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201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物 理 部 分一、选择题(共16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序号用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后重新填涂。
1.在原子中,围绕原子核高速旋转的是 A .电子 B .质子 C .中子 D .核子 2.与发声物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的是声音的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频率 3.被踢出的足球在草地上滚动时,其惯性大小 A .变小 B .不变 C .变大 D .无法判断 4.关于平面镜所成像与物的关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正立的B .虚像C .等大的D .折射形成的5.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比热容c 煤油<c 水),吸收相同热量后 A .煤油升高的温度多 B .水升高的温度多 C .升高的温度一样多 D .以上情况均可能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直线开始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a )、(b )所示。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车运动的速度相等 B .乙车可能比甲车运动快C .运动6秒时两车之间相距6米D .两车各通过6米路程所用时间差为3秒7.如图2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处在中点位置。
闭合电键S 后,电流表示数为I ,电压表示数为U 。
当滑片P 移至右端时 A .电流表示数可能是I /2 B .电流表示数可能是I /3 C .电压表示数可能是2U D .电压表示数可能是1.5U8.如图3所示,甲、乙两个薄壁圆柱体容器中分别盛有两种不同液体,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
若想办法将两种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不溢出),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和Δp 乙,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Δp甲一定小于Δp 乙B .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Δp 甲一定等于Δp 乙C .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Δp 甲可能小于Δp 乙D .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不变,Δp 甲可能等于Δp 乙二、填空题(共26分)9.居民楼道中照明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是 (1) 伏,它与控制其亮暗的“声控开关”是 (2) 联连接的。
家庭电路中的电能表,其示数单位是 (3) 。
10.汽油内燃机工作在压缩冲程时,通过 (4) (选填“热传递”或“做功”)方式使汽缸内汽油和空气混合气体的内能 (5) (选填“减少”或“增加”)。
汽车在发动机驱动下逐渐加速,这表明 (6) 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1.图4所示轻质杠杆OA 始终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 (7) 物体的重力G (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若保持图中细线的悬挂点不变,将物体逐渐水平移至A 端的过程中,手对细线需施加的拉力 (8) ,物体具有的重力势能 (9) 。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12.在图5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
现光屏上恰好成清晰的像,该像是 (10) 、倒立的 (11) 像。
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35厘米”刻度处,则应在 (12)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像(选填“60~70”或“大于70”)。
13.体积为2×10-3米3的球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浮力的大小为 (13) 牛;该球体浸在水中的深度增加1米时,球体表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 (14) 帕。
若球体的重力为20牛,则重力和浮力的合力大小为 (15) 牛。
1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3伏,通过的电流为0.5安,10秒内通过它的电荷量为 (16) 库,电流做的功为 (17) 焦。
当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2伏时,其电阻为 (18) 欧。
15.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
由于电阻R 1或R 2可能出现了故障(其余元件均完好),电键S 闭合前、后,两个电表指针所指的位置保持不变。
(1)该电路中存在的故障是 (19) (将可能的情况填写完整)。
(2)为了进一步确定故障的具体情况,小张认为:只要观察电流表是否有示数即可;小赵认为:只要观察电压表是否有示数即可。
你认为 (20) 正确(选填“只有小张”、“只有小赵”或“俩人都”)。
图4 图516.如图7所示,人和动物都有不同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如人能发出的声音频率大约在65~1100赫左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大约在20~20000赫左右。
频率超过20000赫的声波称为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的声波称为次声波。
图表所列的人或动物中,发声频率范围和自身听觉频率范围比较接近的有 (21) ;不能发出超声波的有 (22) ;能发出自己听不到的声音的有 (23) 。
三、作图题(共8分)17.重6牛的木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8中画出木块的重力G 。
18.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9中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及度数。
19.请在图10中,标出通电螺线管和小磁针的N 极,并标出磁感线的方向。
图8 图9 图1020000400006000080000人狗猫海豚蝙蝠蚱蜢图6 图7四、计算题(共22分)20.物体在100牛的水平拉力F 作用下,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6米,求此过程中拉力F 对物体做的功W 。
21.放置在水平地面的实心均匀正方体A 和长方体B ,它们的边长分别如图11(a )、(b )所示,A 的密度为2.0×103千克/米3,B 的密度为2.5×103千克/米3。
(1)求正方体A 的质量m A 。
(2)求正方体A 对地面的压强p A 。
(3)如图11(b )中虚线所示,从B 的一侧沿竖直方向截取长为L 的部分,将其叠放在A 的上表面;再将B 余下部分沿竖直方向分割成相同的两部分,将其中一部分叠放在另一部分的上表面。
此时,A 、B 余下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 ′A 、p ′B ,要使p ′A 等于p ′B ,求应截取的长度L 。
22.如图12(a )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2欧。
闭合电键S ,电流表A 1的示数如图12(b )所示。
(1)求电源的电压U 。
(2)求R 1消耗的电功率P 1。
(3)现从标有“5Ω 2A ”、“50Ω 1.5A ”、“100Ω 1A ”字样的滑动变阻器中选择一个,将其与另一个电流表A 2(规格同A 1)串联后,与电路a 、b 、c 中的某两点相连,合理选择A 1、A 2的量程,重新闭合电键并移动变阻器的滑片。
(a )为使A 1、A 2的指针偏离零刻度的角度相同,可选用标有____________字样的变阻器与____________两点相连。
(将符合要求的情况填写完整)(b )为使A 2表示数的变化量达到最大,应选用标有____________字样的变阻器,并计算出该最大变化量ΔI 2。
五.实验题(共18分)23.在图13中,(a )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1) ℃;(b )所示仪器可探究 (2) 的规律;(c )所示是在测定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尽量控制木块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 (3) 滑动,根据 (4)(a ) 图12 (b )A0.4m(a ) 图11 (b )的条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拉力的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4.如图14所示是小董同学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电路,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2A ”字样。
在连接电路时,电键应 (5) (选填“断开”或“闭合”)。
在闭合电键之前,小董应将滑片P 移到 (6) 端(选填“左”或“右”)。
闭合电键后,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0.20安、1.0伏。
接着他移动滑片P 到某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0.34安、1.9伏。
综合上述信息可知,电源电压为 (7) 伏,被测电阻的阻值是 (8) 欧(计算时精确到0.1欧)。
25.小叶同学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等器材测定石块的密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 (9) 。
(2)小叶按规范步骤操作,在称量石块质量时,天平出现了如图15所示的情景,接着小叶应进行的正确操作是(10) 。
(3)测量前,小叶设计了如下记录数据的表格,请在表中填写所缺的栏目名称。
(4)请分析上述表格,指出该表格设计需改进的方面 (13) 。
图1426.某实验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两个电阻消耗电功率的变化规律。
他们按图16所示连接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 1为20欧。
实验时,他们多次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并读出各电表的示数,分别用公式计算出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 2、R 1消耗的电功率P 1、R 2消耗的电功率P 2,并将计算结果及相关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1)分析比较表中P 1随R 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 1一定时, (14) 。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5) 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初步得出:串联电路中,当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R 1一定时,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越小,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越小。
(3)分析比较表中P 1、P 2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条件可发现:当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R 2与定值电阻的阻值R 1之间满足 (16) 时,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将达到最大。
(4)分析比较表中P 2的数据,小组同学又有新的发现。
若再增加一次实验,并使R 2接入电路的电阻为5欧时,可推测P 2为 (17) 瓦。
(5)小组同学为了验证实验所得的初步结论,决定继续探究。
他们提出了以下三个初步方案,你认为合理的是 (18) (选填序号)。
A .更换不同电压的电源继续实验。
B .更换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继续实验。
C .改变两个电阻的连接方式继续实验。
浦东新区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图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