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摘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

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的观点和方法。

马克思主义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同时强调认识改造主观世界与认识改造客观世界的统一,以达到最大的效果。

关键词: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实践、唯物辩证法、马克思
正文:马克思主义不但揭示了客观世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创立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

我们只有了解了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与价值的关系,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才能提高在实践中自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主要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予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观引进到认识论中来,从根本上解决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问题,在实践的基础上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人们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同时也就是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或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认识既不是“生而知之”、主观自生,也不是直接来源于客体,而是通过主体能动地改造客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

正如恩格斯所说:“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其次,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论原则,认识是对客体的反映或摹写,即认识是以客体为原型的,认识一定含有反映或摹写客体的内容。

第三,认识对客体的反映是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包括一定的选择性、重构性,而不是简单的、直接的摹写。

世界上的事物是无限的,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是无限的,因而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无限发展过程.
综合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和认识的不断反复,无限发展,就是认识辩证运动的全过程:实践,认识,再实践和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一步步地深化和提高,这也是认识发展的总规律.但这种反复性和无限性,不是一种单纯的循环,而是波浪式的发展。

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坚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认为认识的目的全在于运用。

所谓运用就是把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再回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

如果不把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统一起来,就在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指出:“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么,这种理沦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人的认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实践基础上,先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也就足认识世界的过程;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就是改造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辨证统一的。

如何正确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促进的,对世界的认识越是深刻、正确,改造世界就越能取得成功;而改造世界的成果越大,就越能加深和扩大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

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即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的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的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是达到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途径。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既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

所以我们一定要自觉地拿起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在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正确地解决主观和客观的矛盾,科学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建设一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协调统一的和谐世界,为人类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当然只有正确的认识才能保证改造的成功,错误的认识致使改造的失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取得的伟大成就告诉我们,正确的改造世界可以促进民众更为准确的认识世界。

人类世界由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构成,人类主体总是受目的性和能动性的驱使,要求外部客观世界满足自身的需求,然而客观世界是按照固有规则运行的,不可能自动满足主体的需求。

这就要求我们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也要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使主客观达到有机统一,正确解决两者的矛盾。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确定的。

人类实践活动提出的问题归根结底只能依靠和通过实践来解决。

实践创造出必要物质条件和手段,使人的认识能够不断的发展。

实践使认识得以发生和发展。

从根本来讲,实践使认识的唯一来源,我们必须充分重视实践经验,并加以总结提高,推动认识的不断发展。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第三,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依赖实践,离开了实践认识就不可能。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从“本本”出发还是从实际出发?从主观愿望出发还是从客观事实出发?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体现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从实际出发,从客观存在着的事实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要求。

它同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主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完全一致的。

因此,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路线,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毛泽东指出:“我们要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而要这样做,就须不凭主观想象,不凭一时的热情,不凭死的书本,而凭客观存在的事实。

”这是在实际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提供了科学的、锐利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是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

作为这一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论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我们党正是以这样的哲学认识论作为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的。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邓小平曾把这一思想路线简要地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所以,通常也把党的思想路线称为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于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内在地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我们也把党的思想路线叫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这条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而党的思想路线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在实际中的具体运用。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

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通过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走向自由。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从而推动中国的发展,让中国发展的越来越强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