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治疗

物理治疗


11.脱敏作用
实验证明,紫外线照射可使过敏性休克动 物免于死亡。 其脱敏作用机制,就是紫外线能将蛋白分 解生成组织胺,小剂量组织胺不断进入血 液,又刺激组胺酶产生,当组胺酶达到足 够量时,便能分解发生过量组织胺,从而 起到脱敏作用。 紫外线照射还能促进肾上腺功能,增加 Ca+2吸收,这些也有利于减轻过敏反应。
Cl-失去电 子直接析 出
NaCl
Na+得到电 子直接析出
Cl- + HOH → HCl +OH-←Cl-+ Na+→ Na+ + HOH → NaOH + H+ 阳极 溶解 阴极 4Cl- -4e→4Cl 4NaCl 4Na+ +4e→4Na ↓+2H2O ↓ +4H2O ↓ 4HCl+O2↑ -4Cl- + 4Na+ → 4 NaOH+2H2↑
电泳和电渗
(1)电泳和电渗是直流电通过胶体时同时出现的 两种现象。
分散剂——均匀的媒质组成(水) 分散质——由1-10um的悬浮颗粒组成 (Pr) 对于蛋白质溶液来说 电泳:带负电的蛋白质向 阳极移动 电渗:水向阴极移动 胶体
水向阴极移动 的原因
1.Pr较多COOH电离后形成 COO-和H+,H+形成水合氢 离子带正电,向阴极移动 2.胶体等两相物质,当两相相 接触且介电常数不同时,介 电常数大的带正电
6.严格操作,防化学灼伤,灼烧原因
(1)局部皮损,未用绝缘物保护 (2)金属物与皮肤直接接触 (3)衬垫湿度不匀或太湿 (4)衬垫太薄,不吸电解产物 (5)衬垫不平整,与皮肤接触不均匀 (6)绷带,沙袋压力不均匀 (7)治疗中移动电极,体位
蛋白质电离及其等电点
(1)碱性下 COOH Pr +OH- → Pr NH2 (2)酸性下 COOH Pr +H+ → Pr NH2
COO+H2O NH2 COOH
NH3+
等电状态:在达到某种酸碱度时Pr羟基释放的 H+相当于NH2-所释放的H+,Pr即形 成Pr COOH-的形成,此时Pr正电荷 NH3+ (NH3+)和负电荷(COOH-)的数 量相等,称为~。 蛋白质的等电点:使Pr等电状态的那种酸碱度 称为~。 人体体液偏碱:等电点偏酸。
12.抗癌作用
近几十年应用加温、低温冷冻、激光光 敏效应、激光气化炭化、聚焦超声,以及强 磁场等理疗方法,治疗癌症取得进展,并引 起有关方面重视。
电 疗 法 (electrotherapy)
应用电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电疗法。 电流频率的基本计量单位为Hz(赫兹)、 KHZ(千赫)、MHZ(兆赫)、GHZ(吉 赫)。 各级之间按千进位换算,1GHZ=1000MHZ, 1MHZ=1000KHZ,1KHz=1000HZ。
加强负性、蛋白 分散度大
上升(超极化) 中和负电,蛋白易凝结 降低 降低 使其致密 酸 镇静 减少
增高 提高 使其疏松 碱 兴奋 增加
三.直流电对人体的生理作用
(1)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
领区直流电反射疗法、短裤区直流电反射疗 法能改善和调节脑部和盆腔脏器的血液循环, 对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等均能引起 兴奋或抑制作用。 脊柱上行电流(阳极置腰骶部,阴极置颈部) 能使兴奋性增高。 下行电流(电极位置与上述相反)可反射性 地使兴奋性降低。
5.静电疗法及离子化空气疗法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疗法,起源于18世纪 中叶,可以用来治疗老年痴呆、偏头痛以及 神经衰弱。
(二)光疗法
1.红外线疗法 改善血液循环,促使肿胀消退、缓解痉挛、 加速表面干燥 2.电光浴疗法 3.可见光疗法 4.紫外线疗法: 外科感染、内科疾病、妇科、 儿科及五官科 5.激光疗法:常用的有He-Ne、CO2激光、 氩离子及氮分子激光
七、软化瘢痕、消散粘连
石蜡疗法、超声波疗法、碘离子导入疗法, 可以改变结缔组织弹性,增加延展性,常 用于治疗术后瘢痕和组织粘连,有明显的 软化瘢痕和消散粘连作用。 有实验证明:适当温热作用,可使肌腱、 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延展性增大5-10倍。
8.加速伤口愈合
应用小剂量紫外线照射,在防止和控制伤口 感染的同时,还能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 上皮搭桥和创口愈合过程。 锌离子导入和达松伐尔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形 成的溃疡,比单纯外科换药处理伤口愈合日 期显著缩短。
具有镇静、催眠作用的物理疗法,有电 睡眠疗法、镇静性电离子导入疗法、颈交感 神经节超短波疗法、静电疗法、磁场疗法、 温水浴、按摩疗法等等,这些物理疗法,均 能增强大脑皮层扩散性抑制,解除全身紧张 状态,因而产生明显的镇静和催眠效果。
5. 兴奋神经-肌肉
应用各种技术参数的低、中频电流,如间动电流、 干扰电流、调制中频电流,能引起运动神经及肌 肉兴奋,用于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及肌肉萎缩, 或用于增强肌力训练;这些理疗方法,均具有明 显兴奋神经肌肉的效果。 其机理是细胞膜受电刺激后,产生离子通透性和 膜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发生兴奋,引起肌肉 收缩反应。对于感觉障碍者,可选用感应电疗法 或达松伐尔电疗法等。
作用机制与治疗作用
人体组织具有导电性能,在直流电 场的作用下,机体内离子、胶体粒子等 发生定向迁移,出现电解、电泳、电渗 等现象,使组织内离子浓度比例发生改 变,组织内理化反应的改变导致机体生 理功能改酸性物质 阴极下有碱性产物 电极(+) 水溶液 电极(-)
(三)超声波疗法
1.低频超声波疗法 2.高频超声波疗法 3.超声复合疗超声雾化吸入疗法 超声药物透入疗法
(四)磁场疗法
1.静磁场疗法 2.动磁场疗法: 镇痛、消炎、镇静、 降压、降脂 3.交变磁场疗法 4.脉动磁场疗法——抗休克
(五)温热疗法
1.石蜡疗法 2.泥疗法 3.坎泥沙疗法 4.拔罐疗法 5.灸法 6. 温热罨包 7. 热气流疗法
(一)消炎作用
多种物理因素均有消炎作用。 急性化脓性炎症,表浅者应用紫外线照射或 抗生素离子导入治疗; 对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可采用温热疗法,磁 场疗法或低、中频电疗法。
(二)镇痛作用
疼痛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既是一种物质现象, 又是一种精神现象。引起疼痛原因很多,损伤、 炎症、缺血、痉挛、肌力不平衡、反射性乃至精 神因素,均可引起疼痛。 应用物理因子镇痛,则要弄清病因,有针对性地 进行治疗。 炎症性疼痛,以抗炎性治疗为主;缺血性和痉挛 性疼痛,宜用温热疗法,改善缺血,消除痉挛; 神经痛、神经炎,应用直流电导入麻醉药类,以 阻断痛觉冲动传入,或应用低、中频电疗法,以 关闭疼痛闸门,激发镇痛物质释放。
3.抗菌作用
紫外线以杀菌作用著称。 杀菌效力最强的光谱为254~257nm,即使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绿脓杆菌、 炭疽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均有杀灭作 用。 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是引起DNA两个胸 腺嘧啶单体,聚合成胸腺嘧啶二聚体,使 细菌失去正常代谢、生长、繁殖能力,乃 至死亡。
4.镇静与催眠

6. 缓解痉挛
热能解除痉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具有缓解痉挛作用的物理疗法,有作用于深 部组织的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疗法; 也有作用于浅部组织的石蜡疗法、湿热罨包 疗法、太阳灯和红外疗法; 还有作用于全身热水浴、光浴疗法等。 理疗解痉挛作用机理,主要在于热能降低肌 梭中γ传出神经纤维兴奋性,使牵张反射减弱 和肌张力下降。
9.加速骨痂形成
实验证明,弱直流电阴极、TENS、干扰 电疗法和脉冲磁场,均能促进骨质生长, 加速骨折愈合。 国内有人进行动物实验,用干扰电疗法, 在骨折4周时,治疗组骨痂形成比对照组 多,6周时治疗组愈合,但对照组骨折线 仍清晰可见。
10.增强机体免疫机制
实验证明:紫外线、红外线、磁场等物理因子,均 有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 有人用1/5~1/3MED紫外线照射家兔,血清补体滴 定度明显上升,在两周内升到最高值。 又有人用1/4MED紫外线照射,发现白细胞吞噬能 力增强26%~55%,凝集素滴定度增加8~16倍,且 停止照射1~1/2月内,上述两项指标仍高于原来水 平。 红外线照射除可改善血液循环之外,可使小动脉及 毛细血管周围出现细胞移行、浸润,吞噬细胞功能 加强,抗体形成增多;磁场对机体细胞免疫及体液 免疫,均产生有益影响。
3.临床应用
适应证:浅静脉血栓、营养不良性溃疡、骨 折延迟愈合、冠心病、癌症等。 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电化学疗法除外)、 高烧、昏迷、活动性出血、心力衰竭、妊娠、 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湿疹、局部皮肤破损、 戴心脏起搏器患者、直流电过敏等。
注意事项 1.疗前说明情况(感觉,不移动体位,衬垫,不接 触机器金属用品) 2.拧干衬垫,不滴水 3.拧电扭缓慢均匀,否则电击感 4.治疗中不拨极性开关,量程开关或切电源,变 电流方向先将I→0再改变 5.多次治疗可有棕色斑丘疹,伴瘙痒,减轻反应, 可用50%甘油涂
直流电疗法 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第一节 直流电疗法
定 义
方向、强度、电压不变的电流称为直流电。 应用直流电作用于机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 法称直流电疗法。 特点:电流小,电压(80-100v),方向不变 常用稳恒电流
1.平稳电流或稳恒直流电。 2. 脉动电流,不规则脉动。 3. 规则脉动电流。 4. 断续直流电。 目前,很少单用直流电疗法。
(5)治疗静脉血栓 较大电流强度直流电可 促使静脉血栓机化、退缩,离开阳极,退向 阴极,使血管重新开放。 (6)治癌作用 用直流电的电解、电泳、电 渗的结果,造成高酸、高碱、脱水、水肿、 低氧、离子分布失衡等改变肿瘤组织的微环 境,促使肿瘤变性坏死。这种利用直流电电 极下的化学反应治疗肿瘤的方法称为电化学 疗法。
(六)冷疗法
包括寒冷低温疗法和冷冻疗法等
(七)水疗
有淡水浴、药物浴、淋浴、涡流浴、 ubbard槽浴、步行浴和水中运动等。
(八)生物反馈疗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