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国资委资产评估审核准备案要求及评估报告常见问题概要
国资委资产评估审核准备案要求及评估报告常见问题概要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工作指引》(国资发产 权〔2013〕64号) 《关于 中 央 企 业国有产权置换有关事项的通知 》 (国资发产权〔2011〕121号)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54 号) 《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政 部令第47号) 《中央文化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暂行办法》(财文 资[2012]15号) ……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评估目的:对评估目的的描述要非常准确。一份评估 报告只允许针对一个评估目的。 企业是否就所提供的资产权属证明文件、财务会计资 料及生产经营管理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整性作出 承诺。
评估过程是否符合相关评估准则的规定。重点审核评 估机构在评估过程中是否履行了必要评估程序,评估过 程是否完整,是否存在未履行评估准则规定的必要评估 步骤的行为等。 评估报告是否符合《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报告指南》规 定要求。 价值类型:需要核准、备案的国有资产评估报告使用 的价值类型,除特别情况外(如破产清算),一般都要 求选择市场价值类型。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第 三十六条,国有股东所持上市公司股份间接转让应当充 分考虑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并按照本办法有关国有股东 协议转让上市公司股份价格的确定原则合理确定其所持 上市公司股份价格,上市公司股份价格确定的基准日应 与国有股东资产评估的基准日一致。国有股东资产评估 的基准日与国有股东产权持有单位对该国有股东产权变 动决议的日期相差不得超过一个月。 进行PPA评估的基准日是会计准则中定义的企业合并 的购买日。购买日是购买方获得对被购买方控制权的日 期,即企业合并交易进行过程中,发生控制权转移的日 期,这个日期不是企业合并确定交易价格进行资产评估 的基准日。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核准备案的时间要求
企业应当自评估基准日起8个月内向国资委提出核准 申请
企业收到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应当在评估 基准日起9 个月内将备案申请材料逐级报送备案管理单 位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需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经济行为的事项: 1、采用协议方式转让企业国有产权 2、股份有限公司国有股权设置事项 3、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项目中, 按限额专项委托中央企业办理相关资产评估项目备案工 作。其中,属于国家授权投资机构的中央企业负责办理 资产总额账面值在5000万元(不含)人民币(下同)以 下资产评估项目的备案,5000万元以上的资产评估项目 继续由国务院国资委办理备案;其他中央企业负责办理 资产总额账面值在2000万元(不含)以下资产评估项目 的备案,2000万元以上的资产评估项目继续由国务院国 资委办理备案。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无股东会决议 •未办理增资验资和工商变更等手续 •章程中未约定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对审计报告的要求:
审计报告不仅是企业申请备案核准的必备上报资料之 一,而且是评估工作中的基础资料。对企业进行价值评 估,企业应当提供与经济行为相对应的评估基准日审计 报告。 但少数股权可以不要基准日的审计报告,或不要审计 报告 需与经济行为相对应的无保留意见标准审计报告或专 项审计报告。如为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时,对 其附加说明段、强调事项段或修正性用语,企业需提供 对有关事项的书面说明及承诺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资产评估范围与经济行为批准文件确定的资产范围是 否一致。
评估方法运用是否合理。重点审核评估方法是否符合 相关评估准则的规定要求,评估方法及技术参数选取是 否合理等。 必须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评估方法,鼓励市场法。 但是,对于固定资产比重较大的企业,还是倾向于其中 一种方法必须为成本法。 评估依据是否适当。重点审核评估工作过程中所引用 的法律法规和技术参数资料等是否适当。 报告中不应出现未使用的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中不能出现已废止的法规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涉及多个国有产权主体评估项目的管理方式
有多个国有股东的企业发生资产评估事项,经协商一 致可由国有股最大股东依照其产权关系办理核准或备案 手续;国有股股东持股比例相等的,经协商一致可由其 中一方依照其产权关系办理核准或备案手续。 国务院批准的重大经济事项同时涉及中央和地方的, 可由国有股最大股东依照其产权关系,逐级报送国务院 国资委进行核准。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评估结论 同一报告下同一类型的各公司评估结论选择理由 需保持一致性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或者企业有商标、专利、资 质等无形资产而在成本法评估中又未考虑的,应推 荐收益法 企业最主要的资产如果是采用收益法评估的(例 如房地产企业、采矿企业),而报告又未采用收益 法作为最终结果,须注意选择方法描述时的合理性 收益法和成本法评估结果差异应有合理解释 对于长期股权投资评估值,应加回最合理的评估 结论 关注股东部分权益价值的计算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存货
存货盘查后为负数要求审计做如下处理:应转为 其他应付款等负债的必须转为负债;若金额不大, 不影响总体评估,就按红字列示。评估处理:按账 面值确认 关注企业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项目和原因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中央企业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工作指引》(国资发产 权〔2010〕71号) 《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选聘评估机构工作的指导意见》 (国资发产权[2011]68号) 《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暂行办法》( 国资委 令第27号) 《中央企业境外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 资委令第26号) 《关于加强中央企业境外国有产权管理有关工作的 通知》(国资发产权〔2011〕144号)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二、国有资产评估项目核准备案管理
企业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 经各级人民政府批准经济行为的事项涉及的资产评 估项目,分别由其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核准。 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经济行为的事 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 构负责备案;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所出资企 业(以下简称中央企业)及其各级子企业批准经济行为 的事项涉及的资产评估项目,由中央企业负责备案。 地方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及其所出资企业的资产 评估项目备案管理工作的职责分工,由地方国有资产监 督管理机构根据各地实际情况自行规定。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F公司注册资本金为5000万元,具体构成:
单位:万元
股东名称 A公司 B公司 C公司 D公司 E公司 合 计
出资金额 1,500 1,250 1,050 950 250 5,000
出资额占比 30.00% 25.00% 21.00% 19.00% 5.00% 100.00%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假如用收益法对企业整体资产或者无形资产进行评估, 一般情况下要有企业前三年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或 审定报表) 拟上市项目或已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评估 基准日在6月30日(含)之前的,需提供最近三个完整 会计年度和本年度截至评估基准日的审计报告;评估基 准日在6月30日之后的,需提供最近两个完整会计年度 和本年度截至评估基准日的审计报告。其他经济行为需 提供最近一个完整会计年度和本年度截至评估基准日的 审计报告
国资委资产评估 核准备案要求及评 估报告常见问题
中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
袁辉
纲要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 一、国有资产评估管理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国有资产法》(2008年10月 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 会议通过) 《企业国有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国务院国资委、 财政部3号令) 《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令第378号)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1991年国务院91号令)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施行细则》(原国家国有 资产管理局发布的国资办发[1992]36号)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一、国有资产评估报告关注要点
经济行为及方案设计 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的关系 经济行为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关系 产权瑕疵 涉及到上市的项目时,土地、房屋产权必须完善 土地处置估价时点必须不能晚于评估报告基准日 政策法规 不能违反相关法规,如转让上市公司股权不能违 反19号令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示例: •母公司选用资产基础法结果,而三个子公司选用收益 法评估结论 •根据母公司评估说明中描述,其目前主要职能是“指 导、服务、监督”各子公司和经济实体的经营管理 •未考虑母公司的成本和效益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案例
某中央企业二级子公司(A公司)拟收购C公司持有的F 公司的股权 经评估, F 公司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结果为 39,500 万元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F公司账面实收资本为30,039万元
单位:万元
股东名称
出资金额 15,574 5,431 4,562 3,386 1,086
出资额占比
A公司
B公司 C公司
51.846%
18.080% 15.187%
D公司
E公司 合 计
11.272%
3.615% 100.00%
30,039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评估技术
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适当,评估结果的使用有效期 是否明示。重点审查评估基准日的选择是否符合有关评 估准则的规定要求等。 基准日的选择尽可能与相应经济行为的实现日接近, 同时考虑会计报表的编制日期,一般选择在月末、季度 末或年末 评估基准日的确定在资产评估中影响重大,评估基准 日应根据经济行为的性质确定 选择的评估基准日,应有利于保证评估结果有效地服 务于评估目的,尽量减少和避免评估基准日后的调整事 项,准确划定评估范围,准确高效地清查核验资产,并 合理选取评估作价依据。评估过程中要及时地调整不适 宜的基准日。
国资评估报告要求及常见问题 二、各种评估方法中需关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