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为创建新中国而奋斗一、单项选择题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称雄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德国2.中共中央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是在A. 1943年8月25日B. 1944年8月25日C. 1945年8月25日D. 1946年8月25日3. 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签署了A.《国共重庆谈判纪要》B.《国共重庆谈判协定》C.《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协定》D.《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4. 1945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正式确定了A.“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B.“向南发展,向北防御”的战略方针C.“向东发展,向西防御”的战略方针D.“向西发展,向东防御”的战略方针5.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是在A. 1946年6月B. 1947年2月C. 1947年6月D. 1948年2月6.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是在A. 1947年3月B. 1947年4月C. 1947年6月D. 1947年7月7.中国共产党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A.《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B.《中国土地法大纲》C.《在不同地区实行土地法的不同策略》D.《新解放区土地改革要点》8.国统区人民所进行的第二条战线的斗争A.以工人运动为发端 B.以农民运动为发端C.以学生运动为发端D.以城镇贫民运动为发端9. 1947年12月,毛泽东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经济纲领的报告是A.《论联合政府》B.《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C.《以自卫战争粉碎国民党的进攻》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10.“一二.一运动的基本口号是A.“反对内战,争取自由”B.“抗议驻华美军暴行”C.“反饥饿、反内战”D.“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11.第二条战线的正式形成是在A.“一二·一”运动后B.“抗暴运动”后C.“五·二O”运动后D.“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法西斯”运动后12. 1947年间,全国先后举行罢工的工人达A. 110万人B. 120万人C. 130万人D. 140万人13.台湾人民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的“二·二八”起义发生在A. 1945年B. 1946年C. 1947年D. 1948年14.于1945年建立革命政府的少数民族群众的“三区革命”发生在A.河北省B.河南省C.陕西省D.新疆省15. 1947年 5月1日,内蒙古自治政府成立,政府主席是A.林伯渠B.乌兰夫C.董必武D.李鼎铭16. 1948年1月1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于A:香港 B.澳门 C.广州 D.上海17. 1945年12月成立,成员主要是爱国的民族工商业者以及有联系的知识分子的民主党派是A.中国致公党 B.中国农工民主党 C.中国民主建国会 D.中国民主促进会18.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于1947年2月改称A.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B.中国农工民主党C.九三学社D.中华职业教育社19.国民党当局宣布中国民主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该组织及其成员的一切活动“严加取缔”是在A. 1945年10月B. 1946年10月C. 1947年10月D. 1948年10月20.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于1947年11月在()成立。
A.台湾B.香港C.广州D.北平21.自1948年9月12日开始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的三大战役是指A.济南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B.济南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C.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D.淮海战役、平津战役、渡江战役22.毛泽东为新华社写的1949年新年献词一文是A.《论人民民主专政》B.《将革命进行到底》C.《丢掉幻想,准备斗争》D.《唯心历史观的破产》23.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是在1949年A. 2月23日B.3月23日C. 4月23日D. 5月23日24.《共同纲领》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是关于新中国的A.国体和政体的规定B.基本的民族政策C.经济工作方针D.外交工作原则二、多项选择题1.反法西斯战争后,人民民主力量明显增长的主要表现是A.社会主义的苏联得以较快地恢复和巩固B.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制度在多国建立C.民族解放运动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蓬勃兴起D.在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的影响显著增长,工人运动有了新的发展2.为打退国民党军队在重庆谈判期间发动的军事进攻,解放区军民进行了A.上党战役B.邯郸战役C.平绥战役D.津浦战役3.出席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的党派,除国民党、共产党外,还有A.民主同盟B.九三学社C.民主建国会D.青年党4. 1946年1月的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协议包括A.政府组织B.国民大会C.和平建国纲领D.宪法草案5. 1946年2月10日和6月23日,国民党当局先后在重庆和南京制造了A.沧白堂事件B.较场口惨案C.下关惨案D.于子三惨案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是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B.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保护民族工商业7. 1948年4月,毛泽东系统地阐明的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总路线是A.依靠贫农B.团结中农C.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D.发展农业生产8.国民党统治区的政治经济危机日益加深的主要原因是A.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把接收变成“劫收”,从而使更多的民众期望破灭B.国民党统治集团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实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C.严重的自然灾害D.将全国各阶层人民置于饥饿和死亡线上9.在人民解放战争的战略决战阶段,广大职工广泛开展的斗争包括A.护厂B.护矿C.反破坏D.反搬迁10.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成立的民主党派有A.中国致公党B.中国民主同盟C.九三学社D.中国民主促进会11.中国各民主党派形成时的社会基础,主要是A.民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B.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C.地方实力派D.其他爱国民主分子12. 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明确宣告A.不接受解散民盟的任何决定,并恢复民盟总部B.民盟坚决不能够在是非曲直之间,有中立的态度C.今后要与中国共产党携手合作D.要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3.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军队是A.华东野战军B.中原野战军C.东北野战军D.华北解放军1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是A.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基本政策B.规定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C.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D.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15.从1948年8月起,各民主党派负责人、无党派民主人士接受中共中央邀请,分别从香港、上海、北平及海外,陆续进入A.华中解放区B.华南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D.华北解放区16.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成员,除刘伯承、邓小平外,还有A.陈毅B.粟裕C.贺龙D.谭震林17. 1949年4月21日,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的是A.毛泽东B.朱德C.周恩来D.彭德怀18.《共同纲领》规定的新中国外交工作的原则是A.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B.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C.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D.支持第三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答案详解一、单项选择题1.A2.C3.D4.A5.B6.C7.A8.C9.D 10.A 11.C 12.B 13.C 14.D 15.B 16.A 17.C 18.B 19.C 20.B 21.C 22.B 23.C 24.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D4.ABCD5.BC6.ABD7.ABCD8.ABD9.ABCD 10.C D11.ABD 12.ABC 13.AB 14.ACD 15.CD 16.ABD 17.AB 18.ABC三、名词解释题1.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通过,同年10月由中共中央公布。
主要内容为:废除封建性及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乡村中一切地主的土地及公共土地,由乡村农会接收;连同乡村中其他一切土地,按乡村全部人口,不分男女老幼,统一平均分配。
对于保护工商业,分配土地中的若干特殊问题处理办法等也作了具体规定。
在《大纲》颁布以后约一年中,中国解放区约有一亿农民获得土地,这对发动群众巩固后方,支援革命战争,解放全中国,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三大法宝: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经验总结。
即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
毛泽东称其“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
”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统一战线是实行武装斗争的统一战线。
而党的组织则是掌握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这两个武器以实行对敌冲锋陷阵的英勇战士。
这就是三者的相互关系。
3.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略决战过程中进行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统称。
三大战役共历时142天,歼灭国民党政府军154万余人,基本上歼灭了国民党政府军主力,解放了东北全境、华北大部以及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并为解放军南渡长江,解放全中国的作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四、课后思考题1.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为什么会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1)国民党政府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官员们贪污腐化,大发国难财,在抗战后期就已严重丧失人心。
抗战胜利之际,国民党政府所派官员把沦陷区的接受变成了“劫收”,大发胜利财,使人心进一步丧失。
(2)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违背全国人民迫切要求休养生息、和平建国的意愿,执行反人民的内战政策。
为了筹措内战经费,向人民征收各种捐税,无限制地发行纸币,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工农业生产严重萎缩,把全国人民置于了饥饿和死亡的界线上。
(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后,拒绝全国人民要和平、要民主、要自由的愿望,仍然继续并加强独裁统治。
因此,国民党政府把自己置于了人民的对立面,丧失了人心,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从而陷入了全面的包围之中,并迅速走向崩溃。
2.如何认识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1)各民主党派虽然政纲不尽相同,但都主张爱国、反对卖国,主张民主、反对独裁,在抗战中,对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特别是文化侵略,对国统区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抗战胜利后,民主党派作为“第三方面”,主要与共产党一起,反对国民党的内战、独裁政策,为和平民主而奔走呼号。
虽然有些党派后来跟着国民党走,但民盟等大多数民主党派人士是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的,并与共产党一起为和平、民主、自由而斗争,还积极参加和支持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民主运动,有力地支援了第二条战线的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