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检验操作规程,保证检验人员操作规范化、标准化。

2.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

QB2354-2005《药用明胶标准》(2005年7月26日发布)。

3.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胶囊用明胶中间产品的检查等项目的检验。

4.责任
QC。

5.内容
5.1 冻力强度
5.1.1仪器:冻力仪、分析天平、水浴锅
5.1.2方法:取本品7.50g,置冻力瓶内,加水制成
6.67%的胶液,加盖,放置1-4小时后,在65±2℃的水浴中搅拌加热15分钟使样品溶散均匀,在室温下放置15分钟,将冻力瓶水平放置在10℃±0.1℃的恒温水浴中,用橡胶塞密塞保温17±1小时后,迅速移出冻力瓶,擦干外壁,置冻力仪测试台上测试,冻力强度应不低于180Bloom g。

5.2 粘度
5.2.1仪器:勃式粘度计、电子天平
5.2.2 方法:
5.2.2.1取本品20g,置于锥形瓶中,加水至300g,放置1-4小时后,在65±2℃的水浴中搅拌加热使样品溶散均匀,取出冷却至约61℃。

5.2.2.2 开启勃氏粘度计,设定温度为60±0.1℃,用手指顶住毛细管末端,应避免空气或泡沫进入,迅速将胶液倒入粘度计里,直到超过上刻度线2-3cm。

按下控温按钮,将手
指移开毛细管末端时按下时间按钮,当胶液水平达到下刻线时,进行读数,即得。

5.3 粘度下降
5.3.1仪器:勃式粘度计、电子天平
5.3.2 方法:取5.2.2项下剩余胶液进行称量,放入培养箱内,在60±1℃培养24h。

取出,进行称量,加水至与前一次称量结果相一致,照5.2.2.2项下的方法,进行读数。

计算即得。

5.3.3 结果计算:
n 1-n
2
粘度下降%= ×100%
n
1
式中:
n
1
—试液原有粘度,毫帕·秒(mPa·s);
n
2
—培养24h后试液的粘度,毫帕·秒(mPa·s)。

5.4 酸碱度
5.4.1仪器:分析天平、酸度计
5.4.2方法:取本品1.0g,加热水100ml,充分振摇使溶解,放冷至35℃,依法测定,PH 值应为4.0-7.2。

5.5 透光率
5.5.1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
5.5.2方法:取本品2.0g,加50-60℃的水使溶解并稀释制成
6.67%的溶液后,冷却至45℃,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在450nm与620nm的波长处测定透光率,分别不得低于50%与70%。

5.6 亚硫酸盐(以SO
2
计)
5.6.1仪器:分析天平、蒸馏装置
5.6.2试剂试液:磷酸、碳酸氢钠、0.05mol/l碘溶液
5.6.3方法:取本品10.0g,置于长颈圆底烧瓶中,加水150ml,放置1小时后,在60℃水浴中加热使溶解,加磷酸5ml与碳酸氢钠1g,即时连接冷凝管(产生过量的泡沫时,可加入适量的消泡剂,如硅油等),加热蒸馏,用0.05mol/l碘溶液15ml作为接收液,收集馏出液50ml,用水稀释至100ml,摇匀,量取50ml,置水浴上蒸发,随时补充水适量,蒸
至溶液几乎无色,用水稀释至40ml,照硫酸盐检查法检查,如显浑浊,与标准硫酸钾溶液7.5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0.01%)。

5.7 过氧化物
5.7.1仪器:分析天平、水浴锅
5.7.2试剂试液:硫酸溶液(1→5)、碘化钾、1%淀粉溶液、0.5%钼酸铵溶液
5.7.3方法:取本品10g,置250ml具塞烧瓶中,加水140ml,放置2小时,在50℃的水浴中加热使溶解,立即冷却,加硫酸溶液(1→5)6ml、碘化钾0.2g、1%淀粉溶液2 ml与0.5%钼酸铵溶液1ml,密塞,摇匀,在暗处放置10分钟,溶液不得显蓝色。

5.8 干燥失重
5.8.1仪器:烘箱、分析天平
5.8.2方法:取本品1.0g,在105℃干燥15个小时,减失重量不得过15.0%。

5.9 炽灼残渣
5.9.1仪器:马弗炉、分析天平
5.9.2方法: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遗留残渣不得过2.0%。

5.10微生物限度
照微生物限度检查法,每1g供试品中细菌数不得过1000个、不得检出大肠埃希菌。

注:干燥失重和炽灼残渣用于中间产品抽检时测定。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pH值测定法》
《硫酸盐检查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干燥失重测定法》
《炽灼残渣检查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
8附录
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