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校园网介绍2009-08-301. 东北大学校园网简介 (1)2. 东北大学网络中心介绍 (3)3. 东北大学网络建设的实际意义 (3)4. 东北大学校园网基本使用 (4)1) 通过以太网接入校园网的基本设置 (4)2) 通过拨号网络接入校园网的基本设置 (6)5. 东北大学校园IP网关访问外网的基本使用 (6)6. 东北大学校园网IPv6网络的设置和使用 (8)1)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 (8)2) 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 (8)3) 东北大学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介绍 (10)4) 东北大学校园网IPv6网络的设置 (10)5) IPv6网络资源 (10)7. 东北大学校园网服务与应用 (11)1) 电子邮件服务 (11)2) BBS电子公告板 (12)3) FTP服务 (12)4) VPN服务 (12)5) 校内媒体直播服务 (12)6) 校内媒体P2P点播服务 (12)7) 校内防病毒服务 (13)8) 校内Windows补丁升级服务 (13)9) 校内IP归属查询 (13)10) IP地址范围查询 (13)11) FTP搜索 (13)12) 校园网主要网站索引 (13)1. 东北大学校园网简介东北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校,并实现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重点共建。
东北大学也是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东北地区节点,以及CNGI-CERNET2沈阳核心节点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东北大学节点。
通过多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东北大学校园网的硬件基础设施已具规模,软件基础环境也在逐步完善,已能够提供较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
校园网已在东北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目前,东北大学校园网的出口连接到CERNET,以下是东北大学校园网拓扑结构图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拓扑结构图。
东北大学校园网拓扑结构图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拓扑结构图2. 东北大学网络中心介绍东北大学网络中心负责东北大学校园网的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同时承担着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东北地区网络中心、CNGI-CERNET2沈阳核心节点和中国教育科研网格ChinaGrid东北大学节点的工作。
1994年,东北大学校园网就正式加入CERNET,是最早加入CERNET的二十所高等院校之一。
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东北大学校园网的硬件基础设施已具规模,软件基础环境也在逐步完善,已能够提供较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校园网络已在东北大学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 东北大学网络建设的实际意义多年来,网络中心很好的完成了我校校园网软硬件平台的建设和管理,为我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提供了良好的网络支持和技术支持。
同时,网络中心很好地完成了承担的各类建设项目,提升了东北大学在高等院校和社会中的形象,为学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通过近几年的持续投入和建设,东北大学校园网的硬件基础设施已具规模,软件基础环境也在逐步完善,已能够提供较丰富的网络信息服务。
校园网已在我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已经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密不可分。
一个良好的高校的教学科研环境中,高速可靠的校园网络是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平台之一。
搞好校园网络建设既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也是建设“多科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4. 东北大学校园网基本使用东北大学校园网内的主机可以自由的访问校园网内的网络资源,在学校办公区、教学区和学生宿舍区主要使用已铺设好的校园网线路(以太网)接入上网;在家属区,需要通过校内电话拨号连入校园网。
校园网内的主机如果要访问校园网外的资源,如访问教育网、电信网络、国际网等的资源,需要登陆“东北大学IP控制网关”。
1) 通过以太网接入校园网的基本设置一台电脑要上网,需要设置一些地址信息(又叫IP地址,4个0到255的数字,如:202.118.11.253),包括本机IP地址、子网掩码、缺省网关和DNS服务器地址。
在具体的设置分为两种方式,一类是自动获取IP地址,设置后不需要详细设置IP地址等信息;另一类是按照要求详细设置IP地址信息。
目前全校都使用DHCP自动获取IP地址,如果有特殊要求可以使用手动指定。
以下是校园网各个部分的基本上网参数:(1)办公区和教学区。
使用已分配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缺省网关,如IP地址为202.118.27.11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缺省网关为202.118.27.254、DNS服务器地址设为202.118.1.29和202.118.1.53。
具体的IP地址信息请询问所在部门相关网络管理人员。
如果无法获取详细的地址设置信息,也可以将IP地址设置成自动获取(具体设置请见后面说明)。
办公区和教学区的IP地址一般是以202.118或219.216开头的。
也有部分区域自行配置了代理服务器供本部门或区域上网,其IP地址设置信息请与本部门相关人员询问。
(2)学生宿舍区。
通过DHCP服务器自动获取上网地址参数,不需要手动设置。
学生宿舍区的IP地址一般是以58.154开头的。
(3)家属区。
通过校内电话拨号上网,不需要手动设置上网地址参数,但需要设置拨号连接参数(具体设置请见后面说明)。
Windows NT/2000/XP/2003中的网络设置:右键单击桌面上“网上邻居”图标,选择“属性”,然后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弹出窗口如下图所示。
Windows NT/2000/XP/2003中选择Internet协议点击“Internet协议(TCP/IP)”,然后选择“属性”,弹出窗口,如图2.7所示。
Windows NT/2000/XP/2003中设置IP地址和DNS地址点击“确定”按钮就可以完成IP地址设置。
对于IP地址参数需要设置成自动获取的情况,就在IP地址位置选择“自动获取IP地址”和“自动获得DNS服务器地址”,WindowsNT/2000/XP/2003下配置如图所示。
Windows NT/2000/XP/2003中设置IP地址为自动获取其他系统下IP地址设置请参加相应系统文档。
2) 通过拨号网络接入校园网的基本设置对于使用校内电话拨号到校园网的用户,还需要设置拨号连接属性,这里主要说一下拨号的参数设置:账号和密码需要到网络中心申请。
拨叫号码:86496。
其他系统下IP地址设置请参加相应系统文档。
5. 东北大学校园IP网关访问外网的基本使用接入东北大学校园网后,如果要访问校园网外的资源,就要通过东北大学的网络计费系统。
2006年1月开始执行的校园网计费规定中,将上网用户分为两大类:普通上网用户和透明IP用户。
具体的收费标准如下:表2.1 普通上网用户收费标准服务类型开户费基本服务费国内流量费国际流量费15元 15元/月 3G字节以内免费;超过3G字节部分按0.01元/M字节计费。
0.30元/M字节。
透明代理30元 30元/月 3G字节以内免费;超过3G字节部分按0.01元/M字节计费。
750M字节以内免费;超过750M 字节部分按0.30元/M字节计费。
电子邮件免费 10元/月邮箱空间100M字节拨号上网暂免费注:目前处于网络测试阶段,国内流量免费限额为20G/月,不能累计。
表2.2 透明IP 用户收费标准 服务类型 开户费 基本服务费 国内流量费 国际流量费透明IP 30元 30元/月 3G 字节以内免费;超过3G 字节部分按0.01元/M 字节计费。
750M 字节以内免费;超过750M 字节部分按0.30元/M 字节计费。
域名 暂免费注:目前处于网络测试阶段,国内流量免费限额为20G/月,不能累计。
注1:1G=10亿字节;1M=1百万字节;注2:根据CERNET 计费规则,目前计费流量系指入流量费(国内流量按CERNET 定义的国内IP 地址列表范围内的IP 地址统计);注3:为保证校园网络性能良好,限制非正常的超大流量使用。
透明IP 用户只为东北大学各个学院、学术组织、二级管理部门开放,不为个人提供透明IP 服务。
此外,目前东北大学的邮件地址(以@ 结尾的)只对教职工开放,东北大学学生暂时不能申请东北大学的邮件地址。
普通用户访问外网之前需要访问“东北大学校园网IP 控制网关”(/),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选择访问范围(国内或者国际)后连接网络;外网访问后也需要登陆该系统,断开网络(不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或者断开全部网络连接(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
图2.17 “东北大学校园网IP 控制网关”首页透明IP 用户只需要将电脑配置为相应的IP 地址就可以访问外网,不需要到“东北大学校园网IP 控制网关”登陆和注销。
现行的收费政策采用的预付费,用户需要预先交纳足够的网络费用,在月底扣除月租费用。
如果月初时帐户余额不够月租费用,该帐号将自动暂停,需要补交费用后才能继续使用。
用户可以使用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登陆“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查询个人信息、网络费用和暂停开启帐号(需要使用专门的二次密码)。
图2.18 “校园网用户管理系统”首页关于“常见收费流量产生的原因”请访问/faq.htm,“常见问题解答”请访问/faq.htm,具体的网络收费政策和规定请访问东北大学网络中心主页/network/。
6. 东北大学校园网IPv6网络的设置和使用1) 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目前的全球因特网所采用的协议族是TCP/IP协议族。
IP是TCP/IP协议族中网络层的协议,是TCP/IP协议族的核心协议。
目前IP协议的版本号是4(简称为IPv4),发展至今已经使用了30多年。
IPv4的地址位数为32位,也就是最多有2的32次方的电脑可以联到Internet上。
近十年来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IP位地址的需求量愈来愈大,使得IP位地址的发放愈趋严格,各项资料显示全球IPv4位地址可能在2009至2012年间全部发完。
IPv6是下一版本的互联网协议,也可以说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协议,它的提出最初是因为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IPv4定义的有限地址空间将被耗尽,地址空间的不足必将妨碍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扩大地址空间,拟通过IPv6重新定义地址空间。
IPv6采用128位地址长度,几乎可以不受限制地提供地址。
按保守方法估算IPv6实际可分配的地址,整个地球的每平方米面积上仍可分配1000多个地址。
在IPv6的设计过程中除了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地址短缺问题以外,还考虑了在IPv4中解决不好的其它问题,主要有端到端IP连接、服务质量(QoS)、安全性、多播、移动性、即插即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