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
一、说明
幼儿教育学是研究我国3-6岁幼儿教育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幼师班的主要专业学科之一。
教学目的在于以幼儿教育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武装幼师学生,培养他们运用理论知识于教育实践的基本技能,同时提高幼师学生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幼教事业并具有研究幼儿教育的兴趣和能力,应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教育思想,以便将来在工作实践中能批判与抵制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
这是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二、教学内容编写原则
(一)以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为指导思想,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幼儿教育实践的经验,并吸取了国内外幼儿教育的科研成果,努力做到既反映幼儿教育科学的新成就,又突出我国幼儿教育的特色。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练习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实际,以及新的历史时期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新任务;联系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突出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及幼儿个性全面发展的培育中幼儿教师的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的要求。
(三)从幼师专业的实际出发,照顾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特点。
论述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理论时,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现象到本质,揭示幼儿教育及幼儿园教学工作的规律。
(四)力求内容充实,论述基本理论通俗易懂,又有一定深度,既着重用正确教育思想武装学生,又教给学生从事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方法;既要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又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五)为了帮助学生自学,每章结束后要有学习重点与思考题,便于学生自学,做好预习、复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安排的基本指导思想
(一)注重反映现代教育、幼儿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新信息;注意结合我国幼儿教育改革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幼儿教育的特点;注意把理论的阐述与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或现象结合起来,使学生能意识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降低理论学习的难度,以增进学习教育理论的兴趣。
(二)力图从结构上体现新的教育观念,反映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立足于社会的进步和终身教育的观点,将家长、家庭都视为幼儿园教育的要素,纳入幼儿园教育过程的构成中,这样有利于学生树立大教育观,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践中,跟上社会和教育发展的潮流。
(三)社会主义教育是将全社会成员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幼儿园的全面教育工作既要面向全体幼儿,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又要因材施教,保证幼儿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和谐的发展。
这一指导思想,应贯穿于教材的始终。
(四)研究影响幼儿发展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幼儿的作用,确定教育与幼儿发展的关系是幼儿教育学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1.在研究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上,教材应着重说明影响幼儿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些因素之间相互作用,构成复杂的综合体,总体地、动态地对幼儿的发展产生着影响,而发展着的幼儿主体又对这些影响有反作用。
因此,教育必须协调影响幼儿发展的诸因素,使其产生合力作用;同时必须重视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真正发挥教育在幼儿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2.突出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是教师与幼儿共同活动的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是教育的对象,教师起着主导作用。
但幼儿绝不是被动地接受教育的,一切教育影响都要通过幼儿自身的矛盾斗争,才能为幼儿吸收。
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幼儿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
3.幼儿的实际活动在幼儿的身心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幼儿的身心发展是通过幼儿主体的积极活动实现的。
没有幼儿的主体活动、环境与幼儿主体之间就不可能发生相互作用,也谈不上发展。
幼儿期的主导活动是有些游戏,它对幼儿影响很大,是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教材应详细述之。
(五)幼儿教育学的体系是幼师学生学习这门学科的逻辑线索。
幼儿教育学有着严密的逻辑结构,根据幼儿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本学科的体系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第二部分:幼儿园教育的各种要素,主要是人和物两方面的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幼儿园教育的实施
(六)加强幼儿教育学与其他专业的横向联系,教学中要照顾各学科之间的
联系,要避免学科之间的重复。
幼儿教育学以阐明幼儿园工作的组织与领导为主,着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讲授中应运用心理学、卫生学的知识,结合事例进行论证,以帮助学生理解理论、丰富知识、培养学习的兴趣和发展认识能力。
四、幼儿教育学的内容共分为九章,各章的教学时间分配如下:
绪论2课时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与发展3课时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4课时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9课时
第四章教师与幼儿6课时
第五章幼儿园环境8课时
第六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3课时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10课时
第八章幼儿游戏8课时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4课时
全书上课总计为57课时,应讲课时数为64课时,余7课时,供见习、作业或自行安排用。
五、具体教学内容及要求
绪论
一、幼儿教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意义
三、学习幼儿教育学的方法
第一章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教学要求:理解有关教育的基本知识,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幼儿教育发展的轨迹,特别是幼儿教育思想发展的脉络。
主要内容:教育的基本知识、幼儿教育的基本概念
幼儿教育发展简史
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观点
第二章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
教学要求: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教育目的、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任务和原则,能认识它们与幼教工作的关系,并能结合实际思考。
主要内容: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我国幼儿园的双重任务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原则
第三章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
教学要求:理解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内涵,掌握幼儿园体、智、德、美教育的基础,并能将之与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实际结合起来思考。
主要内容:幼儿园全面发展教育的含义
幼儿体育及实施;幼儿智育及实施;
幼儿德育及实施;幼儿美育及实施。
第四章教师和幼儿
教学要求:了解有关教育法规的规定,明白国家对一个幼儿教师的要求,理解教师与幼儿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的原理和有关理论。
主要内容:幼儿教师的基本素质
现代儿童观的主要内容
幼儿与教师的相互关系
幼儿的活动及意义
教育过程的“教”和“学”
幼儿和教师相互作用的策略
第五章幼儿园环境
教学要求:理解环境的含义及其与幼儿园教育的关系,明确幼儿园环境的创设原则并能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主要内容:幼儿园环境的含义和特点
影响幼儿园环境的因素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第六章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合作
教学要求: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意义,掌握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而且能结合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主要内容: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必要性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问题
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方法
第七章幼儿园课程
教学要求:掌握幼儿园课程的基本理论,理解幼儿园课程各要素的含义,而且能联系幼儿园课程的实际运用课程理论。
主要内容:幼儿园课程的概念和特点
幼儿园课程目标的作用
幼儿园课程内容确定的原则
幼儿园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
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有关知识
第八章幼儿游戏
教学要求:理解为什么游戏使幼儿的基本活动,掌握游戏的特点,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以及怎么使游戏成为幼儿的基本活动的有关理论并能结合实际进行思考。
主要内容:幼儿游戏的含义及特点
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作用
如何使游戏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
幼儿游戏的指导原则
第九章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
教学要求:理解幼小衔接的实质和重要意义,明确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衔接的内容与要求,了解幼儿入学的主要困难和对策。
主要内容: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含义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指导思想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内容
幼儿园与小学衔接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