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速度素质训练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2
第一节 速度素质概述 一、速度素质概念与分类
(一)、速度的概念
速度是指人体(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快速 移动的能力。它包括三个方面即对各种刺激快速 反应的能力、快速完成动作的能力及快速通过某 一距离的能力。速度是运动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在体能训练中占有重要地位。有些项目本身虽不 是比速度,但速度对运动成绩有着直接影响。如 著名运动员刘易斯,跳远成绩8.91米,他的100 米成绩已达到9.86秒。速度是很多项目选材的重 要指标。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3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3
速度训练的要求
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以便更有效地形成快速反应 的动力定型; 4、由于速度素质的发展与力量、柔韧性、灵敏性等 素质的发展水平有关,因此,速度训练应注意适当采用 发展其他有关素质(如力量、柔韧等)的方法,以促进 运动素质间的良好转移; 5、速度素质训练是以大强度无氧代谢为主的活动, 应以有氧代谢为基础; 6、要考虑女子的身体形态特点。在进行训练时应首 先注意发展反应能力和快速力量,用加快频率来弥补力 量和步幅的不足;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8
(二)、复杂反应速度的训练
复杂反应速度也称为选择反应速度。是指人对瞬间 变化做出相应动作的回答。球类运动和一对一的对抗性 项目中经常出现突然变化的情况,所以这类项目对复杂 反应速度有极高的要求。 复杂反应在运动中大部分属于选择反应。选择反应 包含两种反应形式:一是对移动目标的反应;二是选择 动作的反应。 1、移动目标练习; 2、选择性练习; 3、选择性反应能力练习;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5
五、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
(一)、反应时; 也叫反应潜伏期,是指人体接受刺激与作出第一个 肌肉动作之间的反应时间,具有遗传性。 (二)、神经过程的灵活性; 主要指运动神经中枢兴奋与抑制间的快速转换程度, 以及神经肌肉间的协调和调整能力。 (三)、肌纤维的类型及肌肉用力的协调性; (四)、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以及个性心理特征和技术; (五)、力量(特别是爆发力)发展水平; (六)、无氧供能能力;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8
速度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特征与任务
质,主要任务是提高速度耐力来解决动作速度的培养。 如长跑、游泳及自行车等。 4、对抗性项群。速度素质起重要作用。其特征是在 多变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表现出三种或部分速度素质, 主要任务是在多年训练中全面、综合地提高各项速度素 质。如球类和一对一的格斗性对抗项目。 反应速度主要取决于人的感受器和其他分析器的特 征以及中枢神经系统与神经肌肉之间的协调关系。不同 的信号刺激、不同的动作准备、不同的机能状况、不同 的强度、接受刺激的感受器熟练不同等因素,都会影响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6
第二节 速度训练的方法
一、反应速度训练 反应速度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遗传率高达75%以 上,是一个经后天训练改变也不大的指标。纯生理过程 在后天是很难改变的或只能产生极微小的变化。因此, 反应速度的提高是很困难的。训练的作用只是把受遗传 因素影响所决定的最高反应速度表现出来,并稳定下来。 由于反应速度必须通过某一部分肌肉工作的形式表 现出来,因此,为了能够表现出最高反应速度,就要加 强这种反应速度和肌肉工作形式的训练。人体的本能的 反应速度是0.05~0.09秒,最高反应速度出现的次数越 多,其稳定性就越好。
速度素质概念与分类
反应速度是人体对各种信号刺激在最短时间内的快速 应答能力。其快慢取决于刺激通过反射弧所需的时间。 反应速度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遗传率高达75%以上) ,后天的训练只是把受遗传因素决定的反应速度表现出 来,并稳定下来。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 作的能力。 动作速度与准备状态、动作熟练程度、协调性、快速 力量及手段耐力等有关。 移动速度是指人体单位时间内快速移动的能力。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4
四、速度训练分类
(一)、反应速度训练 反应速度因完成动作的反应形式和复杂程度不同, 其训练也可分为简单反应训练、复杂反应训练。 (二)、动作速度 可以将动作速度训练分为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 专项技术动作速度训练。 (三)、移动速度训练 移动速度训练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综合运动素质 训练(主要是爆发力的练习),即通过人体各项运动素 质的增长来提高移动速度;另一种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
速度素质概念与分类
(二)、速度的分类
速度素质 反应速度 反 应 时 运 动 时 单 个 动 作 速 度 动作速度
成 套 动 作 速 度 动 作 速 率 频 率
移动速度 瞬 时 速 度 平 均 速 度 加 速 度 减 速 度
.. .. .. .
速度的基本表现形式:反应速度、动作速度、移动速度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4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5
二、速度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特征与任务
速度素质概念与分类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6
速度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特征与任务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7
速度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特征与任务
1、快速力量和表现难美性。其特征是在有外加负重 或技术动作复杂、协调性要求高,且动作结构规格化的 项目中,最大限度地(或接近最大限度)表现出动作速 度。如竞技体操、花样滑冰及投掷。 2、速度性项群。该项群中,速度素质起重要作用。 其特征为最大限度地(或接近最大限度)表现出反应速 度和位移速度,主要任务是提高反应速度和位移速度, 防止速度障碍如短跑、游泳、速滑等,三种速度类型在 不同阶段具有不同作用。 3、耐力性项群。其特征表现为由耐力决定其速度素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20
二、动作速度训练
动作速度寓于具体的动作之中,如抓举动作速度、 推铅球动作速度、游泳转身动作速度等。动作速度不仅 与动作技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而且与力量、耐力、协 调性等其他运动素质有关,所以动作速度的发展与其他 运动素质的训练和技术训练有密切联系。动作速度的培 养,必须通过技术水平的巩固与提高,以及其他生物能 力(即运动素质)的发展才能实现。这是动作速度训练 的特殊之处。 由于速度素质不易转移,因此在动作速度的训练中, 专项要求不同,动作速度的训练的具体任务和内容也不
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速度素质训练 原理与方法
周耀廷
速度素质训练 原理与方法
本章提要: 主要介绍速度的概念、分类,速度训练的原理与要 求,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速度训练应注意 的问题;速度训练训练的技术动作等内容。 学习目标: 明确速度的概念、分类,速度训练的原理与要求, 了解影响速度的主要因素,儿童青少年速度训练应注意 的问题;速度训练的方法和技术动作要领。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7
(一)、简单反应速度的训练
1、简单反应速度训练原理 ①、简单反应速度存在着转移现象,即人们对一些情 况反应较快,那么他们对另一些也会有较快的反应。简 单反应速度的提高并不能促进和影响动作速度和移动速 度的发展。 ②、简单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 对信号做出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 ③、简单反应速度与心理素质及时间感知能力有关。 2、简单反应速度训练方法(可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重复反应法;分解运动法;变化练习法;运动感觉法;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9
(三)、反应速度训练要求
1、要集中注意力;(各类型潜伏期 毫秒)
类型 感觉型 运动型 中间型 注意分配 注意力集中在发出信号上 注意力集中在完成的动作上 注意力集中在信号和动作上 潜伏期 ms 160~175 100~125 140~150
肌肉处在紧张待发状态要比肌肉处于松弛状态的反应 速度高60%左右。 2、要熟练动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22
(一)、动作速度训练方法
1、“加速”动作法 大多数速度练习都包含有从静止到最大速度的“加速” 阶段(投掷中的助跑等)。促使动作不断加速,并把加 速阶段引入主要练习,是提高动作速度的重要途径。 在质量一定时,提高运动速度能够有效地增加力量, 并进而促进动作速度的提高。 2、减小阻力法 减小阻力法即减小外界自然条件阻力和人体自身体 重阻力的练习方法。 3、利用后效作用法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0
三、速度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一)、速度训练的基本原理 速度训练的本质就是训练反应速度、动作速度以及 位移速度。 1、反应速度 反应速度是通过人体对信号刺激做出反应所需的时 间来评定的,由于反应速度是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 度决定的,基本属于纯生理过程,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训练的改变性不大,因此,对反应速度的训练主要是针 对人体注意力的集中练习,以及人体对信号应答反应的 熟练度的练习。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11
速度训练的基本原理与要求
2、动作速度 动作速度存在于某一个具体的动作之中,因此,动 作速度的优劣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来确定的。 动作速度的训练主要是根据某一运动项目的技术要求, 快速完成具体动作和提高动作熟练程度、协调性、快速 力量及速度耐力水平的练习。 3、移动速度 移动速度是以单位时间内人体移动的距离来评价的。 距离的长短主要由人体移动时的步长和步频决定。因此 移动速度的训练就是对人体移动过程中的步长步频进行 练习,同时通过肌肉的放松能力以及运动技能水平。
2019/3/7 武汉体育学院武当山国际武术学院 23
动作速度训练方法
即利用动作加速或器械重量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 来提高动作速度。 4、负重练习法 为了能同时对速度和速度力量产生影响,可把各种 负重的专门练习结合在一起就那些练习。 5、完善技术法 动作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完善的运动技 术。 6、加大练习难度法 加大练习难度可以通过缩小练习完成的空间、时间 界限和场地活动条件等方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