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试验基础

食品毒理学·食品毒理学试验基础




(一)试验设计原则
必须遵守对照、随机化、重复3个原则。 对照:设立对照组,以消除各种无关因素干扰造成的误差,包括空 白对照和阳性对照(用已知的阳性物 (如致突变物 )检测试验体系的 有效性)。 随机化:受试动物以同等机会被抽取或分配到不同试验组。 重复:指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多层次研究或多次观察,以提高试 验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食品毒理学实验可采用整体动物、游离的动物器 官、组织、细胞甚至DNA进行;

类型:体内试验、体外试验。
1. 受试物毒作用的表现和性质。 在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中,观察受试物对机体的有害作用,对 有害作用的观察应该是对每个实验动物进行全面的逐项的观察 和记录。发现有害作用是进行剂量-反应(效应)研究的前提。




1.相似性原则:动物与人某些机能、代谢、结构、疾病等的相似性, 将动物试验结果可外推到人类; 2.特殊性原则:利用不同种系试验动物,其机体存在的特殊构造或 某些特殊反应来选择解剖、生理特点符合实验目的和要求的动物。 3.标准化原则:选用经遗传学、微生物学、环境、营养控制的标准 化试验动物,排除微生物及疾病的干扰。 4.规格化原则:选择与实验要求一致的动物规格,消除个体间差异。 5.经济性原则:易获得、价格便宜、饲养经济的动物。
2.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
剂量-反应(效应)研究是毒性评价和安全性评价的基础。通过对 不同有害作用的剂量-反应(效应)研究,可以得到该受试物的多 种毒性参数。

3. 确定毒作用的靶器官。 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理学研究的重要目的,以阐明受试物毒作用的特点,并为进
一步的机制研究和毒性防治提供线索。

4. 确定损害的可逆性。一旦确认有害作用存在,就应研究停止接触
后该损害是否可逆和消失,器官和组织功能是否能恢复,还是像化
学致癌作用那样停止接触后损害继续发展 ? 毒性的可逆性关系到对 人的危害评价,如果受损的器官组织能够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则 可能接受较高危险性的接触水平。


5.用于新技术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 如转基因食品、酶工程食品、微胶囊化食品等的安全问 题。 6.其他目的。如降低毒物毒性作用,食品添加剂安全性 研究,毒物形成过程的控制等。

1




1.实验动物必须暴露于高剂量。 这是发现对人潜在危害的必需的和可靠的方法。此原则是根据质反 应的概念,随剂量或暴露增加,群体中效应发生率增加。


2.安全系数原则。
当引起毒效应的最低剂量 (LOAEL)与人的暴露剂量接近时,说明该 化学物不安全。当该剂量与人的暴露剂量有很大的距离 (几十倍,几 百倍或以上),才认为具有一定安全性,此距离越大,安全性越可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