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莱芜口镇中学特色办学

莱芜口镇中学特色办学


编制代号


各任课教师根据组内学生学科成绩,为每位 同学编制一个代码 用A1 A2 B1 B2 C1 C2加以表示 代码是动态的
代码的作用
便于组长分工
便于教师抽查
努力缔造“完美小组”
通过采取“多元、量化、适度”的评价 策略,把管理的重心放在小组层面,将课堂 表现纳入学生个人阶段性评价总成绩当中, 实行小组捆绑评价。
(二)转变教学方式,变传统 说教为活动体验

在改变评价方式的同时,积极引导教 师转变教学方式,由传统说教变为活动 体验,提高了育人的实效性。
德育课程——由“静态”转向“动态”
一是内容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我们在思想品德课内容的教学上,重点关注学 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困惑以及现实生活中具体可感且 大家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使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 际。
思想引导 学业辅导 心理疏导 生活指导 成长向导

“六关注”:
关注细节 关注身心 关注变化 关注交友 关注能力 关注全面

学生“只有差异,没有差生,只要
进步,就是成功。积小成功成大成 功。”
三是建立全员育人“一岗双责” 考核评价机制。

在坚持公正、公平的前提下,注重学生的发展 与进步,让每一名同学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 使优生有压力,差生有奔头。

孩子其实没有那么复杂……
高要求、高关怀

管理不是约束,而是激励,不是管住 人群,而是凝聚人心;管理不是惩罚, 而是帮助,不是事后批评,而是事前 提醒。
越是难点的问题越要和老师们一块处理 越是焦点的问题越要公平公正处理 越是易产生猜疑的地方越是要公开处理 越是敏感的人越是让他参与处理

谢 谢!
莱芜市口镇初级中学欢迎您! 电话:0634-6551164 邮编:271114 邮箱:lwkzzx@



(二)专项辅导
同质走班,专项辅导:在常态班之外彻 底打破班级的界限对学生进行动态的分类、分 层,重新组合,让教学内容更有针对性,更加 适合于学生的特点。
A17
1、综合分层走班: 按照学生所属的层次(即ABC),进行走班辅导。
A层 :“平台构建——自主探究——学习验证” 主动发展 B层 :“创设环境,提供条件,引导方法,总结经验” 探索发展 C层 :“低起点低要求,小台阶慢节奏,多鼓励求主动,快反馈 勤矫正”

德育工作从“独唱”、“小组唱”走向了“大 合唱”,实现了学校“全员、全程、全方位” 的育人目标
四、人文管理
繁忙的工作,老师们是否会产生职
业倦怠……
常规管理八项主义
备课人人写详案 上课堂堂讲有效 听课周周都公示 作业次次全批阅 检测层层抓反馈 辅导生生得帮扶 科研个个都参与 校长天天查常规
协助发展
A19
2、专题分类走班
学科组确 定辅导内容 地点及分工
阶段性 检测
学情 诊断
学生选课
学生走班
专题分类辅导运行流程
A20
二、生本课程
时间:周四上午
生本课程体系

套餐式课程 走班制运作 学分制管理
播放视频 B2
学校课程
艺体类
三个层次
研究性课程 拓展性课程
人文 类
五大门类 环境类
科技类
A10
几种常用的座次排列方式:
A1B1 A1B1 A2B2 走 A2B2 C1C2 C1C2 A1B1 道 A1B1 A2B2 A2B2 C1C2 C1C2 (图1) A1A2 A1A2 B1B2 走 B1B2 C1C2 C1C2 A1A2 道 A1A2 B1B2 B1B2 C1C2 C1C2 (图2) C1B1 C1B1 A1B2 走 A1B2 A2C2 A2C2 C1B1 道 C1B1 A1B2 A1B2 A2C2 A2C2 (图3)
(一)德育课程——由“静态”转向“动态”
一是内容生活化 二是主题序列化 三是形式多样化
教师摒弃单纯说教的授课方式,选择学生亲身参与、现场感 受、触动灵魂、生成感悟等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在保 留讲授式的同时,先后开发出了体验式、辩论式、模拟式、探究 式等九种思想品德课模式,使思想品德课成为了学生最喜欢、最 盼望的课程。
学科课程——由“渗透”走向“生成”
学科教学中落实德育,不是外加的“渗透”,而是各 科教学的应有之意。 结合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开展道德教育的内容及要 求进行了归纳和梳理,明晰了各学科的德育功能,建立了 课堂德育目标评价体系,实现了德育和智育目标的有机统 一。
二、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核 心,解决“谁来培养人”的问题
基础性课程
实践类
B5
三、人本德育
时间:周五下午的大课间

“应试教育”导致了学校育人观念的淡化、德 育工作的弱化和学生道德素质的退化。
学校培养的人不只是妙手著文
章,更应该铁肩担道义;学校 不只是知识的殿堂,还应是品 德的高地
以思品课改革为突破口,构建“大
思品课”,形成全员育人导师制, 将学校德育落实到每一位学科教师 身上,创建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 又管导的德育新模式,把“育人为 本”落到实处。
打造适合每个人的教育
办学理念:因人育材,循序养责
学本课堂 生本课程 人本德育 人文管理

一、学本课堂
(一)以小组为单位的常态课堂:
自主自学:强调独学, 不主张讨论、交流,主 要训练阅读能力。
时间:周一上午
(一)以小组为单位的常态课堂:



自主自学:强调独学,不主张讨论、交流,主 要训练阅读能力。 交流展示:独学后的小组交流、班级交流,强 调问题意识。 反思体验:整理巩固所学知识,以期达到提升、 提炼、体验的目的,并生成三维目标。
一、以“大思品课”改革为突 破口,解决“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德育工作由静态化转向活动化,由“远、 大、空”转变为“近、小、实”,使学生 在实践中感悟人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
(一)转换评价方式,变知识教 材考试为日常行为测查
从转变评价方式入手,取消原来的教材 内容考试,通过学生日常行为的测查对学生、 教师进行双重评价,使思品课实现了理性的 回归。
二、以“全员育人导师制”为核 心,解决“谁来培养人”的问题

一是科学确定导师和受导学生。
“祸从口出!”

——初二女生的一句话让我们感觉到导师非常重要

二是建立“四进”、“五导”“六关注” (简称“四五六”)工作机制
“四进”:
走进班级 走进宿舍 走进家庭 走进心灵

“五导”:
德育课程——由“静态”转向“动态”
一是内容生活化 二是主题序列化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对各年级思想品德课的重点和目标进行了 重新梳理,通过跨年级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形成了涵盖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实践创造教育、公民教育 等四大系列十六个主题的思想品德课活动,让学生真正成为德育 活动的主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