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对高校处分的权利救济

应对高校处分的权利救济


原告诉称:我一直以在校生身份在 被告参加学习和学校组织的一切活动, 完成了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并且学习 成绩和毕业论文已经达到高等学校毕业 生水平。 然而在临近毕业时,被告才通知我所 在的系,以我不具备学籍为由,拒绝给我 颁发毕业证、学位证和办理毕业派遣手续。 被告的这种作法违背了法律规定。
原告诉讼请求 1.为我颁发毕业证、学位证; 2.及时有效地为我办理毕业派遣手续; 3.赔偿我经济损失3000元; 4.在校报上公开向我赔礼道歉,恢复名誉 5.承担本案诉讼费。
法院审理查明的事实(2)
96年3月,原告学生证丢失,同年9月,被告为 田永补办了学生证。其后,每年均收取田永的教育 费,为其注册、发放大学生补助津贴,安排田永参 加了大学生毕业实习设计,并由论文指导教师领取 了学校发放的毕业设计结业费。 田永还以该校大学生的名义参加考试,先后取 得了大学英语四级、计算机应用水平测试BA SIC语 言成绩合格证书。 田在该校学习的4年中,成绩全部合格,通过了 毕业实习、设计及论文答辩,获得优秀毕业论文及 毕业总成绩全班第九名。被告对以上事实没有争议
问题一: 高校因管理与学生发生的关系属于哪类法 律关系? 高校是根据《高等教育法》的授权,代表教育 行政部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因此学校的管理行 为应当属于行政管理行为。

高校不是行政机关。但颁发毕业证、授予
学位、学籍管理等履行法律授予的行政职 权,与学生在管理领域处于不平等地位, 发生的关系属于行政管理关系。
法院判决
一、被告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向原告颁 发大学本科毕业证书; 二、被告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60日内召集本校的 学位评定委员会对原告田永的学士学位资格进 行审核; 三、被告于本判决生效之日起30日内履行向当地 教育行政部门上报原告田永毕业派遣的有关手 续的职责; 四、驳回原告田永的其他诉讼请求。 被告上诉。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讨论--下列个案处分恰当吗?
• 学生潘x x,体育科学学院2005级学生 ,2007年6月24日下午在大学城校区进 行的2005级《大学英语》考试中,将试 卷传递给2005级李x x同学抄袭。经认 定,属考试作弊。由于潘在2005- 2006学年第2学期因为《田径理论》课 程考试夹带资料,已经于2007年2月受 到过严重警告处分,拟给予开除学籍行 政处分。
应对高校处分 的权利救济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第21号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 定》已于2005年2月4日经部 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予 发布,自2005年9月1日起施 行。
教育部部长 周济
2005年3月
相关法律法规: – 教育法 – 高等教育法 – 学位条例


3.学生成绩单, ——原告在该校四年的学习成绩。 4.加盖学校主管部门印章的北京地区普通高校 毕业生就业推荐表。 ——学校已经承认田永具备应届毕业生的资格
? ?
本案的关键
1.审查田永是否具有学籍?
2.处分程序是否合法? 处理决定未直接向被处理者本人宣布、 送达,未听取被处理者本人提出申辩意见。 剥夺申辩权利!
案例1-
青岛滨海学院因搂抱牵手开除7名 学生引起质疑
( 2007年10月16日 来源:法制网—法制日报 ) • 近日,一署名“霓裳羽嫣”的网友在青岛新 闻网挂出了青岛滨海学院处罚学生的通报,通 报中写道,学校查处了11起男女生交往的不文 明行为,这些学生分别因为在操场搂抱、在公 寓楼前搂抱、在长廊中互相依偎、在行政楼前 坐得很近、女生坐在男生腿上等身体接触“问 题”被处罚,学院作出了7人开除学籍、8人留 校察看、6人记过处分的决定。
涉 及 法 律 问 题
《教育法》第21条:“经国家批准设立 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按照国家 规定,颁发学历证书或者其他学业证书”。 第22条:“学位授予单位依法对达到一 定学术水平或者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授予相 应的学位,颁发学位证书”。 《学位条例》第8条规定:“学士学位,由 国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授予”。
学校应当成立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受理学生
对取消入学资格、退学、违纪处分的申诉。 学申委应当由学校负责人(主管监察校领导、 监察处长任正副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师 代表、学生代表(学生会主席)组成。
学生对处分决定有异议的,在接到处分决定书
• 学生刘x x、邓x x,体育科学学院 2005级学生,2007年6月25日上午在 大学城校区进行的2005级《教育信息技 术》考试中,使用手机相互传递考试信 息。经认定,属考试作弊,拟给予两人 开除学籍行政处分。
• 学生卢x x、魏x x,化学与环境工程学 院2005 级学生,2007年6月26日上午 在大学城校区进行的2005级《高分子化 学》考试中,将手机带入考场,并在考 试时各自多次查看手机上信息。经认定 ,属考试作弊,拟给予开除学籍行政处 分。
• 青岛滨海学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看过帖子后证实 ,帖子上的内容是学校上学期发出的通报,受 处罚的学生都是上一学年中,男女交往行为过 分的学生。该校院长办公室的一位老师介绍说 ,从严治校是校方的一贯作法,每年都会有开 除学生的事情发生。“学校的规定明确写进了 招生简章,无论是开除还是记过处分,都是严 格按照规定作出的。学校之所以如此严格管理 ,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的举动的确太过分,会影 响到更多的学生,如果处罚一个学生,可以换 回学校的正常秩序,那么校方必须这么做。”
问题二: 司法介入是否破坏高校自治权?换言之 ,法院是否该受理此类案件? 既然学校的管理行为属于被授权的行政管 理行为,学生不服学校的处分决定,就可以 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就应受理此类案件。

学生与学校在行政管理关系中处于弱者地 位,法律应倾向于弱者保护的法律价值与精 神。 司法救济是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最后一 道屏障 。

法院对被告提供的证据及法院对证据的认定:
1.被告为田补办的学生证、学籍注册。 ——使原告具有本科学生学籍的事实!
2.献血证、重修证、准考证、收据及收费票据、英 语四级证书、计算机BA SIC语言证书、实习单位 书证、结业费发放书证。 ——原告在学校的管理下,以该校大学生的资格 学习、考试和生活的相关事实。
第53条 纪律处分的种类: (一) 警告; (二) 严重警告; (三) 记过; (四) 留校察看; (五) 开除学籍。 第54条 可以开除学籍的情形: (一) 违反宪法,反对四项基本原则、破坏安定团结、 扰乱社会秩序的;
(二) 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 (三) 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受到处罚,性质恶劣的; (旧:“品行极为恶劣,道德败坏者” )
引言
• 一些高校对学生的管理措施(校规)自觉不自 觉地侵犯学生的各种权利。 • 从人身权到安全权、情感权、隐私权、交往权 ,到精神或物质上的要求权、诉求权,到奖学 金、助学金、评优的知情权,再到陈述权、申 辩权,等等。这些权利往往容易被忽视和侵犯 如:禁牵手、接吻;同居、怀孕要开除;安装 监视器;夜巡隐秘角;取消毕业证或学位证不 听证,等等。
• 严某认为,学校对其作出的勒令退学的处分既 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在做出处分决定过程中 履行规定的处分程序,侵害了她对行政处分应 有的知情权、申诉权和申辩权。因此向法院提 起行政诉讼,请求法院判决撤销北京某大学对 她的处分决定;并责令其重新审核事实,做出 与事实相当的的处理决定。
• 北京朝阳法院经审查后认为,严某因对北京某 大学做出勒令其退学的处分决定不服所产生的 纠纷,不属于人民法院直接受理行政案件的范 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二 条第(四)项的规定,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 应向有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诉。因此, 法院裁定不予受理严某的起诉。(来源:新华
问题四 学校对学生的处分应遵循哪些程序?
总要求:程序正当、证据充足、依据明确、
定性准确、处分恰当。
作出处分决定之前,应当听取学生或者其代
理人的陈述和申辩。
作出开除学籍处分决定书,送交本人。
处分决定书应当包括处分和处分事实、理由及
依据,并告知学生可以提出申诉及申诉的期限。
(四) 由他人代替考试、替他人参加考试、组织作弊、 使用通讯设备作弊及其他作弊行为严重的;
(五) 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情节严重的; (六) 违反学校规定,严重影响学校教育教学秩序、生 活秩序以及公共场所管理秩序,侵害其他个人、 组织合法权益,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 屡次违反学校规定受到纪律处分,经教育不改的.

问题三 对学生作出退学决定或开除学籍处分应慎重。
“小法不得触犯大法”,校规校纪不应与宪
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 ( 回顾法理学中上位法与下位法之关系) 教学视频:都是亲密惹的祸.avi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退学、处分的规定
第27条 应予退学的情形: (一) 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 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二) 休学期满,在学校规定期限内未提出复学 申请或者申请复学经复查不合格的; (三) 经学校指定医院诊断,患有疾病(旧:精神病、癫痫 病)或者意外伤残无法继续在校学习的; (四) 未请假离校连续两周未参加学校规定的教 学活动的; (五) 超过学校规定期限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 (六) 本人申请退学的。
网)
问题
• • • • 什么情形应给予开除学籍的处分? 行政处分有何程序? 当事人有要求申辩和听证的权利吗? 司法部门是否要给予学生法律救济?
• 这专题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田永状告母校案及其法律思考
原告∶田永,男,北科大物理化学系学生 被告∶北京科技大学。法定代表人……校长
案由:原告认为自己符合大学毕业生 的法定条件,被告北京科技大学拒绝给其 颁发毕业证、学位证是违法的,遂向北京 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案例2-
不服处分告学校,法院不受理
• 北京某大学经管学院会计系女学生严某在参加 学期未的《资产评估》课程考试中,被监考老 师发现她在试卷下面放有写着公式的纸条,并 予没收。据此学校认为严某考试作弊,态度恶 劣。此外,学校还认为严某有过打架行为,于 是对其作出勒令退学的处分决定。严某对处分 决定不服,向校方提出申诉,但校方未给予任 何书面答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