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VC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CVC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

CVC导管维护操作评分标准云南省肿瘤医院(静脉输液港临床教育基础)静脉输液港维护操作考核评分标准静脉输液港护理常规静脉输液港插针:1、操作准备:执行者需是经过培训注册护士、2、用物准备:蝶翼针、中心静脉护理包(皮肤消毒剂、乙醇棉片、10×12透明敷贴、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胶带)、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胶布、20毫升注射器若干、肝素帽。

3、操作步骤:核对解释嘱患者清洁穿刺处皮肤→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暴露穿刺部位→评估皮肤洗手(有污染敷料先去除再洗手)→打开护理包投递无菌物品→戴无菌手套→→两只注射器分别抽吸盐水(必要时用注射器抽肝素盐水备用)→冲洗蝶翼针和肝素帽→消毒皮肤(范围大于敷料)→铺洞巾、左手定位右手穿刺→抽回血、冲管、夹管→针头下垫开口纱布确保针头平稳→无菌胶带固定针翼、透明敷料固定→如需静脉用药则换输液器如无需输液换肝素盐水3-5毫升封管夹管并接肝素帽→固定延长管→注明敷料更换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洗手记录处理用物静脉输液港敷料更换:1、操作准备:执行者需是经过培训注册护士、2、用物准备:皮肤消毒剂、无菌换药碗、生理盐水、无菌棉签、10×12透明敷贴、胶布、肝素帽、无菌手套、弯盘3、操作步骤:核对解释→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去除污染敷料→快速手消毒→皮肤消毒(酒精、碘伏各三遍)→75%酒精擦拭凸出皮肤的针头、延长管→洗手、戴无菌手套→无菌透明敷料固定→胶布妥善固定延长管、静脉输液管道→更换肝素帽→注明敷料更换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处理用物→洗手、记录静脉输液港冲洗(每月):1、操作准备:执行者需是经过培训注册护士2、用物准备:蝶翼针、中心静脉护理包(皮肤消毒剂、乙醇棉片、10×12透明敷贴、无菌手套、无菌纱布、无菌胶带)、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胶布、20毫升注射器若干3、操作步骤:按步骤完成插针→20毫升生理盐水脉冲冲管→移去接口处注射器,酒精擦拭接口处→接肝素盐水注射器给3-5毫升封管→夹管→无菌纱布压住穿刺部位同时拔出针头、检查针头完整性→止血后0.5%以上有效碘消毒→无菌敷料覆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处理用物洗手、记录静脉输液港抽血(静脉输液过程中):1、操作准备:执行者需是经过培训注册护士2、用物准备:生理盐水、20毫升注射器(一次性注射器1支、生理盐水注射器2支)75%酒精棉片、血标本试管、清洁手套3、操作要点:核对解释→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戴清洁手套→停止静脉输液→酒精棉片擦拭抽血接口→接生理盐水注射器缓慢冲洗10毫升→回抽5毫升废弃→接一次性注射器抽取血标本并放入试管→用酒精棉片擦拭接口→接生理盐水注射器,用20毫升脉冲冲管→移去注射器,用酒精棉片擦拭接口→接上输液器,调节滴速→处理用物→洗手、记录→血标本送检。

静脉输液港拔针4、操作准备:执行者需是经过培训注册护士5、用物准备:生理盐水、肝素稀释液、胶布、20毫升注射器若干、皮肤消毒剂、清洁手套、弯盘、无菌纱布、无菌棉签、无菌治疗碗6、核对解释→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去除污染敷料→脱去清洁手套→洗手→消毒皮肤→移去静脉输液管道→酒精擦拭接口→生理盐水冲管、夹管→酒精擦拭接口→肝素封管、夹管→用无菌纱布按压住穿刺部位同时拔出针头、检查针头完整性→止血后0.5%以上有效碘消毒→无菌敷料覆盖,用胶布固定24小时→处理用物→洗手、记录。

维护注意事项:1、必须使用10毫升以上注射器。

2、必须使用无损伤针进行穿刺。

3、采用脉冲式冲洗法。

4、冲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有无胸闷、胸痛、药物外渗的现象。

5、换敷料时注意观察皮肤是否红肿热痛、皮疹及有无分泌物等感染、过敏症状。

如出现感染症状需做细菌及真菌培养,通知医生并做记录。

6、消毒范围需大于敷料范围7、确保正压封管8、拔针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面色等情况5分钟。

异常情况及并发症预防与处理感染1、严格无菌操作。

2、皮肤感染。

1)停止使用静脉输液港2)局部外涂抗生素药膏,直至皮肤红、肿、热、痛消失导管感染1)根据医嘱,经导管使用敏感抗生素直至培养连续两次阴性,并且无发热症状。

2)如果抗生素使用后血培养连续两次阳性,或不稳定,外科手术取出静脉输液港。

阻塞:1、至少每月冲洗静脉输液港1次。

2、静脉给药前后冲洗模式:盐水—给药—盐水—肝素液3、抽血前后冲洗模式:弃血—血标本—生理盐水—肝素液4、两种药物配伍禁忌中间必须用生理盐水10毫升冲洗5、机械性阻塞外科医生干预或取出6、药物性阻塞:咨询药师使用相关溶栓剂,不能解决的外科手术取出7、血栓性阻塞:使用尿激酶,剂量5000u/ml,10000u/ml.用法:使用10毫升注射器抽取尿激酶,使用温和的推入及抽取方式缓慢将药物推入,保留1小时后抽出。

如管道仍然不通可使用第二剂。

不能解决外科手术取出。

(警告:血小板>20000/mm³四小时内需重复灌注,应将溶液稀释3倍;血小板<20000/mm³,四小时内不再用药)泵体及导管损伤1、使用无损伤针。

2、勿使用小于5毫升以下注射器3、冲洗时,遇阻力应停止操作4、静脉用药或插针前密切观察局部皮肤有无异常(如红、肿、痛等药物外渗现象)及病人有无特殊症状(如胸闷、胸痛及呼吸急促等症状)。

5、注射前检查回血,如回血不畅或输液速度随体位变化改变警惕pinch-off综合症。

通过X片确诊,外科干预取出静脉输液港6、停止使用输液港,外科干预取出。

健康教育1、放置导管部位可能会出现紫斑,需1-2周会自行消失。

2、待伤口痊愈,患者可洗澡,日常生活亦如常。

但避免剧烈牵扯穿刺侧肢体运动、避免撞击穿刺部位。

3、安置PORT患者出院后每月到医院接受肝素稀释液冲洗导管一次,避免导管堵塞。

建议每3-6个月复查胸片一次。

4、PORT处皮肤出现红、肿、热、痛则表明皮下有感染或渗漏,必须返院就诊,肩部,颈部及同侧上肢浮肿、疼痛及时检查。

5、禁止用强力冲洗导管,避免高压注射。

CVC置管护理【目的】保持置管处皮肤清洁、干燥,降低感染发生率;把由于肝素帽引起的潜在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保证及保持静脉导管的通畅,预防不相容的药物、液体在导管内混合。

【评估】1.患者的病情、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2.中心静脉置管的情况:穿刺点有无发红、肿胀、渗血及渗液;导管有无移动;敷料有无潮湿、脱落、污染、是否到期。

3.解释、告知、询问有无酒精、碘酒过敏史。

【准备】1.无菌物品:无菌手套一副、一次性治疗巾、无菌生理盐水10ml、10ml、5ml一次性注射器各一只、无菌胶布(可用无菌输液贴)、一次性透明敷料(根据部位选择)一张、肝素帽一个、无菌纱布2块。

2.基础治疗盘:安尔碘、75%酒精、消毒棉签、稀释肝素液、手消液。

3.换药包:弯盘1套、止血钳2把、小换药杯2个(各装6个大棉球)【操作方法及程序】洗手、戴口罩→备齐用物至床旁→核对→取舒适体位(头偏向对侧)→手消→撕敷贴(由远心端向近心端、用拉伸的方法撕除)→手消→打开换药包→投递透明敷料、无菌胶布、肝素帽、纱布、治疗巾、注射器等无菌物品于弯盘内→消毒稀肝素液瓶口、打开生理盐水→右手戴无菌手套→抽10ml生理盐水→抽5ml稀肝素液→左手倒酒精、碘伏于棉球上→戴左手手套→铺无菌巾→移弯盘至无菌区→用生理盐水预冲新肝素帽→用无菌纱布包裹肝素帽部分轻轻拉直提起导管,酒精棉球由内向外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三遍(第一遍顺时针、第二遍逆时针、第三遍顺时针、酒精不接触穿刺点),直径>10ml→磺伏棉球消毒皮肤(消毒方法及范围同,需注意消毒时均需在穿刺点上按压片刻)→碘伏正反着力消毒导管及导管开关三遍→开关保持夹闭状态→右手用另一无菌纱布包裹导管接头将原有肝素帽取下→用酒精棉球正反摩擦消毒接口7~12次→冲管(连接无菌盐水注射器,打开导管开关,缓慢回抽,见回血后以脉冲方式冲入生理盐水)→更换新肝素帽→稀肝素液正压封管(剩0.5ml稀肝素时边注药边退针,拔出注射器针头同时夹闭导管开关)→贴膜固定导管(“U”形固定,穿刺点正对透明敷料中心,捏压透明敷料下导管突出部分,使敷料与接头和皮肤处充分贴合)→菌胶布蝶形交叉固定导管,另一无菌胶布横向固定透明膜下缘→脱手套→标识(更换日期、时间、责任人、导管深度、插管日期)→整理用物、观察病人情况→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元→交待注意事项→整理用物→洗手→记录。

【注意事项】1.纱布及纱布用于无菌透明敷料形式,应至少每48小时更换敷料。

2.每3~7天更换无菌透明敷料。

3.在有出汗:穿刺处局部皮肤感染;油性皮肤;敷料松脱、破损、污染的情况时应缩短敷料更换手间,必要时随时更换。

4.抽血、输血或输注其它粘滞性药性应先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管后再接其它输液。

5.下列情况均需冲管:(1)输血或血制品及输注TPN(2)通过静脉导管采血后(3)输注不相容液体或药物(4)输注药物后(5)持续性治疗结束,进入治疗间歇期6.封管采用稀肝素液。

稀肝素浓度根据使用频率而定:一天三次或更多(10u/ml);每天12小时或24小时一次(100u/ml)。

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时应向医生询问肝素液的可用。

封管液量应两倍于导管及辅助装置的容积,导管容积通常为1~2ml。

7.回抽未见血液或推注生理盐水遇阴力时切勿强行推注8.不可用静滴方式替代脉冲方式冲管。

9.下列情况需更换肝素帽:(1)至少每7天一次(2)肝素帽完整性有损坏时(3)经由肝素帽采血后(4)不管任何原因取下肝素帽后【常见并发症】1.空气栓塞这是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

输液时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以免药液滴尽后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

同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有关注意事项,取得病人的合作。

2.感染由于抗癌药在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细胞也有损伤作用,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加上化疗药抑制骨髓,更容易发生感染。

如不严格执行无菌损伤,穿刺处会出现红、肿、痛等局部感染,甚至出现全身感染。

3.出血严密观察穿刺部位的敷贴有无出血、局部有无肿胀、疼痛等。

由于长期留置导管,肝素封管次数较多,加上有些病人的肝脏功能差,凝血功能低下,可能引起穿刺处出血或渗血,应定期检查出、凝血时间和血液黏稠度,并密切观察局部皮肤、黏膜有无瘀点、瘀斑,牙龈有无出血,避免摔伤。

消毒穿刺处时切不可强行将结痂脱掉,以免引起出血。

4.导管堵塞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或封管液选择、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或病人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

肿瘤患者的血液大多呈高凝状态。

因此,在静脉高营养输液或化疗后应彻底冲洗管道,每次输液完毕应正确封管,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封管液及用量,并注意推注速度不可过快。

输入不畅时应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1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过程中反复回抽,输液结束时,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10ml冲管并封管(保持导管内为5%的碳酸氢钠溶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