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七年级下册历史课时练答案
繁盛一时的隋唐
【优效自主初探】
【南北重归统一】
1、(1)杨坚 (2)581 (3)长安隋文帝
2、(1)589 (2)陈
3、(1)改革制度注重吏治
(2)①人口②洛阳
【大运河的开通】
1、南北交通
2、概况:605
(1)洛阳余杭 (2)永济渠邗沟 (3)黄河长江
3、最长
4、南北经济
【高效探究导学】
【知识点一】
1、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1)杨坚;581年。

长安。

(2)客观条件: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北人员的往来,为南北统一创造了条件。

②江南经济发展,使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差别缩小,
为隋朝统一全国提供了物质条件。

③广大人民经过长期的战乱、分裂,向往和平与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隋朝国力强大,且为灭陈做了充分的准备。

(3)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来年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开创了隋
唐“大一统”局面,是我国封建社会继秦汉、西晋之后第三次由分裂
走向统一,为隋唐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2、隋文帝的统治
(1)国家统一安定,社会经济繁荣。

人口激增、粮食丰实等。

(2)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
统一安定的局面,且人民负担较轻。

【知识点二】
(1)增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3:三个点,即中心洛阳、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运河四段,即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五大水系,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1: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3)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它的开通,大大促动了我
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4)经过隋文帝20多年的励精图治,国家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备了经济实力;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
征发几百万人开通运河的可能性;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5)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粮食运输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没
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陆路运输粮食只能靠人力、畜力实行,运
量小,速度慢,费用多。

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大,速度快,费
用少。

【增效提能演练】
1、2、3、4、5、6、7、8、
CCABCACB
9、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589年。

隋文帝; 陈
(2)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巩固和增强了各民族的融合;促动了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为唐朝昌盛奠定了基础。

(3)反映了隋朝储积的粮食、布匹等物资,能够供应政府五穴十年
开销。

隋文帝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出现了统一安定
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10、C
11、C
12、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勤俭节约的生活作风。

(2)隋朝大运河。

中心洛阳,南至余杭,北达涿郡。

隋炀帝多次从
洛阳乘龙舟游江都。

反映了隋炀帝骄奢淫逸的生活作风。

(3)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使国家出
现统一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并促动人口大幅度增长,为大运河的
开通创造了条件。

(4)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隋炀帝的暴虐无道而致民心尽失。

大运
河的开通奴役了百姓,是其暴政的一个表现,但大运河有增强南北经
济交流的功效,有其积极的一面。

(5)国家的兴衰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生活作风等有很大的关系。

13、阅读下列材料,请回答:
(1)长城、都江堰。

(2)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3)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凿促动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影响长远;大运河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杰作,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