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材料的结构与缺陷
6
3
(3)共价键
使用共用电子产生的化学结合方式称为共价键。 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 何一个原子,成键原子都不显电性,这种键称为 非极性键。例如H2、Cl2、N2等。 由于不同原子的电负性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电 负性大的原子,电负性大的原子就带部分负电 荷,电负性小的原子就带部分正电荷,这样的键 称为极性键。 配位键:共价键中的共用电子是由同一个原子所共 用。
结合键的定义:粒子(原子,离子或分子) 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的驱动力:降低系统能量。 由于相互作用时的,原子外层电子发生 的变化不一样,由此产生不同类型的结合 键。主要分为五种。
范德华键 共价键 离子键 金属键 氢键
主价键(化学键)
次价键(物理键)
4
2
(1)金属键:金属中自由电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键合。 金属原子的结构特点就是外层电子数较少,不 超过3个,容易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 子,而原子成为正离子。金属靠正离子和自由 电子的库伦引力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方式称 为金属键。 特点:1 电子共有化 2 既无饱和性又无方向性 特征: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具有光泽和不 透明性,塑形和结晶性好。
(4)四面体间隙
① 四面体的构成:两体心原子及其棱边两原子构成一个四 面体(非正四面体,但间隙中心距四原子等距离 a)。 ② 间隙位置:各棱中点连线的1/4 或3/4 处。 ③ 间隙位置坐标:(a/4,a/4,0 ) ④ 单胞内间隙个数: 24×(1/2)=12(个)
28
14
tixin-bamian.swf
41
2.3.3 金属晶体 (1)结构 金属键的结合没有方向性,都是选择密堆密 度高,对称性好,配位数高的晶体结构类型。 绝大金属都是选择能满足这个“三高”的晶体 结构:fcc,bcc,hcp Bcc:钼(Mo)、钨(W)、钒(V)、 α-铁(α-Fe, <912℃) Fcc:铝(Al)、铜(Cu)、镍(Ni)、金(Au)、 银(Ag)、γ- 铁( γ-Fe, 912℃~1394℃) Hcp:镁(Mg)、镉(Cd)、锌(Zn)、铍(Be)等。
2.2
晶体学基本概念
了解晶体结构类型及相关的概念 (如空间点阵、阵点,晶胞等等) 了解晶面指数和晶向指数 不同晶体所具有的晶体结构类型
12
6
2.2.1 晶体与非晶体
材料结构决定材料的性能。 材料是由原子聚集在一起构成。根据原子聚集 时,排列是否有规则性,我们一般把固体材料分 为晶体和非晶体。
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是原子(或分子、离子)在三维 空间中有规则、周期性重复排列的物质。 特点:排列是长程有序的。 非晶体是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空间 晶体的主要特征: 排列不呈现周期性和平移对称性的物质。 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有 特点:排列是短程有序,长程无序的。 确定的熔点、有各向异 13 性。
第二章 材料的结构和 缺陷化学理论及应用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
2.1 元素及结合键
2
1
2.1.1 元素及其性质
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不同元素由于电子结 构不同,形成的化学键倾向也不一样。而元素的电 子结构的周期性变化,体现在周期表中也有相应的 变化规律。
3
2.1.2 原子间的键合—影响固体材料的性质
补充:晶胞的几何特征(基本概念) 原子数:每个晶胞中可能含有几个原子。 配位数(CN):每一个原子周围最近邻 的原子数。
Bcc: 原子数:2 配位数:8
Fcc: 原子数:4 配位数:12
22
11
hcp: 原子数:6 配位数:12
23
原子半径 :晶胞中原子排列密度最大的方 向上相邻原子之间距离的一半称为原子半 径。 致密度(K):一般用来形容原子排列的紧 密程度。
离子键的结合力较大,外层电子被牢固的 束缚在离子的外围,所以离子晶体的硬度和强 度高,热膨胀系数小,导电性很差。 无色透明,因为可见光很难激发外层电子, 因此离子晶体往往呈现无色透明状。 在外力的作用下,离子之间失去电的平衡而 使离子键破坏,宏观上表现材料具有很大的脆 性。 陶瓷材料大部分为离子晶体。
5
(2)离子键:由异性电荷之间的吸引力产生。 常发生在活泼金属和过渡金属元素之间。 一个易失去电子,一个易得到电子。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盐,陶瓷材料等都是离子键结 合。 特点:作用力强,无方向性和有饱和性限制。 特征:高熔点,高强度,高硬度,低膨胀系数,塑形 较差等,固态下不导电,熔融状态下离子迁移导电。
26
13
bamiantijianxi.swf
simiantijianxi.swf
27
(3) bcc中的八面体间隙
① 八面体的构成:两体心原子 ② 间隙位置:各条棱的中点处及各面的面心。 ③ 间隙 位置坐标:坐标为 (1/2,1/2,0) ④ 单胞内间隙个数: 八面体间隙个数为 6×(1/2)+12×(1/4) =6(个)
氯化铯晶体
33
C 闪锌矿型(ZnS) S2- 分布于单位晶胞的角顶及面心 ,呈面心立 方结构, Zn2+充填于半数的四面体空隙中 。
34
17
D 萤石和反萤石结构
又称氟化钙型结构。属等轴晶系面心立方结构。AB2型离子晶 体。其中阳离子a(如Ca2+)呈立方密堆积,阴离子b(如F-)填充 在四面体空隙中,面心立方点阵对角线的1/4和3/4处。阴、 阳离子的配位数分别为4和8。阳、阴离子半径比R2+/R>0.732。这类结构的化合物有二氧化锆、二氧化铀、二氧化 铯和PrO2等一些重金属化合物和含有大金属离子的氟化物, 如BaF2,PbF2,SrF2,CaF2等。
2.2.2 晶格、晶胞和晶格参数
(1)什么是空间点阵? 把晶体中的原子、分子等抽象为一个几何点,这个 点我们称之为阵点或结点。 阵点在空间形成的周期性规则排列叫做空间点阵。 (2)晶格和晶胞 用假想的直线将阵点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几何框架 我们称之为晶格。 晶格中的最小重复单元称之为晶胞。
14
7
晶胞选取的三大原则: 1 要能充分反映空间点阵的对称性。 2 α,β,γ要尽可能为直角。 3 体积应尽可能小(但不一定是最小)。
35
反萤石结构:是A2B型离子晶体,其结构中 阴离子b(如O2-)呈立方密堆积,阳离子 a(如Na+)填充在四面体空隙中。阴、阳离 子的配位数分别为8和4。阴、阳离子的这 种排列方法恰恰与萤石结构相反,故名为 反萤石结构。属反萤石结构的化合物有氧 化钠、氧化钾和这些金属的硫属化合物等。
36
18
(2)离子晶体的特性:
tixin-simian.swf
29
2.3 晶体材料的结构
原子是通过结合键聚集排列在一起,根据结合键 的种类,晶体结构也分为不同类型。
离子晶体 共价晶体
晶体类型
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30
15
2.3.1 离子晶体
离子晶体的结构规则
1.负离子配位多面体规则 2.电价规则 3.负离子多面体共用顶、棱和面的规则 4.不同种类正离子配位多面体间连接规则
K
晶胞中原子数所占体积 晶胞体积比
面心立方晶胞的致密度:0.74 体心立方晶胞的致密度:0.68(思考?)
24
12
密排面和密排方向 • 不同晶体结构中不同晶面、不同晶向上 原子排列方式和排列密度不一样。 • 在体心立方晶格中,原子密度最大的晶 面为{110}, 称为密排面; 原子密度最大 的晶向为<111>, 称为密排方向。 • 在面心立方晶格中, 密排面为{111}, 密 排方向为<110>。
8
4
性质特征: 由于方向性,原子之间的相对位置 不允许改变,因此共价键材料的塑性 很差。 结合力很大,所以熔点和硬度较高 等等。
9
(4)范德华键(分子键) 具有稳定电子结构的原子或分子靠偶极的 感应和吸引力作用而成的结合力称为范德 华键。 特点:属于物理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但也影响物质的性质。许多中性分子和有 机化合物都是靠此结合成为固体的。
(3)晶面族与晶向族
原子排列等同但彼此不平行的晶面,用{hkl}表示。
同理,原子排列等同但彼此不平行的晶向பைடு நூலகம்用<uvw> 表示。
20
10
2.2.5 晶面间距 具有相同密勒指数的 两个相邻平行晶面之 间的距离称为晶面间 距,用dhkl表示。
d hkl
a h 2 k 2 l2
21 图 立方晶格的几个晶面示意图
a 以任意晶胞的三条棱为坐标轴,以点阵常数 a、 b、c为单位长度 b 找出某晶面在三坐标轴上的截距 c 取三个截据的倒数,并化为最小整数 d 用( )表示,此就为晶面指数(hkl)
19
(2)晶向指数的确定
a 以晶胞三棱边为坐标轴,以晶格常数为单位长度 b 在通过原点的晶向上任选一点,写出该点的三个 坐标轴 C 化为最小整数,用[uvw]表示。
42
21
43
(2)特性: 由于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因而具有 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金属发生变形 时,金属键并不受到破坏,所以金属具 有良好的塑性。 自由电子能吸收可见光,被激发跃迁到 较高的能级,因此它并不透明。
44
22
2.3.4 分子晶体 (1) 结构 结合过程中,没有电子的得失,共有或 共有化,原子之间靠很弱的分子力结合 的晶体为分子晶体。 分子键能改变材料的性能。如聚氯乙稀 (PVC塑料)。 (2) 性能: 熔点低,硬度低,热膨胀系数高,有良 好的绝缘性。
15
2.2.3 晶系
有14种点阵,分为七大晶系。称之为布拉维点阵。 其中立方晶系(a=b=c、 α=β=γ=90º)最为重要。
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
简单立方
体心立方
面心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