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8.黔之驴_课件

18.黔之驴_课件

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黔之驴
听读课文,回顾所学。你还有 什么理解上的问题吗?
以小组为单位: 1、用课文中的词语说说老虎认识驴的 心理过程。 2、找出描写老虎动作、心理的词; 3、找出文中描写驴子的词。
1.虎认识驴的心理过程 以为神 觉无异能者 莫相知 终不敢搏 以为且噬己也 技止此耳
生动描绘虎认识驴的心 理过程,推动情节发展。
活:替 换 词 汇
(5)驴不胜怒,蹄之。
译:驴禁不住发起怒来,用蹄子踢了老虎。
解释红色字
好事者 喜欢
远遁 且噬 跳踉 蔽林间 逃跑 咬 跳跃 大骇
害怕 态度亲近而不 庄重 怒吼
慭慭然 小心谨慎 益狎

隐藏
且噬己 将要
二、一词多义
① 以为 虎见之, 庞然大物也, 以为神 (把……当作) 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
二、一词多义
慭慭然, 莫相知 ( ……的样子 ) ( 然而,但 )
②然
然往来视之
二、一词多义
黔之驴 ③ 之 放之山下 (助词,的) (代词,它,指驴) (代词,这种情况 或这件事)
计之
三、词类活用 船载以入 用船(名词作状语)
稍出近之 蹄之 尽其肉
接近(形容词作动词) 用蹄子踢 (名词作动词) 吃光 (形容词做动词)
大骇、遁
近之、视之、近出 荡倚冲冒
跳踉、断、尽、去
3.驴的形象
庞然大物 形体
一鸣 蹄之 声音 绝招 表面现象 本质特征 大而无能, 虚张声势, 外强中干。 黔驴之“技”
画出文中描写驴和虎的词句,说 说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这两个形 象的?请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驴和虎的 形象。
• 虎:
机智勇敢 谨慎小心 观察仔细 狡猾敏捷
• 驴:
貌似强大 本质虚弱 外强中干 蠢笨无能
这则寓言故事寓意深刻,后来由此演化出一 些成语,你能想出几个?还能说出意思吗?
黔驴之技
黔驴技穷 庞然大物
比喻虚有其表,本领有限。 比喻仅有的一点本领用完了。 体型大而笨重的东西,也指貌 似强大而实则虚弱的东西.
这则寓言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 物”驴子的故事,表现了老虎的机智勇 敢和驴子的外强中干。告诉人们:不要 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 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驴不胜怒,蹄之
黔 之 驴
• •
• •
翻译古文,首要的是要掌握 “补”、“顺”、“选”、“活”四种 方法。 补——添补加主语、宾语、介词、量词 等成分,使其符合现代汉语语言习惯。 顺——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 句式。 选——一词多义翻译时,必须结合语言 环境和事理逻辑选择合适的义项。 活——对于一些古今异义词要用现代词 翻译小技巧(1)
补:添 加 成 分
(1)至则无可用,放之(于)山下
译:运到之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 把它放在山下。
(2)蔽林间窥之 译:(老虎)隐藏在树林中偷偷观看 它(驴子)。
顺:调 整 语 序
(3)莫相知=莫知相
译:不知道它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译:(老虎)又渐渐靠近(驴子),态度更加随 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碰一碰它,靠一靠它, 撞一撞它,冒犯它一下。
2.从文中找出描写虎的心理、动作的语句。
心理
畏 1、以为神 驴 2、莫相知
动作
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
远遁
3、以为且噬己也 往来视之 识 4、觉无异能者 又近出前后 驴 5、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吃 6、技止此耳 驴
跳踉大阚,断其喉,尽 其肉,乃去
文中写虎动作的词 (从中选择一组试作赏析) 蔽、窥 急于摸底好奇害怕 恐惧 一再试探、生性胆大 工于心计 干脆利落志得意满
四、翻译句子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有一个爱多事的人用船载运了一头驴到黔地。
2、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渐渐地出来接近它。
3、以为且噬己也
认为(驴子)将要咬自已。
4、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渐渐又靠近一些,态度更为随便,并带有戏弄的意味, 碰一碰它,靠一靠它,撞一撞它,冒犯一下它。

课上练习
• 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哪三个过程 ?
吃驴 识驴 • 文章详写了 虎 ,略写了 驴 ,主要是通过 写 虎 来衬托 驴 的特点。 心理 。 • 文中刻画了虎的哪些方面 行动 、神态 、 其中写虎与驴斗的 动作 和 心理 尤为出色。 • 开始时虎试探性进攻, 荡倚冲冒 个动作显示出虎 惧驴
愈来愈大胆,最终把驴吃掉。 • 文中写老虎对驴子的认识由现象到本质的变化的句子 是哪一句? 觉无异能者 • 驴子充分暴露自己弱点的是哪一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