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会考必备知识点
第一部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天体系统
(1)概念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
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中的天体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单独一个天体不能构成天体系统,各种星座也不是天体系统。
(2)天体系统的级别层次
二、太阳系
(1)定义
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其他天体绕其运转的天体系统。
太阳系由太阳、围绕太阳运行的行星及其卫星、彗星、流星及行星际物质等组成
(2)太阳系构成
①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其质量占整个太阳系的99%以上,因为其质量大,引力大,其他天体都在太阳的引力作用下绕太阳
公转。
②行星本身不发射可见光,以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按照它们同太阳的距离,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
③在火星和木星公转轨道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有成千上万颗小行星绕太阳公转。
④彗星沿扁长、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彗尾的方向总是背向太阳,其长短与彗星距太阳远近有关,距太阳越近,彗尾越长,远离太阳时,彗尾就逐渐缩短,甚至消失。
(3)八大行星的分类及比较
按照八大行星的结构特征,可以将其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巨行星:木星、土星(质量大、体积大)
远日星:天王星、海王星
(4)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
①同向性②共面性③近圆性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地球
四、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含义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释放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
2、太阳活动对地区的影响
(1)太阳外部大气结构
人类能够直接观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大气层。
从里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由此可见:黑子出现在光球层活动周期11年
耀斑出现在色球层活动周期11年
(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影响地球气候:
黑子活动高峰年,气候反常的概率增大,黑子活动的低谷年,气候状况相对平稳;与地球上的降水量有一定关联性
②扰乱地球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短时间的减弱或者中断现象
③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南北方向的“磁暴”现象
④影响航天活动:
大耀斑出现时射出的高能质子,对航天活动有极大的破坏性
⑤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稀薄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美丽的极光
⑥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周期都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模拟题
2018年1月31日,我国各地看到了月食,与此同时,还看到了超级大月亮和蓝月亮,这三种现象同时发生极其罕见,约150年一次。
据此完成1~2题。
1.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可能在月球上发生的现象是()A.黑子B.宇宙辐射强
C.耀斑D.昼夜温差小
2.目前,人类能观测到的宇宙范围为()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总星系
D. 河外星系3.下列现象中属于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是()A.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的短暂中断
B.地球两极地区出现极昼极夜现象
C.最近某地区天气异常
D.月亮的阴晴圆缺
答案是:1.B 2.C 3.A
第二部分:地球的内部圈层
来看一下地球内部圈层知识点的“出镜率”:
读“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①表示()
A. 地幔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6.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图中()
A. ①的顶部
B. ②的全部
C. ①的全部和②的顶部
D. ②的全部和③的顶部
答案:5.B 6.C
19红桥模拟题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阿贡火山2019年4月21日再次喷发,喷出的灰柱高达3000米,当地机场航空预警升至最高级别。
中国驻印尼大使馆22日晚发布公告,提醒中国公民注意火
山喷发风险。
据此完成11~12题。
11.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自()
A.岩石圈B.地壳
C.软流层D.地核
答案:C
第三部分:大气运动
读下图“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完成4~6题。
4.表示大气补偿地面辐射损失热量的箭头是()A.①B.②
C.③D.④
5.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
B.大气在传导热的过程不伴随能量转换
C.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极少部分到达地面
D.大气增温的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6.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弱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
C.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D.大气的保温作用强
12.阿贡火山喷发出的火山灰多日弥漫于空中,会导致该地区()
A.太阳辐射增强B.白天气温明显升高
C.昼夜温差增大D.大气削弱作用增强
答案:C A A D
再比如这样出大题!
读左下图“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和右下图“北京城市热岛环流模式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
(12分)
(1)观察左图,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的分布特点是
,形成这种分布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4分)(2)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①、②、③三地中的地。
植树造林对北京市环境治理的最主要作用是。
(4分)
(3)北京市把大气污染严重的某大型企业从城区迁出。
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你认为最适合该企业的新厂址应选在图的①、②、③三地中的地。
在该处建设新厂址的利有。
(4分)
答案:
(1).市区温度高,郊区温度低(气温从市区向郊区降低);城区人口集中、建筑物密集(4分)
(2). ②;净化空气(4分)
(3). ③;利:避免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从近地面流向北京城区;弊:对当地的环境产生了污染(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