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领导者个人魅力

领导者个人魅力

领导是一门艺术,但就这一艺术本身来说,自古以来就有很大的分歧,或许是由于领导者自身的背景、知识构成以及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同,其领导的方式与风格也大相径庭,有人崇尚铁血手腕,有人喜欢耍手段笼络人心,也有人手段比较温和……崇尚铁血手腕的,以高控制力来控制下属,压迫其为自己卖力,此类人可称为一世枭雄,这种领导方式大多与利益挂钩,其中掺杂不少暴力与血腥的高压政策;手腕温和的则恰好与之相反,领导者对待下属一切出乎于心,大家坦诚相见,去留任君自选,这样的领导者就算不是英雄也大可称为君子,对于我个人而言,我更推崇这种领导方式;喜欢耍手段的,其领导者必定有很深的城府,一般人大都难以看得穿,为了利益,领导者可以机关算尽,也可以想尽千方百计笼络人心,让下属为自己效力,甚至是出卖自己的下属,这种领导者可谓奸雄。

但不管是以什么方式领导下属,一个组织要想取得成功,非得有一个有能力的领导者不可,若是领导者都难挑大任,那么组织实力就算是再雄厚,下属多么有作为,一切都只是白搭;在此,我仅就领导者的个人魅力来谈一下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与看法。

在中国历代君王之中,可以称得上是个优秀领导者的多如牛毛,但我个人更看重唐太宗李世民,他大可称得上是一世典范;早在当秦王时,虽然没有其兄李建成地位煊赫,但追随他的能人志士实在不是建成所能比拟的,登基之后更是满朝文武谋臣如雨勇将如云,共同打造了一个“贞观之治”,可以说世民时期的大唐是中国两千多年封建史上最成功的奇迹。

为什么历史会选择了李世民而不是其他呢?世民虽然先尊为秦王,后来更是贵为一国之主,但却并不像其他权贵一样总爱发号施令,喜欢玩弄手中的那颗印章,他选择了身体力行,行军时,他与士兵同甘共苦,并视下属如己出;打仗时,他总是不畏强敌地冲锋在第一线;决策时,除了充分运用自己睿智的大脑之外,他还能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的建议,能集思广益,决不刚愎自用……也正是因为这些超凡脱俗的个人魅力,世民才能使一群桀骜的草莽豪杰甘心折服与他,并为他效力终生。

作为一个个管理者,尤其是在现在这么一个多变的社会里,有太多的利益勾结与冲突,如果自身没有令人折服的个人魅力,那么要想带领自己的团队取得成功将会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这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领导不但但是一种权利的体现,还更应该是一种关系,一种处理利导者与下属、下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影响力,通过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人。

也许有人会说,自己是领导了,也就是老大,一切都得听自己的号令,唯自己马首是瞻,那么老兄,你错之极矣,如果你真的是这样当一个领导,那恐怕要不了多久你的地位将不再牢固,这还是小事,要是更深一层弄得人心涣散的话,那对整个组织的危害也将是难以估计的。

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必须得有广阔的胸襟,能广泛听取来自各个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认真考虑一切有关的信息,因为只要处理得好,合众人之力永远比个人蛮干好得多。

一个领导者,不管是任何时候都得有一套自己待人接物的准则,而这一准则应该时常注意两点:仁慈与严明。

仁慈并不等于妇人之仁,这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升华,什么时候该仁,该手下留情,这并没有一个特定的定律,但总之一句话,就是待人要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认识和接受自己的下属,也只有这样才能让下属以同样的方式认识和接受自己。

对于一个组织来说,纪律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规矩则不成方圆,对于那些危害到组织利益或是即将有危害的份子,严明有着不可替代的职能,只有严肃纪律才能规制不好的现象,但,严明也并不是说要不近人情,在没有触及纪律底线的情况下,人情始终大于王法,适当地放人一马,或许会让对方对你感恩戴德,心甘情愿地为你效力,这种情况下,既没有违反纪律,别人无话可说,又宽容地对待了自己的下属,这铁定是件双赢的事;这两者之间并不矛盾,怎样去选择,该怎样去抉择,那就要看领导者自身的境界来说了。

严明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针对领导者自身来说的,作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最重要的一点是身体力行,用行动为下属做好表率,所以对己一定要严,甚至是以更严的准则来要求自己,管理活动中通常存在一种上行下效的现象,上面做得好了,下面的自然也就不敢胡来,要是上面自身就存在问题,那就别指望下面的会做得有多好。

领导者的形象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如果一个领导者能够时刻保持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有昂扬的斗志、饱含上进心的形象面对自己的下属,那从心理上肯定能够激发下属的上进心,如果连领导者自己都不注意形象,成天板着张长脸,鼓着双眼像是要吃人似的面对下属,那将会加重下属的心理负担,影响工作效率。

领导者也必须拥有渊博的学识,广泛的见闻,并爱好学习新的知识,同时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与能力,现在是个创新的社会,只有有这样的领导者,团队从根本上才有前进的希望,这样的领导者也比较容易让人折服。

领导者还必须有睿智的头脑,想问题做决策有条有理,不糊涂,并遇事时能够做到头脑冷静处之泰然,有泰山崩于前而脸不变心不惊的大将之风,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一些突发事件。

说了这么多,无外乎是一个领导者自身的修养与处理管理活动中的一些态度与方式问题,作为一个新时代的优秀领导者,必须努力加强自身素质修养,提高个人魅力指数,用行动影响身边的人,带领团队一步步走向成功。

马克斯•韦伯曾对领导者权威的合法性来源(基础)的问题作过深入的考察和专门的研究,得出了一个比较经典的结论。

他认为领导者权威的合法性来源(基础)主要有三个,由此形成了三种不同类型的领导者权威:传统型、法理型、超凡魅力型。

另外,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的理论出发,对领导者的几个定义也能印证这一点。

领导者就是有追随者的人。

领导力就是获得追随者的能力。

领导魅力就是领导者拥有能对追随者产生巨大影响的个人吸引力。

概言之就是,有魅力的人才有追随者,有追随者的人才能成为领导者。

这样的领导者才能有权威,叫人信服。

魅力,通俗且形象地说,就是一种“美丽”。

直观地看,就是一种外在的美。

这是毋庸讳言的。

实际上就是:那些长相好看的人要比那些不好看的人通常更容易让人觉得有魅力。

正如人没法选择自己的生身父母一样,也没法改变自己的长相。

但也不能阻挡人们对外在美的各种追求,比如衣着打扮(也包括言行举止),就要讲究礼仪,就可给人以一种外在的美感。

不过,倘若只是单纯的外在的美,就会像纸糊的灯笼一样,外面光彩照人,里面却空空如也。

自然是经不起风吹雨打。

可以光耀一时,却不能持久。

所以,除了追求外在的美,更要注重内在的美。

而实际上,魅力从其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有内涵的美丽。

如果说外在的美像一朵花需要认真地看,那么内在的美就像一杯茶需要仔细地品。

那么,怎样才算有内涵的美丽?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学识渊博,能力强,成绩大。

魅力是比较而言的,有魅力的人必须要比别人更优秀。

这既是前提和基础,也是根本所在。

否则就是外强中干。

领导者相对于自己的下属,不仅是掌握的权力要大和多一些,更主要的是自己的知识、能力和经验要高一些。

二是人格高贵。

一般说来,人格是指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够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

比如孟子在《滕文公下》中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谓之大丈夫。

”就是君子的人格魅力。

现实中有些领导,媚上欺下,耍两面派,就是最大的人格缺陷。

三是修养、境界和道行高。

这里不妨听一个小故事,看看老和尚与小和尚的修行差别。

老和尚经常教育小和尚要遵守僧人的清规戒律,比如不杀生、不酗酒、不赌博,特别是不近女色。

一次老和尚领着小和尚下山化缘,下山前老和尚再三叮嘱小和尚不要近女色。

师徒二人到了一条小河边,碰巧遇到一个小妇人,正在为过河发愁。

老和尚二话没说,径直上去背起小妇人过河。

小和尚见状既感惊讶又是愤愤不满。

过了河,老和尚把小妇人放下,与小和尚继续赶路,一直走了十五里路,小和尚终于憋不住了,就质问老和尚:师父你叫我不近女色,你怎么背小妇人过河呢?老和尚一脸正色对小和尚讲:我背小妇人过了河就把她放下了,你走了这么长的路还没把她放下?这个小故事启示我们:只有能放下才能承担。

这既是一种修为,也是一种境界。

现实中人们的烦恼多数是不能放下才导致的。

四是风格独特。

一个人没有个性和特点就容易庸庸碌碌。

一个领导没有自己的风格就很难出类拔萃。

这种独特的风格,不是大写的自我太另类,而是一种适合于己、业已成熟、便于识别、行之有效的行为方式。

现实中,每一个成功的领导者都有一种属于自己的为人处世的风格特点。

这样才能吸引人,获得追随者。

五是肚量大。

一个人的魅力不是取决于他的身高能有几尺,而是取决于他的胸怀是否宽广。

民族英雄林则徐题于书室的一副自勉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对联写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一个小肚鸡肠、斤斤计较的人是不能成大事的。

心中能装得下天下,那么天下就是他最适合的舞台。

六是比较稳定、持续。

魅力也是一种耐力。

反复无常,变化莫测有时可以造成一种神秘感,自然可以迷惑人们一时。

但真正的魅力必须充满眼光,让人们清晰亲切的感知,而且要比较稳定、比较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情绪)。

七是对于适时自我展示的敏感。

未必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的。

不把金子从地下挖出来,拍掉上面的尘土,金子一样不会被人发现。

所以,作为一个有魅力的领导者,必须要有自我展示的敏感。

未必完全是靠个人作秀或搞新闻的炒作。

但领导者必须要有这种自我展示、感染他人的意识和能力,要能够做到“被重视”。

所以,不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那些有魅力的领导大都善于讲演,善于鼓励。

八是善于扬长避短。

人们对于有魅力的领导者,从内心的期待来讲,总是希望他是完美的。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所以,领导者也一定会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

这倒未必需要规避和掩饰,倘若由此引发信任危机更是得不偿失。

对于民众和下属,一定要坦诚,包括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但一个人的精力乃至生命都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能把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充分发挥出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也是很紧张的。

所以聪明的人总是千方百计去扬长,而愚蠢的人却总是想方设法去补短。

事实上,扬长者更容易被人看到其长的一面,而补短者则更容易被人抓住其短的一面。

两种美,内外兼修自然是人间极品,上天造化。

但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毫不犹豫地去追求那种有内涵的美,就是要按照上述几个方面去努力。

美国西点军校在培育领导力的过程中,特别强调领导者的“品格”(leader of character)教育。

西点教官认为,人的个性特征(personality)受到天生的影响,但人的品格(character)是可以经过后天培养和训练得到提升。

对于西点来讲,一个有品格的领袖要追求真理,评判是非,在行动中还要表现出勇气和承诺。

品格不仅涉及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同时包含坚定、决断、自我约束和判断力。

而西点军校则提倡培育以下几种品格:勇气(courage):勇气是军人的天职,是领军人物所应具备的最优秀品质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