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 演示文稿应用教案

第8章 演示文稿应用教案

第8章演示文稿应用本章内容根据“教学大纲”第八章演示文稿应用编写,共设计了4个任务,即“任务8.1演示文稿基本操作”,“任务8.2演示文稿修饰”,“任务8.3演示文稿对象编辑”,“任务8.4演示文稿放映”。

本章内容是大纲中要求的必修内容,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已有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要求。

任务8.1演示文稿基本操作本任务是第8章的第1个任务,主要让学生对演示文稿制作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本章内容以江南水乡为题材制作幻灯片,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选用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如当地的风景名胜、人物传记、校园生活等作为素材。

1.导课建议导课内容可以展示精美的演示文稿作品,让学生对PowerPoint2010的强大功能有感性的认识,也可以让学生体验PowerPoint 2010的帮助系统,了解新增功能。

2.体例说明本任务的学习准备部分,简单介绍了PowerPoint 2010演示文稿软件的操作界面,让学生了解普通视图、幻灯片视图、备注页视图以及幻灯片放映。

本任务的任务实施部分,主要通过建立江南水乡演示文稿,让学生学会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通过演示文稿的创建,学习演示文稿的基本编辑操作,学习更换幻灯片的版式,学习使用不同的视图方式浏览演示文稿。

同时,让学生理解幻灯片版式和占位符的概念。

本任务的讨论与练习部分让学生思考“复制”和“复制幻灯片”等基本操作的功,练习幻灯片的基本操作。

本任务的探究与合作部分,让学生学习使用模板来创建新幻灯片,对幻灯片进行主题设置,以及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此部分内容对有基础的学生而言,可以作为本任务的重点内容来教学。

3.教学设计建议♦设计思想本任务是PowerPoint 2010中的入门篇。

通过幻灯片的创建、编辑,了解PowerPoint软件的作用,以及幻灯片在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让学生不仅能快速制作幻灯片,而且还能使幻灯片制作得更加美观,为今后独立的自动化办公奠定基础,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知识。

♦教材分析演示文稿的广泛应用在学术会议、公司培训、技术报告、演讲、风土人情介绍等交流中。

书中幻灯片选材用江南水乡,可以选用贴近生活和学生实际的主题,整合到教学中,成功的开头对以后的学习帮助极大,因此PowerPoint 2010快速人门是本任务的重点。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阶段可能学习PowerPoint,且PowerPoint 2010界面变化不大,因此要引导学生快速完成本任务。

可以用创设情境法来营造氛围,激发学习(教师示范、学生示范;用评价法,促进师生评价、生生评价。

同时学生要习惯于自主学习(借助课件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实践演练,在做中学;小组讨论式的协作学习。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幻灯片的作用,视图类型、占位符等概念。

(2)了解幻灯片提供的模板类型。

(3)掌握幻灯片的建立、编辑、修改和保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家乡风光和贺卡幻灯片的制作、修改,培养学生设计和创新的能力。

(2)通过对公益宣传片的制作,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总结评价,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家乡宣传片的设计制作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责任感。

(3)通过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演示文稿的作用,PowerPoint2010窗口布局和视图类型。

(2)演示文稿的建立、编辑、修改和保存。

难点演示文稿在生活、工作中实际应用的设计和创作。

♦教学策略与手段可通过情境法(从美丽的江南水乡风光照片演示),用贴近生活的事来构建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任务情境中积极思考、判断和相互交流(通过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学环境:带多媒体投影的电子教室(一人一机)。

采用课件(助学视频、教学用课件)、多媒体投影演示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环节:情境导入(6min)师:郝雪是江南职业学校旅游专业的学生。

在学校里,她充分利用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有一次,有一批客人将要到她的学校参观,学校让她介绍一下江南水乡独特的古镇,郝雪马上想到做一个演示文稿来介绍江南水乡的六大古镇。

她用她所学的计算机知识认真地去设计制作解说稿,很快,她把介绍江南水乡的文字输入到演示文稿中,把有关古镇的图片也插入到演示文稿中,但是,她发现她做的演示文稿比较单调,没有丰富的色彩,幻灯片之间的切换方式缺乏变化,各个对象总是同时放映出来,不能生动地展示江南水乡的魅力。

因而,她觉得还是应该先熟练掌握演示文稿的制作技能,这样才能把水乡介绍得充满江南诗韵。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演示一组精美的江南水乡的演示文稿,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活跃课堂,从而也引出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习任务。

第2环节:新课展开(50min)1.PowerPoint 2010 的用途(1)PowerPoint 2010简称PPT 2010,是目前最流行的演示文稿编辑软件之一,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显示或投影演示,也可以制作成幻灯片播放。

(2)运用PPT2010可以使教学、演讲或产品发布变得更生动、活泼、新鲜,给人们以欣赏电的。

(3)PPT 2010具有新的动画效果,可以使多个文本和对象动画同步,可以选择适合观众和材料的动画方案。

【设计意图】学习任何一门课或一种软件,首先必须清楚它的用途,有了明确目标,才有学习的积极性。

2. PowerPoint 2010的启动和退出以问答式的方式学习PowerPoint 2010的启动和退出。

3. PowerPoint 2010 的操作界面教师演示,讲解PowerPoint 2010的操作界面。

4. PowerPoint 2010 的视图类型学生学习教材中相关内容。

5.新建演示文稿教师利用其与Word和Excel相似之处,讲授该内容,既复习了原知识,又学习了新知识。

学生参考教材内容和助学视频,自主完成“江南水乡”演示文稿的创建。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完成后提交作品,点评。

第3环节:讨论与练习(10min)小组合作,完成教材中4道练习题。

第4环节:探究与合作(20 min)教师先演示,然后小组合作,完成以下3个任务。

(1)设计模板的使用。

利用设计模板向导制作一个以“我的家乡”为主题的演示文稿。

(2)主题的使用。

试用“暗香扑面”主题,创建一组“我的班级”的幻灯片。

(3)了解色彩第5环节:教师总结及评价(4 min)由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总结。

课后作业:(1)用PPT将自己喜爱的诗歌或歌曲制作成演示文稿。

(2)利用向导法创建一份“学期计划”。

(3)创造设计“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的演示文稿。

任务8.2 演示文稿修饰本任务是第8章的第2个任务,本任务在前一任务完成的幻灯片基础上,通过改变幻灯片中文字的字体、字号、颜色、背景来修饰幻灯片。

1.导课建议本任务的导课内容可以通过展示各种各样产品演示文稿让学生对幻灯片的修饰有初步的了解。

2.体例说明本任务的学习准备部分,主要介绍了文本的格式设置,幻灯片的背景及配色方案、模板、母版和版式等知识,PowerPoint 2010中的配色方案较有特色,模板、母板和版式的关系是需让学生理解的基础知识,有助于设计和组织幻灯片。

本任务的任务实施部分,学习修改幻灯片的母版,应用幻灯片主题,设置幻灯片背景样式,设置自定义的背景,学习渐变填充、纹理填充、图片填充等方法。

本任务的讨论与练习部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母版和模板的相关知识,熟悉软件自带的各种幻灯片主题的效果。

本任务的探究与合作部分,本任务的探究与合作部分,让学生尝试制作个性化的自定义模板,制作自定义尺寸的幻灯片,以及理解不同颜色之间的关系。

3.教学设计建议♦设计思想本任务教学内容是美化幻灯片的关键内容,要尽可能多地让学生知道各种修饰的方法,体验各种修饰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设计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任务内容是让幻灯片变得细丽多彩,让学生体验一遍制作的流程,对提示框中的幻灯片主题、背景样式、设置背景格式对话框的教学可以视情况进行展开。

♦学情分析此任务内容学生在以往已经接触过,但对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幻灯片修饰的方法不够,本任务要让学生学会用正确的技术和方法来制作幻灯片,如利用母版来给每张幻灯片添加共性的元素。

♦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熟练更换演示文稿的版式,母版及母版的修改,演示文稿模板的创建。

(2)熟练设置演示文稿的背景,了解背景样式及其应用。

(3)了解演示文稿主题,会修改演示文稿主题的组成部分(主题颜色、字体、效果)。

过程与方法(1)在自主性、协作性环境下,学会自主探究,学会与人协作。

(2)在实践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本教学内容的学习引导,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操。

♦重点难点重点(1)熟练进行幻灯片版式的更换与设计。

(2)背景样幻灯片背景、文本格的设。

(3)演示文稿主题的应用和修改。

难点(1)主题的修改。

(2)版式、母版和模板的关系。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任务教学主要采用情境创设、任务驱动、能力拓展等方法。

在过程中可设计关联性较强的若干任务,层层递进,完成知识的掌握和拓展。

考虑到要给学生一定发挥空间,课堂时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由发挥。

而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进行知识的启发。

♦教学准备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多媒体教室、FTP服务器。

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

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

♦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幻灯片的格式设置与主题应用。

第2课时:幻灯片的版式设置。

♦教学过程第1环节:情境导入(5 min)教师课间展示经过背景设置的“江南水乡”系列幻灯片。

师:回忆上节课制作的幻灯片,跟我们前面观看的幻灯片在效果上有什么区别?引人本课主题。

第2环节:新课展开(50 min)(1)模板、母版和版式的概念。

每个模板都至少包含一个幻灯片母版,每个幻灯片母版必须至少包含一种版式,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教材中图片所示。

(2)幻灯片版式的背景设置的方法。

师:以往我们在Wod图文混排时背景的设置包括哪些?(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生回答:背景的设置可通过填充纯色、渐变色、图片、纹理来完成。

观察并回答前两张幻灯片的背景由什么来填充。

教师演示:(1)模板插入剪贴画的过程(2)应用幻灯片主题(3)设置背景样式和颜色学生完成相应的设置,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