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2020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年人音版初中音乐九
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华夏古乐》(二课时)
第二单元《多情的黑土地》(二课时)
第三单元《缤纷舞曲》(二课时)
第四单元《戏曲撷英》(二课时)
第五单元《友谊之歌》(二课时)
第一单元《华夏古乐》(二课时)
第一课时
课题单元第一单元《华夏古乐》第一课时
内容古乐欣赏《念奴娇、赤壁怀古》、《流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知晓古琴这一乐器,学习、分析音乐中旋律、节奏、速度等要素在音乐
表现中的作用。

2认真聆听两首作品,感受古曲中的艺术魅力。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引起同学们对我国优秀民族音乐的兴趣。

教学难点对音乐中的不同乐段,辨别其意境、情绪上的区别
教材分析1、《念奴娇、赤壁怀古》是根据北宋大诗人苏轼的词创做的一首优秀的独唱歌曲,这首歌豪迈奔放,与原词的风格保持了一致。

全曲为散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前半部分豪迈、洒脱、奔放,后半部分曲调平缓,带有冥思遐想的色彩。

两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在我国的民族音乐遗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是简单的描绘客观事物,而是借景抒情,表达了一种胸襟开阔、百折不回的的精神境界。

古琴是我国目前被联合国确认的两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学情分析
初三同学对这两首作品应该还算熟悉,《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学课文有收录,而古琴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也出现过。

教具教学光盘、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课堂生成与对策;
个人教学特色补白)
1 播放《英雄》中的
棋庄比武的片段
观看其中的古琴
演奏
这个片段中有较多
的古琴演奏场景,以影
视作品引入古琴,会更
多的引起大家的兴趣
以大家熟知的感兴趣
的东西导入
★2 播放《流水》全曲聆听并感受古琴
的音色,体会乐曲所
表达的情感
让学生建立对古琴
音色的基本认知。

认知
3 提问:谈谈你对古
琴及这首音乐的认识
讨论并发表自己
的观点
承接上一步,目的在
于更全面的了解古琴
引导发展
4 简单的分析音乐音乐不只是对客
观事物的简单描写,
更在乎其内涵
古曲的特点,它往往不是直接表达,而是具有各种象征意义
5 简单介绍俞伯牙、思考怎样树立正这里是进行情感熏本人有古琴一张,可
钟子期及“知音”的
来历。

还有古琴的基
本介绍(构造、历史),可出具实物或图片确的择友观,如果条
件允许,可让学生触
摸实物
陶比较好的时候。

为学生现场演奏
★6 再一次播放乐曲
根据老师的分析,
感受《流水》的魅力
通过前面的介绍,学
生应该能独立的把握
音乐
深入探究
7 引导学生进入《念
奴娇、赤壁怀古》背诵苏轼原词这首词初中语文课
本有收录,从此入手,
一可以吸引兴趣,二为
分析曲子做准备
以熟悉内容导入
8 完整的播放音乐聆听并思考:这首
歌曲从音乐上可以
分为几部分,每部分
的音乐形象是怎样

让学生对音乐有一
个整体的感受
理解
★9 教师分析上下阕的
音乐形象
讨论并发表对这
首音乐的看法
允许学生音乐个性
的发展
探究学习
10 小结本课体会民族音乐的
韵味
第二课时
课题单元第一单元第二课时
内容欣赏混声合唱及埙独奏《阳关三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古代音乐与现代音乐不同的风格特点,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
趣。

2、感受埙独奏和混声合唱不同的音乐效果。

3、体验音乐中表达的深沉含蓄、真切动人的情感。

任务
定位
教学重点让同学们从音乐中感受乐曲传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不同的表现形式所表达的不同音乐效果
教材分析一、《阳关三叠》是古代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根据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王维的诗同学们都熟悉,因此在学习时可以从这方面下手,学习时一定要让学生先完整的听一遍音乐,因为“三叠”音乐情绪的变化必须全部听完才能感受出来。

二、欣赏埙独奏的时候,应该先介绍埙这件乐器,并让学生感受埙的音色特点,了解了埙这件乐器的音乐性格,对欣赏这个乐曲会有帮助。

这个乐曲主要要让学生感受其音乐情绪及韵味。

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学过这首诗,所以学习起来应该还是比较方便的,特别是他们已经具备了较丰富的情感,因此理解这首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是比较容易的。

教具音乐光盘、钢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课堂生
成与对策;个
人教学特色补
白)
1 提出王维的《谓城曲》背诵王维的这首作品因为这首诗大家都
很熟悉,比较容易引起
大家的兴趣
古诗导入
2 播放全曲、提出问题:
这首曲子共反复了几
次。

聆听音乐,并思考老师
提出的问题
让大家对这首音乐
有一个完整的音乐形

认知
3 分析音乐,为何叫“三
叠”
知晓“三叠‘是音乐重
复了三次,是三段的意思
为后面理解每段音
乐的不同情绪做准备
理解
★4 完整的播放音乐聆听并思考,此曲表达
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每
这是这首音乐的重

深入探讨
段的音乐情感有何区别
5 播放音乐的第一段,
提问:这段音乐可分为
几部分。

聆听并思考老师的提问理解第一段音乐中
上、下阕情绪的对比。

6 提问:你认为这首音
乐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
句?思考并讨论发挥学生的音乐个

7 介绍埙(图片、示范
音乐)
认识这一古老的民族乐
器,思考:用一个词语概
括这种乐器的音色特点
初步的印象,对于埙
音色的把握也是这节
课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引导
★8 播放埙演奏《阳关三
叠》
埙的古朴音色与这首作
品表达的惜别意境十分贴
切,要让大家明白这一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审
美观,这一点是最重要

深入理解
9 提问:两首《阳关三
叠》,不同的艺术表现手
法,效果有何不同思考并讨论对比欣赏,更充分的
理解音乐所表达的情
感。

探究
10 小节本课适当的做些笔记梳理内容,便于理解
(本课内容为补充教材,教师认为有必要,可选择讲解)
课题单元第一单元
内容中国古代音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老师的讲解,知晓每一个历史时期代表性的音乐形式。

2、感受中华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3、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对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感兴趣,初步了解中国民族音乐的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各个时期代表性的音乐形式
教材分析
这是一节总结性的课,在课本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按照历史的朝代,有针对性的介绍每个时期代表性的音乐作品,作品的选择尽量是大家熟知的内容,当然,我们这堂课不宜讲得太深,是前
两堂课的补充。

选用的作品有先秦时期的《上邪》、汗乐府《木兰词》、唐代《霓裳舞衣曲》、元曲《天净沙、秋思》等
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古典文化知识和欣赏能力,而我们此次选择介绍的代表作品都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接受。

教具多媒体、相关光盘
教学过程设计
步骤教师的活动学生的活动设计意图备注(课堂
生成与对
策;个人教
学特色补
白)
1 播放中央台“鉴宝”
片段并出具图片并介绍
下面三样古乐器:A湖
北曾侯乙墓出土编钟
B浙江河姆渡出土的骨
笛C湖南马王堆出土
的汉代古瑟
通过观赏,感受中华民
族音乐的悠久。

用这些电视片段及图
片做导入,更直接的进入
本节课的内容--------中国
古代音乐
电视媒体
及图片导入
2 多媒体展示中国朝代
更替图
对照这个朝代更替图,
思考每个朝代有哪些熟悉
的文化人物。

对照图来进行下面的
教学,使中国古代音乐发
展的脉络就比较清晰了。

直白板
书,容易接

3 提出中国第一部诗歌
总集《诗经》,并引出大
家熟悉的篇章《上邪》朗读或背诵《上邪》这是先秦时期音乐的
主要代表形式,同时《上
邪》又是大家熟悉的作
品。

认知
4 提出知识点:秦汉时知晓汉乐府的代表作:《木兰辞》是汉乐府中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