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拉机在耕地作业中悬挂机构的技术调整
拖拉机悬挂机构是用以连接拖拉机和农具,并以液压为动力升降农具的杆件机构。
拖拉机悬挂机构与农机具挂接的正确与否对机组的作业质量影响很大。
正确地调整悬挂杆件及配套农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小工作阻力,保证作业质量。
这一点往往不被驾驶人员所重视。
拖拉机的悬挂机构是由一组杆件,包括提升臂、上拉杆、左斜拉杆、右斜拉杆和两根下拉杆等杆件所组成。
这些杆件组成了一个空间机构,从而赋予拖拉机能够在纵向和水平面内控制农具处于准确位置的机能。
作业时,驾驶员应正确地调整悬挂杆件与配套农具,提高拖拉机农具机组的工作效率。
125 型拖拉机挂接三铧犁的调整拖拉机挂接三铧犁的调整主要是耕深调节,由拖拉机液压升降机构来控制,一般由位调节,也可用力调节。
当犁达到要求的耕探时,犁架的左、右、前、后方向必须调平。
25 型拖拉机在挂接农具前,应先使齿轮油泵处于工作状态,即踏下离合器踏板,将输出轴分离操纵手柄合上,松开离合器踏板。
推下操纵手柄使下拉杆处于下降位置。
缓慢倒退以接近农具,先将左下拉杆与犁的悬挂轴接好,再接右下拉杆。
如果悬挂轴与下拉杆孔不对中时,可以调节右斜拉杆的长度去凑合,最后接上拉杆。
因犁耕应使用力调节方法,所以上拉杆前端应接在拖拉机提升器尾端的中间孔上,并将各连接部位用锁销锁住。
接着检查升降是否可靠,然后在提升位置将锁紧轴手柄合上(奔野-25 型应将截断阀旋入),推下操纵手柄。
用慢
挡悬带三铧犁到待耕田后,再将操纵手柄置于提升位置,放开锁紧轴(奔野-25 型应旋出截断阀),推下操纵手柄,使三铧犁降下。
在未耕的田块上首先应把犁底调到相对拖拉机低落一个耕深减去后轮下陷值之差,并将犁架水平面调成与地面平行。
当耕到田头转弯时,应将犁提升,转弯后再倒退一段距离放下,以减少未耕的田头田角。
继续耕作直到外围四周耕毕。
这时由于拖拉机的左边前、后轮虽仍在未耕田上,而右边前、后轮已落入已耕的犁底沟中,致使拖拉机向右倾斜。
但犁体在耕作时总应使犁架保持水平,于是得重新调整悬挂杆件。
先将左斜拉杆放长,右斜拉杆缩短;再调节上拉杆,使入土后的犁架平面与地面保持平行。
如耕深还没有达到要求,可将操纵手柄放得再低些。
2小四轮拖拉机挂接双铧犁时的调整小四轮拖拉机带配套双铧犁耕地时,耕深调节采用高度调节,即犁的耕深可用限深轮调节。
改变提升杆的长度可调整犁架的左右水平位置,改变上拉杆的长度可调整犁架的前后水平位置。
调整是在作业中进行的,在耕第一犁时,首先调整限深轮,当其中一个犁耕至要求深度时,再调整上拉杆的长度。
保证犁架与地面平行,最后调整提升杆长度,使左右犁铧耕深相同。
在耕
第二犁时,因拖拉机右侧轮在犁沟里走,右犁耕深剧增,此时需重新调整右提升杆及拉杆的长度,使左右两犁耕深重新达到一致。
3上海-50 拖拉机挂接液压双向翻转犁时的调整液压双向翻转犁为三点式悬挂,下升降臂安装在犁的两个下拉耳后再挂中央拉杆,要注意把犁的中心调整在拖拉机的正中心。
方法是调整两升降臂与拖拉机
大轮胎内侧尺寸对称、相等,然后旋紧两侧拉链螺母,防止在犁地时犁左右摆动。
将犁与拖拉机连接上后再进行调整。
(1)犁架横向水平调整。
首先调整悬挂头架横梁的水平。
机组停于水平地面上。
旋转拖拉机吊杆上的手柄,伸长或缩短吊杆的长度,使悬挂架横梁与地面平行。
横梁距地面的高度依具体的耕深确定,耕深越大,横梁越低,然后调整犁架的水平。
方法是调整犁悬挂头架上两端(也有的在其他部位)的调整螺栓,使左右两螺栓凸出横梁的高度一致。
其凸出高度值依具体的耕深而定,耕深越大,凸出越多。
通过以上调节,犁的横向水平基本上已得到保证。
(2)犁架纵向水平调整。
犁架的横向水平调整完成后,就要在试耕中对犁架进行纵向水平调整。
试耕中,观察犁的大架(或斜梁)是否水平,若前高后低,造成犁的大架体入土困难或耕得过浅,应缩短上拉杆;反之,应伸长上拉杆。
此时应注意,纵向水平调整是完成横向水平调整后,在保证横向水平状态的前提下进行的,其调整只限于调整上拉杆。
若调整下拉杆使其长度发生变化,势必造成整机犁架横向水平的破坏。
此时即使犁架在一个耕作状态(如右翻)时达到了水平状态,也难以保证在另一个耕作状态(左翻)时犁架能处于水平状态。
(3)拖拉机耕作时易跑偏的调整。
首先调整犁的挂接,使三点式悬挂在拖拉机的正中心,并保证两升降臂与拖拉机大轮胎内侧尺寸一致。
再调整犁架上各犁柱的间距,达到要求的统一尺寸。
435B型两相邻犁柱的间距为7 cm。
另外,可检查拖拉机的后轮胎内侧尺寸与前轮胎内侧尺寸是否一致,如果有偏差,可调整前轮胎尺寸,使其达到
一致,可减轻耕作时跑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