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

河南省郑州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1. (2分) (2019高一下·汪清期中) 已知R2+有b个中子,核外有a个电子,表示R原子符号正确的是()A .B .C .D .2. (2分)(2017·浙江选考) 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会显著放热的是()A . 食盐B . 蔗糖C . 酒精D . 生石灰3. (2分)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 . 氯化钠B . 铜C . 蔗糖D . 乙醇4. (2分) (2018高一上·昆明期中) 下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失去电子的反应是还原反应B . 作氧化剂的物质不能是还原剂C . 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是氧化剂D .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5. (2分) (2017高一下·洛阳期中) 下列表达方式正确的是()A . 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B . 硫离子结构示意图:C . 氢氧根的电子式:D . HClO的结构式:H﹣O﹣Cl6. (2分) (2019高二下·公主岭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NO2、BF3、NCl3分子中没有一个分子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都满足了8电子稳定结构B . P4和CH4都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且键角都为109°28′C . NH4+的电子式为,离子呈平面正方形结构D .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7. (2分) (2020高一上·如东月考)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纯碱的化学式:NaOHB .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 .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SiD . 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后的电离方程式:KAl(SO4)2=K++Al3++2SO42-8. (2分) (2018高一下·扬州期末) 下列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A . HIB . NaOHC . Br2D . NaCl9.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是强电解质,弱酸、弱碱和水是弱电解质B . 电解质溶液导电性的强弱跟单位体积溶液里自由移动的离子多少有关C . 具有强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D . 硫酸钠是强电解质,碳酸氢钠也是强电解质10. (2分) (2019高三上·大庆开学考) 某溶液X中仅可能含有K+、Na+、Fe2+、Fe3+、NH4+、SO42-、SO32-、CO32-、I-、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同。

现进行下列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该溶液X中可能有Fe3+、Na+B . 该溶液可能由是硫酸亚铁、碘化钾和氯化铵溶于水后得到的C . 如果气体Y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NH4+D . 取样溶液Z,滴加氯化钡溶液出现沉淀,可推出X中一定存在SO42-、SO32-中的某一种11. (2分) (2017高二上·资阳期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π键是由两个p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的B . σ键就是单键,π键就是双键C .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D . H2分子中含σ键,而Cl2分子中含π键12. (2分) (2019高一上·合肥开学考)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顺序为A>B>CB . t1℃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C . t2℃时,A,B,C的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D . t3℃时,等质量的A,B,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顺序是A=B>C13. (2分)(2015·柳州模拟)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选项已知解释与结论A活泼金属Al、不活泼金属Cu和浓硝酸可以形成原电池Al作正极,Cu作负极B4Fe(OH)2(s)+2H2O(l)+O2(g)═4Fe(OH)3(s)该反应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C常温下,Ksp(AgCl)=1.8×10﹣10、Ksp(AgBr)=5.4×10﹣13向BaCl2溶液中加入AgNO3和KBr,当AgCl、AgBr两种沉淀共存时,=3×10﹣3D向Fe(NO3)2溶液中滴入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振荡,溶液变为黄色氧化性:H2O2>Fe3+A . AB . BC . CD . D14. (2分)(2015·苏州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正确的是()A . 配制溶液B . 中和滴定C . 制备乙酸乙酯D . 制备收集干燥的氨气15. (2分) (2017高二上·吉林期末) 有关下列四个常用电化学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图Ⅰ碱性锌锰电池图Ⅱ铅﹣硫酸蓄电池图Ⅲ电解精炼铜图Ⅳ银锌纽扣电池A . 图Ⅰ所示电池中,MnO2的作用是催化剂B . 图II所示电池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不断增大C . 图III所示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中Cu2+浓度始终不变D . 图IV所示电池中,Ag2O是氧化剂,电池工作过程中还原为Ag16. (2分) (2016高三上·江西期末) 密闭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CH4与O2混合气体及足量的Na2O2固体,电火花点燃充分反应后,恢复至室温,发现容器为真空,则原混合气中CH4与O2的体积比为()A . 2:1B . 1:2C . 1:1D . 任意比17. (2分) (2019高三上·牡丹江期中) 向两份等体积、等浓度,pH不同的FeSO4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O 溶液,实验测得溶液pH随加入NaClO溶液体积变化曲线如下图,实验现象如下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实验实验现象Ⅰ滴入V1mL NaClO溶液产生大量红褐色沉淀Ⅱ滴入V1mL NaClO溶液,溶液变黄,未见沉淀,继续滴加出现红褐色沉淀A . a~b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 + ClO-+5H2O=2Fe(OH)3↓+Cl-+4H+B . d~e段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ClO-+3H+= HClO + Cl-+ 2Fe3+ + H2OC . c、f点pH接近的主要原因是:ClO-+ H2O HClO + OH-D . 向c点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盐酸,沉淀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18. (3分) (2017高一上·宜宾期中)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23gNa变为Na+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B . 18g水所含的电子数为NAC . 8g He所含的分子数为NAD . 16g O2与16g O3所含的原子数均是NA19. (2分) (2019高一上·天津月考) 下列变化需要加入还原剂才能实现的是()A . HCl→Cl2B . Fe→Fe3+C . KClO3→O2D . KMnO4-→Mn2+20. (2分) (2016高一上·温州期中) 下列关于氯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 . 新制氯水中只含Cl2和H2O分子B . 新制氯水不能使干燥的有色布条褪色C . 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l2D .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二、综合分析题 (共4题;共27分)21. (10分)已知普通玻璃中Na2SiO3:CaSiO3:SiO2=1:1:4(物质的量之比),请回答:(1)以氧化物的形式表示玻璃的组成(2)若要制备1000kg上述玻璃,需要原料各多少千克?共要产生标况下的CO2气体多少升?22. (5分) (2018高一上·太原期末) 某小组同学在实验室以下图所示的仪器和药品,进行氯气和铜粉反应的实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的顺序是(填接口字母):a→________.(3)装置C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4)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5)加热装置D时,铜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23. (5分) (2017高二上·邗江期中)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主要步骤如下:①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形成的混合酸,加入反应器中.②向室温下的混合酸中逐滴加入一定质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合均匀.③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④除去混合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①中,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形成的混合酸时,应先将________注入容器中,再慢慢注入________,并及时搅拌和冷却.(2)步骤③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3)步骤④中洗涤和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4)步骤④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24. (7分) (2017高一上·宿迁期末) 某反应为:NaClO+ Cr2(SO4)3+ NaOH═Na2CrO4+ Na2SO4+ NaCl+ H2O(1)配平上述方程式;用双线桥标出该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反应中还原剂是________(填化学式),被还原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1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答案:16-1、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考点:解析:答案:19-1、考点:解析:答案:20-1、考点:解析:二、综合分析题 (共4题;共27分)答案:21-1、答案:21-2、考点:解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