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铵盐课件
方法2:
cB=
nB
V
授课人: 李宏春
化学史
合成化肥
氨 天使
魔鬼
合成硝酸 合成炸药
考点释要
1.掌握氨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实验室制法等
2.掌握氨水的成分及主要性质
3.了解铵盐的性质与用途
???? ?
小知识 硝酸铵
硝酸铵是一种氮肥。 由于硝酸铵也可当炸 药使用, 2001年11月
12日,国务院下令禁止 将硝酸铵作为化肥销售。
后制得浓度为12.0mol/L、密度为0.915g/cm3 的氨水.试
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的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
题中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以17.0计算, 水的密度为1.00
g/cm3计) 方法1:
提示:氨水的溶质是氨气.
1000ml ×ρ × ω
cB=
1L ×M
ω= m(溶质) ×100%
m(溶液)
A
B
C
D
◆氨水中的粒子 ◆学会比较
分子: H2O 、NH3 、NH3·H2O 离子: NH4+、OH- 、H+
物质分类 构成微粒 主要性质
液氨
氨水
纯净物 (非电解质) 混合物(不既是不非是电电解解质质)也
NH3分子
NH3 H2O NH3·H2O NH4+ OH- H+
不具有碱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具有弱碱性
存在条件
常温常压下 不能存在 (致冷剂)
Na2SO4 、 AlCl3 五种无色溶液,这种试剂是( D )
(A)NaOH溶液
(B)AgNO3溶液
(C)BaCl2溶液
(D)Ba(OH)2溶液
4.(06重庆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 )
A.黄铁矿煅炼:2FeS2+5O2
FeO+4SO2
B.石英与石灰石共熔:SiO2+CaO
CaSiO3
(2)蘸有浓盐酸(浓硝酸)的玻璃棒接近试 管口(产生白烟)
➢棉花团的作用: 防止对流,提高集气速度和纯度
➢实验室中还可以用哪些方法制氨气? 图1 ①加热浓氨水法 ②浓氨水加碱石灰法 碱石灰吸水、溶解时放热, 增大OH-浓度平衡逆移.
➢实验室中能否用图2装置制氧气?
图2
连线高考
思考:(2003上海)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 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AC )
图2
归纳反思 喷泉实验
1.关键: 形成压强差 2.途径: ① 减少 “上瓶”的压强
② 增加“下瓶”的压强 3.延伸: ①尾气处理(防倒吸装置选择)
②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等计算
拓展延伸
1.尾气处理(防倒吸装置选择) 思考: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易溶 性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是
拓展延伸
2NH4NO3爆炸4H2O + 2N2↑ +O2↑
源于教材 P13 实验室制氨气
1.药品:氯化铵晶体、消石灰固体 2.原理 (略) 3.装置:固+固,加热型 (与氧气的制取装置相同) 4.干燥: 用碱石灰(CaO 与NaOH固体混合物) 5.收集:向下排空气法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6.验满:
氨气(3(3)如)如果果只只提提供供如如左左图图
的的装装置置,,请请说说明明引引发发喷
泉喷的泉方的法方法
。。
水
????
?
连线高考
(4) (02全国)如果只提供如
左图的装置,请说明引发
喷泉的方法
。
提示:气体的体积受外界因素
(压强、温度)影响
???? ?
氨气
(5)如果只提供如左图
的装置,请说明引发
2.烧瓶中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
思考:在标准状况下,用一充满NH3气体的烧瓶进行 喷泉实验,当水充满整个烧瓶后(假定NH3不扩散到烧 杯中),烧瓶内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提示:氨水的溶质是氨气.
课堂检测
1、下列不属于铵盐的共同性质是( A )
A、加热时一定有氨气生成 B、与碱共热时都产生氨气
C、都是晶体
常温常压下 可存在
【结构分析】
NH3
H2O
“相似相溶”规则:极性溶质易溶于 极性溶剂,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 溶剂 。
源于教材 P11 喷泉实验
连线高考
思考:
(1) (02全国)用左图装置进行
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
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
作是
。该实
验的原理是
。
(2) 右图为化学教学中用的喷泉实验装置。 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 中分别盛有液体。判断下列组合中能否形 成喷泉? AN、HH3和ClH和2HO2O B、O2和H2O C、CO2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喷泉的方法
。
洗耳球
水
???? ?
学会比较
(6)比较图1和图2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
原理来分析,图1是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
___减__小___;图2是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
___增__大____(均填增大或减小)。
图1
(7)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爆发的 原理与上述 图2 (填图1或图2)装置的 原理相似。
石蕊试液
(2)若先打开a、c活塞,再挤压胶头滴管,在烧瓶中 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3)通过挤压胶头滴管和控制活塞的开关,在烧瓶I 中产生“喷泉”现象,烧瓶Ⅱ中不产生“喷泉”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
课堂检测 一题多解
5. (01全国高考) 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的水吸收氨气
D、易溶于水
2、检验铵盐的方法是将待测物取出少许放入试管中,然后( D)
A、加热,用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试之 B、加水溶解,用红色石蕊试纸试其溶液 C、加强碱溶液,加热,滴入酚酞试剂 D、加苛性钠溶液加热,用润湿红色石蕊试纸在管口试之
课堂检测
3.只用一种试剂,就可区别NH4Cl 、 (NH4)2SO4 、 KCl
C.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催化剂 4NO+6H2O
D.氯气与石灰乳反应:2Cl2+2Ca(OH) 2=CaCl2+CaClO2+2H2O
课堂检测奇妙的“双喷泉”
5.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可以验证 NH3和HCl的有关性质.实验前a、b、 c活塞均关闭.
(1)若要在烧瓶Ⅱ中产生“喷泉” 现象,烧瓶I中不产生“喷泉”现象, 其操作方法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