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抛石挤淤施工工艺工法

抛石挤淤施工工艺工法

抛石挤淤施工工艺工法
(QB/ZTYJGYGF-LJLM-0104-2011)
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张涵
1.前言
1.1工艺工法概况
抛石挤淤是一种比较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工程建设中也不乏成功的例子。

它是通过向流塑状的淤泥表面大量集中抛填一定规格的石料,依靠填筑体的自重及上层碾压挤开淤泥,强制置换饱和软土的地基处理方法。

其成败的关键是在施工过程中如何确保抛填块石落底,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满足工后沉降的最终要求。

1.2工艺原理
抛石挤淤是对含水量高、孔隙比大、透水性弱、抗剪强度低的流塑状软土地基,利用振动碾压机器,加入片石,对片石进行振动碾压。

淤泥质粘土由于受振动、挤压、扰动等原因,土的结构产生破坏,当片石被挤入后,土粒颗粒重新调整,孔隙水通过片石空隙排出,孔隙压力逐渐消散,使下卧层的淤泥质粘土的性质改善。

通过置换挤密作用,使片石充分挤填到软土中,形成片石垫层,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片石垫层之下的淤泥质粘土结构经重新调整,且片石本身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因此可加速地基固结,使淤泥质粘土的结构强度得到恢复及提高。

2.工艺工法特点
2.1 处理效果显著,地基承载力得到有效提高,不均匀沉降隐患消除,并且随时间推移,孔隙水压逐渐消散,下层软土承载力可进一步提高。

2.2 施工效率高,速度快,无污染且工程造价低,施工周期短。

2.3采用抛石挤淤法进行地基处理存在质量检测困难,目前的地基检测方法难以实现对抛石挤淤处理质量的检测。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厚度3~4m的软土层和常年积水且不宜抽干的湖、塘等积水洼地的地基处理。

4.主要引用标准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_F10;
《铁路路基施工规范》TB10202;
5.施工方法
抛石挤淤就是向淤泥或淤泥质软土路基底部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抛投一定数量的片石, 并对片石顶面进行振动碾压,使片石将淤泥挤出基底范围,以提高地基的强度。

6.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6.1施工工艺流程
抛石挤淤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图1抛石挤淤施工工艺流程图
6.2操作要点
6.2.1 施工准备
1结合设计文件对施工区域的水系进行调查,确保路基两侧的农田水系贯通,按照设计要求清理表面杂草、淤泥、排水。

2片石在运抵现场前须取样作试验,其浸水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其尺寸不应小于30cm,准备完成后报请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

3做好施工段落控制桩复测工作,以及施工前后做好淤泥顶、底面高程,水面高程及抛石挤淤范围的测量记录,并且注意保存施工影像资料。

6.2.2抛石
抛石自路基坡角向外逐步进行,以使淤泥挤出。

当软土底部横坡陡于1:10
时,应自高侧向低侧抛投,并在低的一侧多填一些。

抛填第一层要厚些,以便能承受住压路机,待上一层抛填物压入泥中,再抛填下一层,直至用重型压路机碾压不再下降为止。

当抛填厚度达到1.0m左右时,应进行分层找平压实。

抛填石的范围,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见表1。

片石抛出水面0.5m后,在片石顶面铺0.3m厚的碎石垫层,垫层以上再分层填筑渗水材料至路基基床。

表1 抛填片石的范围,顶面高程允许偏差及检验标准
卸下的石质填料,用推土机整平使岩块间无明显的高差。

大石块要解体,以保证碾压密度,整平要均匀,若有不平之处用人工填铺碎石找平。

当至设计标高并在片石顶面铺完碎石层后,再使用推土机稳压、推平,在推平时将多余碎石均匀分布到整个施工段,保证路拱成形路基侧向外设有2%~4%的坡,护道整平工作同时进行。

6.2.4碾压
用激振力不小于50t的振动压路机分层碾压,碾压时应先压新填筑面的两侧,优先压既有路基侧,再压外侧路肩部位,后压中央,行于行之间,要重叠0.4~0.5m,前后相邻区段也要重叠l~1.5m,以保证碾压密实。

碾压时,先静压1遍,然后低频高振幅振动碾压2遍,再低频低振幅2遍,最后再静压碾1遍。

6.2.5检测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测,合格后进行下一步工序施工。

7.劳动力组织
劳动力使用计划见表2,应根据工程进度、工程量等的需要进行增减。

表2 劳动力使用计划
主要施工机具见表3,具体可根据施工情况调整数量。

表3抛石挤淤施工机具设备表
9.1易出现的质量问题
抛石碾压后出现松软、反弹现象。

9.2保证措施
9.2.1每次抛填不宜过厚,否则易造成振动能量减弱,对淤泥质粘土起不到振动破坏作用,片石难以挤入。

9.2.2片石应尽量选用大块石料,挤出的淤泥及时清理。

片石抛置后辅以小块石料采用推土机找平,然后进行碾压。

10.安全措施
10.1主要安全风险分析
安全风险包括各种机械设备操作安全、机械伤害和溺水等方面。

10.2保证措施
10.1加强各种机械操、车辆作人员的安全教育管理,必须持证上岗,遵守操作规程。

不准操作与操作证不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证人员操作。

10.2片石运输不得超载,堆码在施工一侧,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0.3所有施工作业人员按规定佩戴劳动保护用品,严禁酒后上班,无关人员不得进入作业现场。

10.4所有机械设备应执行班前检查,严禁带病作业。

11.环保措施
11.1运输便道安排专人养护,并随时洒水降尘,对运输车辆洒落的片石及淤泥应及时清理。

11.2挤出的淤泥运输至指定弃土场,集中弃置,完工后应对弃土场进行绿化或复耕处理,并做好排水工作。

12.应用实例
12.1工程简介
十天高速安康至汉中段H-C07标段里程K246+960~K249+760,路线全长2.8km。

12.2施工情况
K246+960~K247+050段原为山间冲沟形成的水田地,淤泥堆积厚度平均3.2m,设计采用开挖换填碎石土处理,但因淤泥深度较大,换填存在难度,后变更为抛石挤淤处理。

抛石方量12500m3,抛石中辅以小块石填充,淤泥挤压出量达到80%以上,片石、反滤层压实后无松软、反弹现象,路基工后沉降符合设计要求。

12.3工程结果评价
在施工过程中,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资投入,缩短了施工工期,比合同工期提前12天完成,截止目前,此路段已经通车一年,经检测,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效果良好。

12.4建设效果及施工图片
图2 挤淤效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