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项目一一、飞天公司与海艺公司签订了一份装饰工程合同。
合同约定:海艺公司包工包料,负责完成海飞天公司办公大楼的装饰工程。
事后双方另行达成了补充协议,约定因该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由某仲裁委员会裁决。
在装饰工程竣工后,质检单位鉴定复合地板及瓷砖为不合格产品。
飞天公司要求海艺公司返工并赔偿损失,海艺公司不同意,引发纠纷。
请回答以下问题:1、假设某法院受理了飞天公司的起诉,海艺公司应诉答辩,海艺公司在开庭时,向法院提交了仲裁协议,对此,该法院应如何处理?答:法院应继续审理本案。
2、假设某法院受理飞天公司的起诉,诉讼过程中海艺公司与飞天公司达成和解协议,可如何结案?答:法院可以根据和解协议制作调解。
二、赵某与房东张某商定租住在其一套二居室住房1年,租期为2013年9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
双方约定先预付半年租金,第6个月期满时(2014年2月28日)再支付其余租金。
经履行法定程序后,赵某按期搬入住房。
但2014年2月28日,赵某并未支付其余租金。
2014年8月,赵某在仍未支付租金的情况下突然搬走,不知去向。
已知张某从未向赵某主要过其余租金。
请问:1、张某为保护自己的权利,应在什么时间内主张自己的权利?答:张某应在2015年2月28日之前主张自己的权利。
2、如果2015年1月10日张某突然去世,其子女和保姆为争夺遗产继承权诉至法院。
2015年5月10日法院二审作出判决,则张某的继承人向赵某主张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如何计算?答:张某的继承人应当在2015年6月30日之前主张房屋租金的权利。
项目二一、自然人王某(系中国公民)于2X11年11月10日以家庭共有财产申报设立一家个人独资企业A,从事餐饮经营,随着业务的扩大,A企业又分别设立了六家分店,并招聘了6名店长负责分店经营。
因分店是以总店名义开展经营活动,故分店未再行办理任何登记手续,企业也未与店长就聘用事项签订书面合同。
半年后,王某出国,A企业交由其妻李某管理,由于李某管理经验不足,企业经营每况愈下,甲分店店长擅自与亲戚合开了一家与A企业从事相同特色餐饮经营的企业,并任经理,主要工作精力转移。
丙分店拖欠承租房屋业主的租金,被起诉至法院,李某应诉时以丙分店店长是承包经营,其债务与A企业无关为由抗辩。
2X12年3月,李某未经清算便决定解散A企业,意欲逃避企业债务。
1、个人独资企业是否可以家庭共有财产申报出资?答:可以。
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投资人可以个人资产出资,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
2、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是否应办理登记手续?答:应当。
个人独资企业设立分支机构,应当由投资人或者其委托的代理人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
3、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委托或聘用他人管理其企业事务,是否不用与受托人签订书面合同?答:投资人委托或者聘用他人管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应当与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签订书面合同。
4、甲分店店长的行为是否违反法律规定?答:甲分店店长的行为违反了个人独资企业法关于:“未经投资人同意不得从事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的规定。
5、李某的抗辩理由能否成立?请说明理由。
答:李某的抗辩理由不能成立,分店是以总店名义开展经营活动,投资人对受托人的职权限制不能对搞善的第三人。
6、李某解散A企业的行为是否合法?A企业解散后,李某能否逃避企业债务?答:不合法,不能。
独资企业解散时,应当进行清算,未经清算解散企业不符合法律规定。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
二、一家合伙企业,合伙人黎明因家人住院,急需一笔钱,向他人借款,并为此与债权人约定,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出资份额作为质押。
事后,黎明还征求了其他合伙人的意见。
合伙人张芝仲认为:“合伙出资份额是合伙企业的财产,是大家的财产,为个人借款抵押不妥,该质押约定当然无效。
”合伙人李亚平认为:“我信任借款人,同意这项质押约定。
”合伙人康迎建认为:“既然有合伙人不同意,这项质押就不能生效。
”合伙人朱鹤翔认为:“既然如此,甲可以退伙,但必须对合伙企业以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1、该质押行为知否有效?说明理由。
答:该抵押无效,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其行为无效。
2、对该质押行为可作怎样处理?答:造成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退伙对合伙企业以往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项目三一、A、B 、C三个企业拟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分别出资150万元,200万元,50万元。
三方草拟的章程规定是:(1)每一股东享有同等的表决权。
(2)董事会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
(3)股东会由5人组成。
(4)监事会由A、B、C各派一人组成。
(5)若在经营期间三方合作有问题,可抽回出资。
分析:A、B、C草拟的章程是否存在问题?为什么?答:(1)董事会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是错误的。
决定公司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是股东会的职权。
(2)监事会由ABC各派一人组成是错误的。
监事会应当由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组成。
二、三江市有4家生产经营冶金产品的集体企业,拟设立一股份公司,只发行定向募集的记名股票。
总注册资本为480万元,每个企业各承担100万元。
在经过该市有关领导同意后,正式开始筹建。
4个发起人各认购100万元,其余80万元向其他企业募集,并规定,只要支付购买股票的资金,就即时交付股票,无论公司是否成立。
且为了吸引企业购买,可将每股1元优惠到每股0.9元。
一个月后,股款全部募足,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但参加人所代表的股份总数只有48%。
主要是有两个发起人改变主意,抽回了其股本。
创立大会决定仍要成立公司,就向公司登记机关提交了申请书,但公司登记机关认为根本达不到设立股份公司的条件,且违法之处甚多,不予登记。
此时,发起人也心灰意懒,宣布不成立公司了,各股东的股本也随即退回。
但这样一来,公司在设立过程中所产生的各项费用及以公司名义欠的债务达12万元,加上被退回股本的发起人意外的股东要求赔偿利息损失3万元,合计15万元的债务,各发起人之间互相推诿,谁也不愿承担。
各认股人于是推选2名代表到法院状告4个发起人,要求偿还债务。
4个发起人辩称,公司不能成立,大家都有责任,因此各人损失自己承担。
(1)本案的股份公司成立过程中有哪些违法之处?答:1、注册资本末达法定最低限额。
2、未经省级人民政府或国务院授权部门同意,仅有领导同意是不行的。
3、公司登记成立前不得向股东交付股票。
4、股票只能按票面金额或超过票面金额发行,而不得低于票面金额发行。
5、创立大会不足法定代表股份总数的认股人6、两名发起人私自抽回股本违法。
(2)本案4个发起人是否应承担公司不能成立时所产生的债务?为什么?答:应当承担该债务。
因为公司设立失败,应由发起人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承担连带责任。
项目四一、某国有企业破产申请被受理后为管理人所接管,管理人接管的财产情况如下:(1)企业破产时经营管理的财产300万元,其中价值200万元的办公楼已经全额用于抵押担保;(2)破产企业对外投资价值200万元;(3)破产企业租用他人设备150万元;(4)破产企业专利权一项,评估价值25万元。
分析:上述财产中哪些属于破产财产?总额是多少?哪些不属于破产财产,应如何处理?答:上述财产中的(1)(2)(4)属于破产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清偿。
(3)不属于破产财产,但是该设备的租金属于破产财产。
二、甲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依法被宣告破产。
经查,甲企业财产状况如下:现有现金、实物共100万元;房地产500万元。
其中,有一处房地产200万元抵押给A银行贷款150万元;另一处房地产100万元抵押给B银行贷款130万元。
有两企业分别欠该企业70万元、30万元。
负债情况如下:除上述两笔贷款外,尚分别欠乙,丙,丁企业为100万元、200万元、300万元;欠国家税收250万元,欠职工工资、劳动保险费50万元。
破产费用共计20万元。
分析:该如何进行破产清算?答:甲企业破产财产为450万元,破产债权为630万元,清偿如下:1,优先拨付破产费用20万元。
2,清偿所欠职工工资及劳动保险费用50万元。
3,清偿所欠国家税款250万元。
余130万元,偿还B银行:130X(30/630)=6.2万元偿还乙企业:20.63万元,丙企业:41.27万元,丁企业:61.9万元项目五一、某年3月5日,甲公司向乙公司发出一则传真:“本公司又一批盐酸欲出售,每顿5000元,如贵公司有意购买,请速与本公司销售部联系。
”乙公司收到传真后,认为价格较合算,遂向甲公司发出订单,定购演算100吨,总价款50万元,并请甲公司在3约30日前给出正式答复。
但直到4月中旬,甲公司才发来传真,说盐酸已售完,请谅解。
由于乙公司为准备购货款和仓库花了近2万元的费用,遂将甲公司起诉到法院,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赔偿其经济损失2万元。
1、乙公司能否要求甲公司承担违约责任?为什么?答:甲公司没有责任,因为乙公司发出的订单并没有得到甲公司的答复,即合同没有生效,所以没有责任。
2、对于乙公司的2万元损失,甲公司应承担什么责任?为什么?答:乙公司已请甲公司有3月30日前给出正左答复,事实上甲公司并没有答复,乙公司应该将合同作无效处理,而不应该在准备货款和分仓库,所以损失要自己负责。
二、甲是A贸易公司的业务科长。
某年6月因个人债务需要用钱,找到他的朋友乙,说是因公司的需要借款5万元,乙同意借款,但要求甲提供借款担保。
甲于是又找到他的小学同学丙,甲对丙说:“因A贸易公司的一项业务很紧急,由于资金不足需向乙临时借款5万元,7月份就可以偿还,请你给该项贷款作个担保人。
”丙考虑到与甲是同学关系,A公司实力雄厚,遂同意作担保人。
丙是当地有名的个体户,资金充裕,乙见丙是保证人,遂同意借给甲5 万元。
乙与甲签订了一份5万元的借款合同,在借款人一栏甲填上了A贸易公司,并签了自己的名字,没有盖A贸易公司的公章,在保证人一栏,丙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甲拿到款后,即用偿还其个人债务。
现借款期满,甲无力偿还借款,乙要求保证人丙还款,丙则认为自己是因为被欺骗而担保的,拒绝代为偿还。
乙前诉至法院。
1、丙的主张是否成立?为什么?答:成立,丙的主张有法律依据,甲有欺骗的故意行为,谎称因A贸易公司业务上急需资金,诱使丙统一为其借款担保,丙为错误的意思表示,因此,丙的担保是由于欺骗所致。
2、A贸易公司是否承担5万元借款的债务?为什么?答:不需要承担5万元的借款债务,合同不成立。
A公司未授权给甲。
3、人民法院后如何审理该案?答:认定甲与乙签订的5万元借款合同对A公司不发生效力,丙与乙之间的保证合同予以撤销,丙对甲与乙之间的借款关系不承担保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