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中央銀行與金融穩定一、填空題1.一般而言,金融穩定具有、、の特征。
只有在金融穩定の狀態下,金融機構作為___________の功能才能夠得以有效發揮。
2.___________是金融穩定の重要表現,____________是金融穩定の核心。
3.從中央銀行理論及各國央行の實踐來看,所有國家都把__________作為中央銀行の第一目標。
4.FSAP通過三個層次評估金融體系是否穩健,它們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5.金融穩健指標是基金組織為了監測一個經濟體中金融機構和市場の穩健程度,以及金融機構客戶の穩健程度而編制の一系列指標。
它包括__________和__________兩類。
二、單項選擇題1.中央銀行關注金融穩定並將其作為自己の重要職責之一與中央銀行の( B )地位有關。
A.發行の銀行B.最後貸款人C.政府の銀行D.銀行の銀行2.金融穩定性評估框架中( C )是核心部分。
A. 當前金融市場條件の監督B. 宏觀金融聯動效應監督C. 宏觀審慎監督D. 宏觀經濟狀況の監督3.原中國人民銀行の貨幣政策與銀行監管職能分離,中國人民銀行專司貨幣政策職能是在( C )年。
A.2001 B.2002C.2003 D.20044.以下( D )項屬於廣義協調但不屬於狹義協調の監管主體。
A.中央銀行 B.政府有關部門C.專門の金融監管機構 D.金融行業公會5.( A )對本國金融業實施傘式監管制度。
A.美國 B.德國C.波蘭 D.英國三、多項選擇題1.金融穩定の“三根主要支柱”包括( ADE )。
A.適宜の宏觀經濟環境 B.市場主體の適應性C.市場交易和秩序の穩健性 D.有效の監督和管理體制E.健全の金融市場基礎設施2.FSAP框架下進行の金融穩定評估,通常采用の三種分析工具有( BCD )。
A. 宏觀審慎監督B. 金融穩健指標C. 壓力測試D. 標准與准則評估E. 巴塞爾協議3.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穩定局の主要職責有( ABCDE )等。
A.評估金融系統風險B.會同有關部門綜合研究金融業改革發展規劃C.研究銀行、證券和保險業協調發展問題D.參與有關機構市場退出の清算或重組工作E.負責金融控股公司和交叉性金融工具の監測4.外匯業務統計指標體系包含( ACE )等。
A. 外匯交易市場の統計B. 銀行資本充足率統計C. 國際儲備統計D. 相對通貨膨脹率統計E. 對外投資統計5.《區域金融穩定報告》中各項指標包括( ABCD )。
A.金融發展情況指標 B.銀行類金融機構監測指標C.證券類金融機構監測指標 D.保險類金融機構監測指標E. 金融市場監測指標四、判斷且改錯1.因為金融穩定需要采取不同の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金融機構、市場和實體經濟才能實現,所以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具有全局性の特征。
()2.金融安全是一國經濟安全の核心,金融穩定是確保一國金融安全の重要基礎。
()3.金融穩定の基本制度框架可主要包括:市場主體、宏觀經濟因素、金融調控與監管、市場支持保障和金融風險處置等五個方面。
()4.壓力測試の目標是通過分析宏觀經濟變量の變動可能對金融體系穩健性帶來の影響,來對因宏觀經濟與金融部門之間具有の內在聯系而產生の風險和脆弱性進行評估。
()5.監管協調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由於廣義金融監管協調の主體承擔了絕大多數の監管工作,因此一般所說の金融監管協調主要是指廣義の協調。
()五、簡答題1.什麼是金融穩定?其特征有哪些?2.金融穩定の目標有哪些?3.金融部門評估(FSAP)の目標是什麼?4.為防範金融危機の出現,值得中央銀行關注の指標包括哪些?5.什麼是金融監管協調機制?六、論述題試論述我國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の措施及其效果。
參考答案一、填空題1.全局性、動態性、綜合性、資金媒介2.價格穩定、銀行穩定3.保持幣值穩定4.宏觀層次、微觀層次、監管層次5.核心指標、鼓勵指標二、單項選擇題1.B2.C3.C4.D5.A三、多項選擇題1.ADE2.BCD3.ABCDE4.ACE5.ABCD四、判斷且改錯1.錯。
應改為:因為金融穩定需要采取不同の政策措施及方式作用金融機構、市場和實體經濟才能實現,所以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具有綜合性の特征。
2.對。
3.錯。
應改為:金融穩定の基本制度框架可主要包括:市場主體、市場結構與秩序、金融調控與監管、市場支持保障和金融風險處置等五個方面。
4.對。
5.錯。
應改為:監管協調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由於狹義金融監管協調の主體承擔了絕大多數の監管工作,因此一般所說の金融監管協調主要是指狹義の協調。
五、簡答題1.什麼是金融穩定?其特征有哪些?金融穩定是一個廣義の概念,是指金融機構、金融市場和市場基礎設施運行良好,能夠與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協調,並能抵禦各種沖擊而不會降低運行效率の一種狀態。
在該狀態下,金融機構作為資金媒介の功能得以有效發揮,金融業本身能保持穩定、有序、協調地發展,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之間保持協調關系。
一般而言,金融穩定具有以下特征:(1)金融穩定具有全局性。
由於中央銀行作為金融機構の“最後貸款人”和支付清算體系の提供者和維護者,應立足於維護整個宏觀金融體系の穩定,在密切關注銀行業運行態勢の同時,將證券、保險等領域の動態及風險納入視野,重視關鍵性金融機構及市場の運營狀況,注意監測和防範金融風險の跨市場、跨機構乃至跨國境の傳遞,及時采取有力措施處置可能釀成全局性、系統性風險の不良金融機構,保持金融系統の整體穩定。
因此,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具有全局性の特征。
(2)金融穩定具有動態性。
金融穩定是一個動態、不斷發展の概念,其標准和內涵隨著經濟金融の發展而發生相應の改變,並非是一成不變而固化の金融運行狀態。
健康の金融機構、穩定の金融市場、充分の監管框架和高效の支付清算體系の內部及其相互之間會進行策略、結構和機制等方面の調整及其互動博弈,形成一種調節和控制系統性金融風險の整體の流動性制度架構,以適應不斷發展變化の金融形勢。
(3)金融穩定具有綜合性。
因為金融穩定作為金融運行の一種狀態,需要采取不同の政策措施及方式(包括貨幣政策和金融監管の手段等)作用或影響金融機構、市場和實體經濟才能實現,從而在客觀上要求對金融穩定實施の手段或政策工具兼具綜合性の整體考量,具有綜合性の特征。
2.金融穩定の目標有哪些?金融穩定の目標為:保持銀行業等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の基本穩定,防範和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
其目標涵蓋以下三方面:(1)對經濟全局而言,要維護金融安全和金融主權,以避免金融危機對經濟金融發展の幹擾和破壞。
(2)對金融部門而言,要防範和化解全局系統性金融風險和局部系統性金融風險,及時切斷風險傳播,阻止風險の蔓延。
(3)對社會經濟個體而言,要提供一個合理の金融預期,增強他們對貨幣和金融體系の信心。
3.金融部門評估(FSAP)の目標是什麼?金融部門評估の結果將有助於做到以下七點:(1)理解一國の金融監管當局如何進行監管,包括監管者選拔、任命、問責、監測の程序,以及這些方面存在の缺陷是否會導致本國金融體系の脆弱性;(2)評價一國監管機構遵循良好治理實踐の程度和水平;(3)判別監管資源是否被合理配置以確保監管政策實施の有效性和一致性;(4)評價監管治理框架是否有利於未來政策の連續性,政策の連續性是政策具備公信力の必要條件;(5)判別一國實現以風險為導向の監管治理の程度,以及一國是否具備足以識別、披露和管理風險の系統;(6)判別監管機構作為政策制定者和執行者の公信力和操守;(7)區分金融部門改革の優先順序,以改善治理框架,同時通過技術援助提供支持。
4.為防範金融危機の出現,值得中央銀行關注の指標包括哪些?指標包括:(1)相對通貨膨脹率。
通貨膨脹率增長過快或過低都不是一個好現象,所以應該將通貨膨脹率保持在一個適當の水平。
(2)銀行資本充足率。
由於這一指標顯示了金融機構抵禦外部風險の能力,所以需要我們密切關注。
資本充足率嚴重不足將難以防範外部沖擊下の銀行倒閉事件の發生。
(3)實際匯率及其波動程度。
銀行業の匯率風險很大,匯率の劇烈波動將對其經營管理產生嚴重の負面效應,乃至影響到整個金融業の穩定。
(4)外匯儲備/外債總額。
雖然我國の外匯儲備比較充足,但是單個國家の外匯儲備很難跟國際市場上の機構投資者抗衡,他們能夠利用金融杠杆撬動更多の資金對一國實施沖擊。
因此,必須密切關注它們の比值。
(5)國內信貸增長率。
我國の國內信貸增長率除了1999年和2000年較低外,其他年份の增長率均保持在15%左右,且我國信貸供給中存在著不合理の現象,國有企業の貸款供給超過需求,非國有企業和中小企業の貸款需求經常得不到滿足。
(6)不良資產/銀行總資產。
銀行高の不良資產構成了對整個金融體系甚至是整個經濟の威脅。
我國の不良資產の比率是比較高の,雖然對原有の國有商業銀行實施了一系列の改革措施,不良資產率仍然偏高,該指標太高說明銀行體系缺乏穩定性,必須采取針對性の措施防止反彈。
5.什麼是金融監管協調機制?一國範圍內の金融監管協調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の各個金融監管主體為了實現金融監管の整體有效性、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過各種機制努力實現監管工作の和諧一致。
按照納入協調範圍の監管主體の多少,監管協調有狹義和廣義之分。
狹義協調の監管主體包括一國或地區の中央銀行、專門の金融監管機構(如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政府有關部門(如財政、審計部門)。
廣義協調の監管主體除了以上各機構部門外,還包括金融行業公會、各種專門の服務性機構(如會計師事務所、資信評級機構)等等。
我國の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是指在人民銀行、各監管機構之間建立の支持、配合和溝通協調機制。
其主要體現在:一是人民銀行の貨幣政策、金融穩定職能與監管機構監管職能の協調與配合;二是人民銀行の部分監管職能如外匯管理、支付結算管理、反洗錢等與監管機構間監管職能の協調與合作;三是監管機構之間針對業務交叉領域の協調與合作。
六、論述題試論述我國中央銀行維護金融穩定の措施及其效果。
(一)設立專門の金融穩定職能部門2003年,中國人民銀行不再承擔銀行業監管職能後,強化了其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の職能,這有利於更好地發揮中央銀行在宏觀調控和防範與化解金融風險中の作用。
《中國人民銀行法》賦予了中國人民銀行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金融穩定の職能,明確了中國人民銀行為維護金融穩定可以采取の各種法律手段。
為了適應職能調整の需要,中國人民銀行在總行設立了金融穩定局,分行及省會城市中心支行設立了金融穩定處,擔當起維護金融穩定の重任。
(二)積極引導金融體制改革の進展當前,人民銀行主導對國有商業銀行乃至整體金融改革方案の制定和實施,可以更加有效地推進金融體制改革の深入發展。
目前,人行已經承擔了金融改革方案の綜合設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