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PPT课件
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PPT课件
《中国教育报》头版 2013年12月17日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三)微课的特点
短
小
精
悍
教学活动短、 视频时长短 (10分钟内)
资源容量小、 教学主题小
教学内容精 选、教学活 动精彩
交互性强、 功能强大、 教学效果好
要抓住二个核心:“微而精”+“服务学习” 来选题、设计、制作和应用。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作品范例:餐巾折花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二)微课的定义
微课(1.0版本)定义: 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
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
微课(2.0版本)定义: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实际,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而开展的精彩教与 学活动中所需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体。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发表于《电化教育研究》2011年第10期,P61-65页)
微课(3.0版本)定义: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
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 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 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
(二)微课的开发
选题
设计
确定开发路线
开发
检测 制定标准 制定检测表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三)如何做出好的微课
《美国教师 怎么讲灰姑娘》
(四)微课设计的注意事项
1.选题小而精
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考点)必须足够细,10分钟内能够讲解 透彻; 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如果该知识点牵 扯到另一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时需另设一节“微课”。必要时教师 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而不宜照搬书本。 选题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 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记住微课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为学生的学而设计。
学习活不动同组点织
不要求呈现完整教学过程,形式 随意,强调组织互动
进入核心知识点较快,忽略与 学习者的互动组织
证书认微证课程是网络课提程供的课重程认要证组证成书部分
无单独的认证
学习评价 自动批改与学生互评,重视评价
学习记录,过程评价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3.微课程与微视频
Q:微课 = 微视频?
大量的微视频并不是以教学为目的。
微课的设计、开发及应用
2014年9月11日
目录
1 为什么要做微课 2 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3 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4 微课的应用 5 存在的问题
一、为什么要做微课?
我干嘛要做微课?
一、为什么要做微课?
(一)教学模式的类型从单一化向多样化发展 (二)教学理论基础从教育学向外扩展 (三)教学方法由归纳法向演绎法发展 (四)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越来越突出
胡铁生-《中小学微课的设计制作与评审指标解读.ppt》, 2013年2月28日,教育部东莞微课培训会
微课定义: 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
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 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张一春,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2013年4月23日梳理与总结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一)微课的类型
讲授型 答疑型
实验型 活动型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二)微课的开发
开发微课的流程:
选题
设计
确定开发路线
开发
检测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二)微课的开发
选题
设计
确定开发路线
开发
检测
选择切入点: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适合用可视化、图形化的方式表现 为知识点去一个响亮的名字(最好是问题、短语的形式)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二)微课的开发
选题
设计
确定开发路线
开发
检测
录屏(例:《小学》)
实拍视频 (例:投诉处理)
二维(例:什么是翻转式课堂?)
三维 (例:《冠状动脉再成形术》)
Html页面(例:《卖炭翁》)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二)微课的开发
选题
设计
确定开发路线
开发
检测
素材开发 整合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一)什么是慕课、微课程、微课
1.慕课(MOOC)
大规模 在线
中说明一个教学问题 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
什么是慕课、微课程
(三)慕课与微课程 MOOC
互动 教学相目同标点
利用平台、工具等促进互动 多维度、多层次
最新观点: 教师针对某个典型知识点
(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 而精心设计开发的在线网络课程 资源。以时长5-10分钟的微视频 为主要教学资源,同时还须包含 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对应的教学 设计(微设计)、素材课件(微 课件)、练习测试(微练习)、 用户反馈(微反馈)、教学反思 (微反思)等辅助性教与学在线 资源。
一、为什么要做微课?
(五)信息技术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权威型转变为伙伴型 2.学生地位的转变:由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参与 3.媒体作用的转变:由演示工具转变为认识工具 4.教学过程的转变:由传授型转变为引导型
传统信息化学习资源:围绕着教师教 未来数字化学习资源:围绕着学生学
(四)微课资源的构成
学习任务单
教学课件
练习测试
微视频
反思与评论
二、微课的内涵与特点
“非常4+1”模式 • 1 微课的核心资源:微型教学视频 • 4 与微课教学主题相对应的学习任务单(微教案/微学案)
教学课件(微课件/微学件及相关拓展资料) 练习测试(微练习/试题/思考题等) 反思与评论(教师的使用建议及微课发布后用户的观后留言、评论等)
例1: 罗斯福的三个面包 例2: RUN、HIDE、 FIGHT
什么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面临枪击案的处置方法
三、微课的类型与开发
(二)微课的开发
选题
设计
确定开发路线
教学设计、脚本撰写
开发
检测
以“111模式”为例 • 1个案例:引入教学情境 • 1个概念/原理:案例分析、概念图形化讲解 • 1个总结/测试/操作:提出问题、进行在线测试等评价
微课程
不强调 达到常态课要求的教学目标
学习者主特体征都是教对学象视多频样,,要需求求及短动小机精不悍定 教学方可法用于翻教转学课方堂法教以学讲验授型型为、主演示型、实
受众基本固定,中小学生为主 教学方法以讲授型为主
学习资要源求有与视主频题其相它等关练资的习源练、同互习等动测重、验视参、考评资价料等教学视资频源为主,其它资源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