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疾病相关性进展论文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疾病相关性进展论文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与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摘要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作为一种重要的天然免疫因子,在防御病原体入侵、病毒识别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近年的研究发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的水平与其抗病性相关,该文从mbl 的结构以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mbl结构;疾病;相关性中图分类号 q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24-0272-01mbl(mannan-binding lectin),全称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来源于肝细胞。

近来的研究表明,该分子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它的分子结构与补体clq高度同源,能够选择性地识别多种甘露糖,通过激活补体、调理吞噬进而清除病原体[1]。

就目前的研究发现,一些疾病的发生与mbl基因的突变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例如某些病原体的反复急慢性感染和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均存在mbl缺陷[2]。

因此,mbl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还是临床实践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1 mbl的结构mbl是ca2+依赖的c型凝集素超级家族中的成员,在多种哺乳动物血液中普遍存在。

此外,一些脏器和小肠均能合成少量的mbl[3]。

人类mbl基因的位置在10号染色体,有4个外显子,cdna 全长约30 kb[4]。

mbl亚基由3条相同的多肽链组成,每条肽链由4个部分组成,从n端到c端依次是n末端区、胶原样区(clr)、颈区和c末端的糖识别域(crd)。

不同种的mbl的序列还有高级结构是相似的,这是通过多肽序列和空间结构分析得到的结果。

但是猪mbl的crd位点在结构上与其他物种存在明显差异[5],人类mbl 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二聚体、三聚体和四聚体,但这些形式中只有四聚体以上的寡聚体才能够发挥激活补体的功能[6]。

2 mbl与疾病相关性mbl是先天免疫系统及补体系统的重要成分,它主要通过crd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糖结构来发挥功能,而这一点是具有选择性的,其中clr对其功能发挥也起重要作用。

现已明确,mbl在血清中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其免疫防御功能的发挥,如有病原体侵入时,血清中mbl会升高,然而当mbl血清水平低下时,机体易患感染性疾病[7]。

mbl基因突变的结果是血液中mbl水平异常,导致调理方面产生缺陷以及先天免疫力削弱,这使得病原体更容易侵袭;同时也可使补体级联反应活化,增加了自生组织损伤的可能性[8]。

因此,mbl的研究迫在眉睫。

2.1 mbl与自身免疫性疾病脓毒症是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的综合征,主要由感染或毒素导致。

它的发生与mbl密切相关。

mbl缺陷使宿主对微生物或细菌产物反应发生改变,这是由于损害调理以及补体介导对免疫复合物清除造成的[6]。

患新生儿炎症反应综合征(firs)的婴儿,一旦出现mbl 低水平状态就更加可能会发展成为脓毒症[9-11]。

脓毒症病死率中mbl水平低下者达到25%[12]。

肺炎球菌[13]和脑膜炎球菌[14]均能引起脓毒症,mbl水平低时病死率会更高。

也就是说随着mbl血清水平逐步降低的同时,脓毒症的症状也更为严重。

因此,低mbl 水平严重影响脓毒症病死率[15]。

综上可知,血清mbl水平低将会增加感染的风险,提高mbl水平可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系统性小血管炎,它由免疫复合物介导,目前的研究发现,患者体内存在mbl补体激活。

杨军等[16]对hsp的研究发现,mbl基因突变频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

类风湿关节炎(ra)也与mbl低水平有关,ip et al[17]研究发现,ra患者血清中mbl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发病时mbl血清水平较低,是ra患者产生mbl的能力下降导致而并非代谢消耗。

不同基因型会影响ra患者发病,专家认为mbl基因突变与ra早发有关,mbl缺失可加速ra发病[17-18]。

2.2 mbl与感染性疾病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人类中很常见,mbl仅在初期发挥作用。

目前研究已经证实,mbl缺陷在正常人中占5%~10%。

因此,mbl血清水平低会增加人群感染性疾病的风险[19]。

由于免疫系统的各种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重叠性,所以这不一定会发生感染。

nielsen et al[20]对hiv患者的研究发现,mbl的低血清浓度比正常mbl者更容易发生hiv感染。

此外,mbl对于白念球菌、曲霉菌等菌株有较强的调理作用[21]。

2.3 mbl与其他疾病mbl作为天然免疫中的重要分子,随着研究的进行在疾病中的作用机制也在慢慢被发现。

mbl与糖尿病、哮喘以及复发性流产等疾病具有一定的联系。

3 展望mbl作为一种先天免疫防御的重要分子,在肿瘤、癌症的诊断治疗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同时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mbl的外源性治疗也具有巨大的临床价值,用正常人血浆经纯化之后可以获得mbl,通过静脉注射可重建mbl遗传缺陷患儿的调理噬菌功能[22-23]。

目前,血清中mbl浓度的测定已经应用于科研方面,这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还不能在临床上开展常规的检测。

因此,这个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人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mbl补体途径的激活对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mbl的结构已经明确,但是对mbl还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为未来各种疾病的治疗开辟新的领域,同时也要避免长期抑制补体的不利作用。

4 参考文献[1] turner m w.the role of mannose-bindinglectin in health and disease[j].mol immunol,2003,40(7):423-429.[2] garcia laorden m i,rua f i,perez a p,et al.mannose binding lectin polymorphisms as adisease-modulating facter in women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canary islands,spain[j].j rheumatol,2003,30(4):740-746.[3] takahashi k.lessons learned from murine models of mannose-binding lectindeficiency[j].biochem soc trans,2008,36(6):1487-1490.[4] 梁剑峰,肖亚彬.鸡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0):38.[5] stahl p d,ezekowitz r a b.the mannose receptor is a 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 involved in host defense[j].current opinion in imm-unology,1998,10(1):50-55.[6] 张宇,曾其毅.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与脓毒症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1,26(112):972-974.[7] hibberd m l,sumiya m,sumrnerfield j a,et al.association of variants of the gene formannose-binding lectin with susceptibility to meningococcal disease[j].lancet,1999,353(9158):1049-1053.[8] 白玲.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的临床研究进展[j].新疆医学,2009(39):102-106.[9] israels j,frakking f n,kremer l c,etal.mannose-binding lectin and infection risk in newborns:a systematic review[j].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10,95(6):452-461.[10] dzwonek a b,neth o w,thiebaut r,et al.the role of mannose-binding lectin in susceptibility to infection in preterm neonates[j].pe-diatr res,2008,63(6):680-685.[11] ozdemir o,dinlevici e c,tekin n,etal.low-mannose-binding lectin levels insusceptibility to neonatal sepsis in preterm neonates with fet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yndrome[j].j matern fetal neonatal med,2010,23(9):1009-1013.[12] sprong t,van deuren m.mannose-bindinglectin:ancient mole-cule,interesting future[j].clin infect dis,2008,47(4):517-518.[13] eisen d p,dean m m,boermeester m a,et al. low serum man-nose-binding lectin level increasesthe risk of death due to pneumocoe-ealinfection[j].clin infect dis,2008,47(4):510-516.[14] sprong t,mollnes t e,neeleman c,etal.mannose-binding lectin is a critical factor in systemic complement activation during meningococcal septic shock[j].clin infect dis,2009,49(9):1380-1386.[15] huh j w,song k,yum j s,et al.associationof mannose-binding lectin-2 genotype and serumlevels with prognosis of sepsis[j].crit care,2009,13(6):176.[16] 杨军,李成荣,李永柏,等.甘露糖结合凝集索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3,5(6):523-526.[17] ip w,lau y,chan s,et al.mannose-binding iectin and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southemchinese[j].arthritis care&re-search,2001,43(8):1679-1687.[18] garred p,madsen h,marquart h,et al.two edged role of mannose binding lectin in rheumatoid arthritis:a cross sectional study[j].iournal of rheumatology,2000,27(1):26-34.[19] 施小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缺失与自身免疫病[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1,24(6):321-324.[20] nielsen s l,andersen p l,koch c,et al.the level of the serum opsonin,mannose-binging protein in hiv-l antibody-positive patients clin[j].exp inanunol,1995(100):219-222.[21] crosdale d j,ponhon k v,oilier w e,et al.mannose-binding lectin gene polymorphisms as asusceptibility facton for chronic necmtizing pulmonary as pergillisis[j].infect dis,2001,184(5):653-656.[22] davies j c,turner m w.klein n:london mbl cf study group. impired pulmonary status in cystic fibrisis adults with two mutaed mbl-2alleles[j].2004,191(3):762-766.[23] worthley d l,bardy p g,mullighan cg.mannose-binding lectin:biology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j].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2005,61(5):166-17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