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种体现,世界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
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如何看待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
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
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
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
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
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
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
展,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
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试图仿效的样板。
第三,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
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的“民主、自由、人权、法制”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显著下降。
金融危机又使其自由市场经济模式声誉下降,不得不有所调整。
此外俄罗斯等国的实力和国际地位也持续下降。
印度、巴西等新兴大国虽然发展速度不慢,但其实力和国际地位始终无法追赶中国。
第四,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
2、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
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认为中国的一系列举措展现出了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责任感。
3、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国际格局深刻演变。
受金融危机影响,西方国家深陷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开始发出自己的声音,从金砖四国的迅速崛起,到发展中国家有一席之地的20国集团(G20),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作为金砖四国中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从世界舞台不太中心甚至一度边缘的位置向中心位置靠近。
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及国际秩序变革中的作用和影响备受瞩目。
4、“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此次金融危机,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活力和影响力,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中国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和做法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肯定,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希望学习借鉴中国发展经验,中国模式的影响在全球范围日益彰显。
二、为何说中国发展道路有着世界意义
一是和平转型的国际体系,有利于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
“和平与发展”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国际体系的主导力量。
二是美国主导的霸权体系在缓慢地走向衰落,但仍有相当大的主导能力。
美国缓慢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中国崛起的机遇。
三是以联合国为主体的全球治理体系尚未形成。
不管G8还是G20,都摆脱不了联合国体系。
无论未来世界是什么体系,中国在里面都将唱主角。
四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和影响上升,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道路不可或缺的战略依托。
中国作为其中的一员,不是孤军奋战,不是单兵崛起,发展所遇的阻力会减小。
五是中国和谐世界的理念已经形成,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
三、走中国发展道路如何认识风险挑战
1、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外部发展环境空前严峻。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国际金融危机,迅速恶化蔓延成波及全世界的经济危机,成为“9·11”事件后对美国乃至全球产生深刻影响的重大历史性事件。
目前,美欧日经济同步滑向衰退边缘,全球经济衰退已成定局。
金融危机正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由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由经济金融领域向政治社会领域加速扩散,其严重后果还将进一步显现。
2、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周边乱象从生,中国外部安全环境风险和隐患增多。
朝核、伊朗核等国际热点问题有升温趋势,局部冲突和战争频发,中东、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动荡加剧,海盗、恐怖主义、跨国犯罪、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国际安
全形势依然严峻。
一些大国调整军事、安全战略,国际军事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军事变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传统地缘政治因素和军事安全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再度突出。
中国周边一些国家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加剧,政局持续动荡。
南亚反恐和地区安全形势依然严峻。
3、意识形态因素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上升,中国外部舆论环境中仍存在压力和挑战。
尽管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认同和欢迎中国和平发展是机遇,仍有一些人或者由于对中国缺乏全面、客观的了解,或者由于存在意识形态上先入为主的偏执,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抱有种种疑虑,充满误解和偏见,甚至鼓吹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
如何消除外部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偏见,让更多的人接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一个客观友善的国际舆论环境,将是中国长期面临的复杂挑战。
4、中国发展面临诸多内部困难。
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
同时应该看到,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四、中国发展道路的特色
1、和平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2、共同发展、共同安全、共同利益。
3、量力而行,有所作为;不挑战霸权,不急于称霸;主持公道,保持平衡。
4、渐进改革,兼顾各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总之,中国发展道路对世界意义不是单一的、静态的,而是复合的、动态的。
一方面,中国发展道路在世界上内在蕴含着大和小、强
和弱的对立统一,具有明显的矛盾、复杂性。
另一方面,中国的发展道路追求和谐、维护和平,以稳定、创新、独立自主、和平的发展理念影响着世界,中国正处在从大而弱的国家走向大而强、从地区大国走向世界大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正确看待中国发展道路,准确把握战略机遇,力争使我国“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
张国平
计算机多媒体08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