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几个明显的提示语,但它的每一点目标却极好地把乃至的目标都在一起。
最大的优点就是叙写方便。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体验学习2、课程资源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教学目标有哪几种叙写方式?2、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什么意义?3、新课程倡导怎样的学习方式?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只要会认、会拼读就行了,没有必要大量抄写、默写。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感受”。
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为下面这段话设计一份教学方案:长城气魄雄伟。
它像一条巨龙横卧在我国北方的崇山峻岭上,从东头的鸭绿江边到西头的嘉峪关,高高低低,蜿蜒曲折,全长6500多公里。
城墙高8至10米,用大条石和城砖砌成。
城墙顶部铺着平整的方砖,五六匹马可以并排行走。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确实了不起!”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一位教师在教《小镇的早晨》一文时,在帮助学生概括了小镇早晨恬静、热闹、紧张的三个特点后,布置了一次小练笔:仿照《小镇的早晨》的写法,以《校园的早晨》为题来进行写作,写出校园早晨的特点。
要求每个学生写其中某一方面的特点,写好后,小组中四人合成一篇文章,结尾共同完成。
动手之前,要求小组成员先讨论一下校园早晨的特点,明确各自的任务。
请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角度进行评述。
2、以下是一位教师教学《乌鸦喝水》总结全文时的片段:师: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生:它很聪明,自己想办法喝到水了。
生:乌鸦爱动脑,他想的办法挺巧妙。
生:乌鸦很勤快,渴了的时候到处找水喝。
生:乌鸦不讲卫生,小石子多脏呀!生:乌鸦不太会动脑筋,挺愚蠢的。
生:乌鸦不会唱歌,叫声很烦人……(教师对每种答案都点头肯定或微笑示意,特别对后四种意见大力赞赏)你认为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有哪些优点?存在什么问题?试加评述。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三)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2、语文是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不宜刻意追求。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
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
”5、《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6、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和的能力。
二、名词解释。
1、语文课程资源2、分解式目标三、简答题2、什么是探究学习?请举例说明。
3、“三维目标”整合有哪些策略?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语文素养就是学生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
2、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五、教学设计题(12分)1、请写一两条解决“识字”与“写字”相结合的好方法。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下面是一位教师执教《台湾蝴蝶谷》的教学片段:师:大家喜欢祖国的宝岛台湾吗?生:喜欢。
师:在我们祖国的宝岛台湾有美丽的蝴蝶谷,大家听说过吗?生:没有。
师:那老师今天就带领大家学习《台湾蝴蝶谷》这一课,咱们现在就一块去认识这个闻名世界的“蝴蝶王国”,好不好?师:同学们,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美丽的蝴蝶谷是怎样的景象。
〔课件演示〕美丽的蝴蝶谷(生看画面)师:景色美不美?生:美。
(异口同声地说)师: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写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课文。
(生读)你认为这位教师的现代媒体使用恰当吗?请加以评述。
2、这是一位老师执教《早操》巩固识字的片段:师:请从“苹果树”上摘一个带有你认识的字的“苹果”贴到黑板上。
(教师出示教具苹果树)学生纷纷争抢“苹果”。
(共10个字,没摘到字的同学又回到座位上)师:老师帮助你们贴到黑板上。
(要贴的位置过高)生:“做操”贴到哪儿好呢?(还剩一个词语)师:大家一起看一看,贴到哪儿好呢?生:贴在下边好!生:贴在题目旁边。
师:还是贴在中间好一些。
(教师把字贴在小露珠、小鸟、小蜜蜂画中间,形成环行板书)师:请把自己摘的苹果上的字领大家读一读。
(学生依次领读词语)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试题(四)一、填空题(20分)1、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能力、能力。
2、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3、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和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地训练。
4、《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中年级侧重,高年级侧重。
5、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最后要注意准确而有分寸。
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和,也可加强教学的与教学效果的。
二、名词解释。
(每小题5分,共10分)1、探究学习2、“三维目标”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你是怎样看待识字教学中的“复现”的?2、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3、课程资源按获取途径分,有哪些种类?四、观点论述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有教师认为合作学习与小组学习没有区别。
你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2、有观点认为,《语文课程标准》淡化了语文知识的教学,这意味着语文知识教学不重要,语文知识教学是可有可无的。
你怎么认为?五、教学设计题(12分)1、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请你以〈〈奥运——北京〉〉为主题设计一个综合实践活动片段。
六、案例分析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找骆驼》中,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意思后,教师提出:商人找到骆驼后,回来的路上再遇老人,会对老人说什么,你的理由是什么?学生通过自己读课文后,想法很多,例如:1、对老人说:“谢谢,对不起,我错怪你了。
”2、不和老人说话,不理老人,自己偷偷走掉。
3、一个老头,闲着没事干,出来瞎溜达啥?等等。
学生说第一种想法时,教师引导他们从书上找理由,学生较快说出。
当学生说到第二种想法时,教师问:“你的理由是什么?”“这是一个忘恩负义的商人。
”一生说。
“对,我童话书里看到很多商人都是坏蛋。
”又一生说。
“那如果你看到这样的商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呢?”教师试图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说出:“老人帮你找到了骆驼,你应该谢谢他。
”之类的话,可是学生却说:“这个坏蛋,打他一拳,让所有人都打他一拳。
”……用学习方式的有关理念对以上案例进行简单评析。
2、以下是一位教师执教《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片段:师:作为有志于大熊猫保护的我们,能不能为“大熊猫栖息地申遗”做一些我们能做的事情呢?比如设计申遗主题词或策划一个保护大熊猫的宣传广告。
屏幕出示:用一两句话来表达申遗美好愿望或设计一则保护大熊猫的公益广告。
师:有困难吗?老师举个例子。
比如,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申请主题就是“绿色奥运,人文奥运,科技奥运”。
再比如,中央电视台保护水资源的公益广告是这样的:“如果人类再不节约用水,那么,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自己的眼泪。
”这项任务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现在开始。
(几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反馈。
)生:我写了三条:第一条:保护大熊猫,别让大熊猫成为灭绝动物。
第二条,保护大自然,让大熊猫快乐地生活。
第三条是,别让“活化石”成为博物馆的标本。
师:哇,太棒了,一下子就来了个高产作家!(笑)生: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熊猫走了,没有再回的时候。
师:哈哈,当代朱自清!(笑,掌声)生:保护大熊猫,为中国添一份荣耀!师:掷地有声!(掌声)生:等到大熊猫灭绝的时候,你的记忆里是否还有它的模样?师:诗一般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