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之驴》ppt课件
黔之驴
[唐]柳宗元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熟读课文,积累并掌握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会翻译课文。 3.理解本文内容和寓意
作家及作品
作者柳宗元(773一819),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 东。与韩愈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人并称为 “韩柳”,列入“唐宋八大家”。因积极参加王叔文 为首的革新派被贬官永州、柳州。在十几年的贬逐生 活中,他有机会深入了解人民的疾苦,也游览了一些 山水名胜,写下了不少著名的诗文。这阶段虽在政治 上失意,但文学上却获得了巨大的成就, 有《柳 河 东集》。 《黔之驴》是一篇寓言,是《三戒》中的一则。 《三戒》是作者寓言作品中的代表作,包括《临江之 麋》《黔之驴》和《永某氏之鼠》。作者认为这三首 寓言都可以使人引以为戒,故称“三戒”。
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
始终 更
荡倚冲冒,驴不胜怒, 蹄之。虎因 喜, 计 之
能承受 用蹄子踢 因此 盘算
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
只 咬断
吃尽
其肉,乃去。
才 离开
四.深入探究 理解寓意
思考: 1. 体形并不庞大的老虎为什么能吃掉驴 ?请在 文中找出写老虎动作和心理的词语,读一读,说 说老虎有什么特点? 2. 文中写驴的地方不多,但也将驴的形象暴露 无遗,找出来说说,驴为什么会被吃掉? 3.从虎和驴的身上,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 谢谢大家的合作!再见!
一.
听读课文 初步感知课文 ( 注意读音和节奏)
在听课文的过程中,拿出笔将一些生字的读音进行标注,
节奏进行划分。听完后想想能你从文中捕捉到什么信息?
注 音
黔 qiá n 窥 kuī 骇 hài 遁 dùn
噬 shì
狎 xiá
ng 踉 liá
n 憖 yì
你能说说能从中听到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二.齐读课文,进一步感知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找出文中写虎动作和心理的词,分析虎的形象
动作的词:
蔽、窥---------大骇、遁-----------
急于摸底好奇害怕 恐惧 大 工于心计
近之、视之、近出--- 一再试探生性胆
荡倚冲冒------------
跳踉、断、尽、去-----干脆利落志得意满
心理活动的词:以为神----- 莫相知----以为且噬己也---觉无异 能者----终不敢搏----技止此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二)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填空
1.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过程 ?
吃驴 识驴 2.文章详写了 虎 ,略写了 驴 ,主要是通过 写 虎 来衬托 驴 的特点。 心理 。 3.文中刻画了虎的哪些方面 行动 、神态 、 其中写虎与驴斗的 动作 和 心理 尤为出色。 4.开始时虎试探性进攻, 荡倚冲冒 个动作显示出虎 惧驴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要求: 1. 结合课下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翻译课文, 自己不能解决的与同桌共同解决或小组内 合作解决(注意重点词语的意思) 2. 再次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情节
翻译小技巧:
•
• • •
翻译古文,首要的是要掌握“补”、 “顺 ”、“选”、“活”四种方法。 补——添补加主语、宾语、介词、量词等 成分,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 顺——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 式。 选——一词多义翻译时,必须结合语言环 境和事理逻辑选择合适的义项。 活——对于一些古今异义词要用现代词汇 替换。
愈来愈大胆,最终把驴吃掉。 5.文中写老虎对驴子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变化的句子 是哪一句? 觉无异能者 6.驴子充分暴露自己弱点的是哪一句?
驴不胜怒,蹄之
课堂小结
同学们 : 学习了这一课后大家肯定有所 触动。是啊,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是一定要被识 破的。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如果没有真 实的本领 在社会上是难以立足的!希望我们 能吸取驴的教训,学习虎的勇气和智慧,用 自己的努力打拼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找出文中写驴的地方,读读说说驴的形象
庞然大物
一鸣 蹄之
形体大
(本领平庸)
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刻含义 :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 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敢和驴 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 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
争,定能获得胜利。
作业:
(一) 说说出自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黔驴技穷 黔驴之技 庞然大物
黔之驴
柳宗元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喜欢多事的人 到了
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
它(到)
把(它)作为
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憖憖然,莫相
躲避 偷看 靠近 一方对另一方
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
害怕 逃跑 将
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
但是 , 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