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复习题一、高等教育概念:高等教育是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活动。
其有如下三个内涵:高等教育史建立在完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高等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高等教育史学术性呵职业性有机结合的教育。
二、现代高等学校只能体系:1、培养专门人才是现代高校的首要职能。
2、发展科学是现代高校的重要职能。
3、服务社会是现代高校职能的延伸。
4、创新是现代高校的新职能。
三、大学理念的内涵大学理念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既包括零散的、感性的大学教育观念,又包括系统化得,触及大学教育现象本质的理论观点,既包括大学教育的理性思维,也包括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想追求,从一定意义上说,大学理念蕴涵着大学的办学思想、发展方向、目标确立、运营策略、社会责任以及人们对理想大学模式的系统构想。
大学的理念不是指大学的具体实践,但却是大学实践的指针;不是大学的制度,但却是大学大学制度的思想基础;不是大学的组织,但却是大学组织运行的基本原则。
四、高等学校课程的特点:1、高等学校课程具有明显的专业性。
2、高等学校课程的内容具有前沿性3、高等学校课程更注重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的探究性。
4、高等学校课程具有通识性。
五、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本质:概念:教育教学本质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认识过程,或者说是认识过程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特定的培养目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把学生培养成合格人才的过程;是学生以知识为基础,知、情、意、行相结合,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过程。
高等教育教学过程的特点:1、在教学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相统一。
2、在教学中认识已知和探索未知相结合。
3、在教学中认识的综合性与专业性相融合。
4、在教学中个体认识社会化与社会认识个体化的一体化。
六、高等学校教学组织(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诸要素的不同组合和表现,即在教学中如何控制教学活动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
或者说,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一种便于教学活动开展的组织结构。
七、高等学校教师的素质: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教师,必须从各方面努力提高自己,努力做得:德才兼备、又红又专。
概括地讲: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1、知识结构素质(1)、本学科的宽厚的基础理论和较深的专业知识。
(2)、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3)、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除了上述三个层次的知识外,外语知识、计算机及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一定的文学艺术素养,也是当代大学教师应具备的。
2、能力结构素质(1)、教育能力(2)、科研能力3、职业道德素质(1)、忠于教育事业(2)、为人师表(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八、高等院校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学生在共同的教育和教学活动中,通过相互的认知、情感和交往而形成的一种人际关系。
高校师生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讲,就宏观层面而言,高校师生关系融于整个社会关系体系之中,是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关系在教育领域中的反映;从微观层面来看,高校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于师生间的相互联系和直接交往。
教师和学生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主体。
教师是教育者,大学生是受教育者,是体现了一种师生间的互动关系。
纵观教育发展历史,在师生关系的结构上,贯穿着专制主义与自由主义的树立和斗争。
专制主义的师生关系是纯粹的“职业”关系。
在现代社会,在客观要求上需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互主体关系,是一种我与你之间的平等的人际交往关系。
九、高等院校德育过程的特点:1、多端性2、实践性3、社会性4、反复性5、互动性十、高等院校德育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层次性原则4、情理相融原则5、继承与创新的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7、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8、教育与管理相结合的原则9、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十一、高等院校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即七个步骤)1、确定研究课题(问题)2、查阅文献资料(综述)3、形成假设(观点)4、制定研究计划5、收集和整理资料6、分析推导结论7、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在后面笔记里找目标知识目标: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观点和知识框架;对教育学理论体系有所把握。
能力目标:提升分析,解决高等教育领域问题的能力,提高高等教育学实践水平。
分析、把握《高等教育学》考试要点。
约定1、时间安排:共两天,每天6段,每段50分钟。
每50分钟休息10分钟。
2、遵守基本规定,尊重劳动成果。
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为什么要学习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需经过高等教育训练。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该把教育视---”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
1998年《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实行教师资格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
2001年4月1日起,国家首次开展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定工作,进入实际操作阶段。
高等学校从1997年开始实施高校教师岗前培训,《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暂行条例》(教育厅【1997】6号)教师专业性的标志:不可替代性。
这种不可替代性表现为教师的学科专业性和教育专业性;学科专业性表现为教师任职有规定的学历标准;教育专业性表现为教师任职还要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教学技能等课程的学习保证。
从学科门类的划分谈起:我国的学科门类01 哲学03法学05文学07理学09农学11军事学02 经济学04 教育学06历史学08工学10医学12管理学高等教学学是04教育学中的一个二级分支。
三点结论:·高等教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高等教育学是以教育学的分析框架和话语体系来研究高等教育领域的问题。
·了解高等教育学,首先要了解什么事教育和教育学。
案例1:美国一位中学校长写给每一位新老师的信——亲爱的老师,我曾经亲眼看到过人类不应见到的情景: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
看到这一切,我怀疑,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有人性的人。
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价值。
校长对新教师的忠告新学期要开始了,一所美国的学校招聘的一批新教师,在上岗之前,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在培训班结束的时候,请校长做总结。
校长说:“我在专业上没有什么要讲的了,下面给你们提出四条建议,希望你们能接受。
第一条,建议你们要爱班里学习好的学生,因为他们将来都会成为专家学者知名人士,还有可能获得诺贝尔奖,等我们学校搞校庆的时候,要请他们回来装门面的,如果你不爱他,将来他会来吗?第二条,建议你们要比爱学习好的学生更爱学习中等的学生,因为将来他们,他们很可能上师范,很可能回校任教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你不爱他们,将来同事关系怎么搞?第三条,建议你们要比爱前两批学生更爱学习差的学生,因为他们将来很可能成为大款,等我们学校搞校庆的时候,要靠他们捐钱的,如果你不爱他,将来他能给钱吗?第四条,建议你们要比爱前三批学生更爱那些品质恶劣的学生,因为将来他们都会成为议员,当领导,等我们学校搞校庆的时候,要靠他们撑腰的,如果你不爱他,将来会有好果子吃吗?“教育如果千人一面大同小异将是人类的末日。
好的教育是用50种方法教一个学生,差的教育是用一种方法教50个学生。
”--------案例2:《中国青年报》记者在马加爵临刑前两天的采访:记者:4个年轻同窗的生命在你-----马:(茫然),没有,没有特别感受,我对自己都不重视,所以对他人的生命也不重视。
马悲痛欲绝的母亲。
•分析案例1、2讲的是教育的本能的问题:人都是善恶并存的,我们要懂得警觉人性中的恶,人们要想实现利益最大化,需要做出一定的自我约束,因此,日常生活中,人人都做了大量的扬善抑恶的努力,所以,我们轻易不会看到人性中恶的一面。
丧失了人所拥有的一种最基本和最健康的本能:悲悯之心。
他自己也因此失去了最后的机会,偶然就这样成了必然。
一个人,常常是因为不懂得珍重自己的生命,而轻视别人的生命,并最终毁掉自己。
案例3、不久前,我去了趟日本,日本总是同我们在历史问题上产生纠葛,所以我在日本很注意高中生的教科书。
他们的教师给高中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日本跟中国100年打一次仗,19世纪打了日清战争(我们叫甲午战争),20世纪打了一场日中战争(我们叫做抗日战争),1世纪如果日本跟中国开火,你认为大概是什么时候?可能的远因和近因在哪里?如果日本赢了,是赢在什么地方?输了是输在什么条件上?分析之。
其中有个高中生是这样分析的:我们跟中国很可能在台湾回到中国以后,有一场激战。
台湾如果回到中国,中国会把基隆与高雄封锁,台湾海峡就会变成中国的内海,我们的油轮就统统走右边,走基隆和高雄的右边。
这样,会增加日本的运油成本。
我们的石油从波斯湾出来跨过印度洋,穿过马六甲海峡,上中国南海,跨台湾海峡进东海,到日本海,这是石油生命线,中国政府如果把台湾海峡封锁起来,我们的货轮一定要从那里经过,我们的主力舰和驱逐舰就会出动,中国海军一看到日本出兵,马上就会上场,那就打!按照判断,公元2015年至2020年之间,这场战争可能爆发。
所以,我们现在就要做对华抗战的准备我看其他学生的判断,也都是中国跟日本的磨擦,会从东海开始,从台湾海峡开始,时间判断是2015年至2020年之间。
翻开我们的教科书,题目是这样出的:甲午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签订的叫什么条约?割让多少土地?赔款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结果------这种题目和答案都太可怕了。
撇开政治因素来看这道题,我们的历史教育就很有问题。
翻多少土地?赔偿多少银两?每个学生都努力做答案。
结果我们一天到晚研究什么时候割让辽东半岛,什么时候丢了台湾、澎湖、赔偿二万万银两,1894年爆发甲午战争,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背得滚瓜烂熟,都是一大堆枯燥无味的数字。
那又怎么样,反正都赔了嘛!银两都给了嘛!最主要的是将来可能会怎样!人家培养的是能力,而我们灌输的是知识。
天啊!不能完全责怪孩子,应该反省的是我们大人。
以前看过关于日本的种种,觉得很气愤,可以用义愤填膺来形容。
但这一次,只感到触目惊心。
审视与反思:·教育的本能是什么?·教育学是什么样的学问?教育的本能之一:引人向善倪萍从电视主持人转行演员,走的生动而形象,《美丽的大脚》《浪漫的事》全新的形象塑造了一种质朴的表演风格:“5、12”大地震,她在中央电视台《爱的奉献》大型晚会现场捐助了一百万,不仅表达了她的拳拳爱心,一段平实----中央电视台《艺术人生》节目中,倪萍透露道,很多人问我以前捐钱为什么不说:·我说那是受姥姥的影响,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看姥姥给生活不如她的人送一些吃的,姥姥从来都是一句“我吃不了了,你帮着我吃-----”,姥姥觉得给别人东西的时候还要知道为别人保存一份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