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物理治疗操作常规
LOGO
10. 调节输出时,顺时针方向转动输出调节机钮,同 时注视电流表强度指针,(电流强度一般根据患 者感觉及电流密度0.05-0.1mA/cm2之间,电流 强度上限按电流密度,下限按患者感觉。)调节 输出时需缓慢行之,于头部治疗时尤应缓慢
11. 适宜之电流强度为患者治疗局部皮肤有一定之针 刺感,如有灼热或痛感时,则示电流强度过大, 应予调节。如只限局一处有灼热或痛感时,则应 将输出调节机钮调回“O”位,检视局部皮肤情 况并予处理后,再进行治疗
的酒精消毒; 6. 旋磁机使用时间每次不宜过长,一般2 小时左右,应休息
5
LOGO
石蜡疗法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治疗方法
1. 蜡饼法:将蜡饼取出贴于治疗部位,包布垫保温, 30~60 分钟取下,蜡面保持无水,以防烫伤;
2. 刷蜡法:将温度冷至55~60℃之蜡液以排笔快速涂于治 疗局部,反复涂至1~2cm 厚层,再用包敷保温;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12. 治疗结束,将输出调节机钮缓慢调到“O”位, 切断电源,然后取除电极,于头部面部治疗时为 消除反向电流刺激,可于取除电极后再切断电源
13. 衬垫取下后,应用清水充分清洗,以清除衬垫中 存留之寄生离子及酸碱成份,再放置消毒锅中留 用。
14. 注意:治疗中在输出调节钮不在“O”位时,不 可搬动(1)电流开关 (2)分路开关 (3)极 性转换开关。以免给患者较大刺激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2.间接接触法
(1)水下法 治疗时将超声波声头和治疗肢体一 起浸入36-38℃温开水中,声头与皮肤距离1-5 厘米,剂量要比直接接触法稍大。
此法常用于不规则的体表,局部痛觉敏感的部位或 声头不便直接接触的部位如手指、足趾、踝、肘、 溃疡等。
(2)辅助器治疗法 常用有水漏斗法,水枕或水袋 法。后者是用薄橡皮膜制成袋,灌满煮沸过的温 水,然后再涂接触剂进行治疗,用于面部、颈部、 关节、前列腺、牙齿、眼等不平之处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注意事项
1. 用胶布固定磁片时,皮肤易发生过敏性皮炎,贴2~3 日后 移换部位;
2. 为防止压伤或刺激皮肤,在磁片和皮肤之间可贴一层纱布 或薄纸;
3. 磁疗后有副作用,如头晕、心慌、气短、恶心呕吐等症状, 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停止磁疗后症状即渐消失,必要时对 症处理;
4. 磁头使用一定时间后,要进行充磁或更换磁头; 5. 磁头不能与手表、钟表靠近,不能用高温消毒,可用75%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15. 进行青链霉素透入时,须进行过敏试验,阴性时 方可进行治疗,其应用之衬垫应另处理,以免交 叉致敏,对其它药物疑有过敏者,亦应先行过敏 试验,再行治疗。
16. 单纯直流电疗法,除不加用药物溶液外,其余同 上。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LOGO
超声疗法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注意事项
1. 切忌声头空载; 2. 声头应注意保护,严防碰撞; 3. 在治疗中,如患者有疼痛或烧灼感时,应即停止治疗、找出原因、予
以纠正; 4. 水下法治疗受治部位皮肤上覆有气泡应及时用毛刷除去; 5. 声头握柄 如无橡胶等保护物者,治疗时操作者要戴双层手套作保护; 6. 头部、肝、脾、肾、甲状腺、生殖器官、心区、星状神经节等敏感器
3. 蜡袋法:将溶化之蜡装入耐热之塑料袋中,排出空气封 口。用时热水浸泡加热,敷于治疗部位;
4. 浸蜡法:将溶解之蜡液放于特别容器中,温度55~60℃, 局部先涂刷薄层冷却形成保护膜后,将手足反复迅速浸 蘸蜡液形成约1 厘米厚层,再浸于蜡液中;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dhanyavaad
达尼阿瓦德
治疗方法
1.直接接触法 将超声波头直接和治疗部位的皮肤 接触进行治疗。此时在皮肤和声头之间应加接触 剂,如石腊油,凡士林,耦合剂等,治疗中应随 时添加。
(1)移动法 该法最常用。治疗时声头轻压皮肤, 在治疗部位作缓慢移动,移动速度以每秒1-2厘 米为宜。常用强度0.9-1.5W/cm2。
(2)固定法 将超声波声头以适当压力固定在治疗 部位。此法易产生过热而发生“骨膜疼痛反应”。 故治疗剂量宜小,常用强度为0.2-0.5W/cm2, 时间3-5分钟。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磁疗的剂量
磁疗剂量包括治疗部位多少、磁场强度、面积、场型、梯度、时间、 间隔等,其中以磁场强度最为重要。场强一般分为小、中、大,小的 场强在50mT以下,中场强在50~150mT,高场强在150mT以上。 应用场强大小应视病情而定,一般可依据下列几点: (1)病人情况 年老体弱,久病,儿童,过敏体质等开始先用小的场 强,而年轻体壮者可用中或大的场强。 (2)病变性质 急性疾病开始时用小或中场强,慢性疾病开始即可用 中或大的场强。 (3)治疗部位 头,颈、胸部开始时用小场强,腰、腹、四肢及深部 开始即可用中或大的场强。 2.磁疗的时间和疗程 磁疗时间一般每次20~3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 次。磁片贴敷可连续进行,根据病情定期复查,一般贴敷一周后休息 1~2天再贴。某些慢性病,如高血压,慢性结肠炎等,须长期贴敷。
官要慎重,剂量要小; 7. 定期校对输出剂量。通常使用的是根据散射喷柱的高度估计超声强度
的大小。方法如下:将声头幅射面向上端平,放置1~2 毫升的水,要 保持水珠不流下,然后开机器,逐渐调大输出量,观察声头上的水珠, 开始出现水珠向上涌动,其输出强度约为0.5W/cm2;喷柱有1 厘米 高度时其输出强度约为1.5W/cm2;声头平面上水呈雾状时,输出强 度为2W/cm 2。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2.旋转磁疗法 用旋转磁疗器的磁头对准治疗部位 进行治疗,磁头贴着治疗部位。如用同极旋转磁 疗器,磁场是脉动的,用异极旋转磁疗器,磁场 是交变的。
3.电磁疗机 这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磁疗机, 电流形式不同,所产生的磁场形式也不同,可以 是静磁场、交变磁场和脉冲磁场。这种磁疗法同 时有热的作用,但要防止烫伤。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LOGO
磁疗
中国医科大学一院 康复医学科
磁疗方法
常用的有以下三种: 1.磁片贴敷法 用胶布或其他方法将磁片固定在治
疗部位进行治疗。根据病情可贴敷一块或多块磁 片,常用异极对置法。磁片与皮肤在距离越大, 作用于组织的磁场强度越弱,因此,常将磁片直 接贴在皮肤上或只垫一层薄的纱布。磁片贴敷法 操作简便,病人不需要经常到医院,根据病情定 期到医院复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