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刍议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刑事诉讼中最重要的证据规则之一,作为刑事诉讼中一项重要的人权保障机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很多国家都已经得到确立。
本文重点分析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并比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法律经验来指出我国现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规定的不足,从而给我国以启示,使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价值;制度比较;启示
一、非法证据排除的价值分析
价值,有外在价值与内在价值之分。
外在价值,又称工具性价值,指的是事物对人的需要而言具有的某种积极的效用性,即对个人、团体和整个社会所具有的积极的意义;内在价值,又称目的性价值,指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合理与积极意义。
以下就从非法证据排除的外在价值和内在价值进行分析。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外在价值
1.遏制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有利于减少刑讯逼供的发生,进而降低冤假错案率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发挥作用的机制在于,它从根本上否定通过非法方式取得的证据效力,使警察的非法取证行为对所指控的犯罪变得毫无助益,从而促使警察放弃使用这样的方法去收集证据。
2.维护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尽管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可能会造成对部分罪犯的放纵和被害人的不公,但是与政府为了追诉犯罪而不惜践踏法律相比,两害相权取其轻,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显然比对某一罪犯进行刑事处罚更为重要。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所代表的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坚定信念,正是维系现代法治社会正常运转的坚强支柱。
(二)内在价值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内在价值主要体现在尊重人权方面。
一方面,对于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来说,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否定了那些通过损害其基本权利的手段获得的证据效力,不将它们作为对其不利的证据,从而保障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个人隐私等基本权利不受到公共权力的非法侵害。
另一方面,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给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提供了保障。
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存在着某一天成为受到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可能,如果放任公共权力对犯罪嫌疑人进行任意逮捕拘禁、刑讯拷问,将会使得所有社会成员都陷入一种对刑事司法的恐惧之中。
反过来说,如果建立合理的程序规则来保障刑事司法有理有节地公正进行,那么全体的社会成员也会对刑事司法产生由衷的信服和尊重,并通过这些获得安全感。
二、英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比较
英美法系国家和大陆法系国家对非法取得的言词证据的态度是一样的,都是以是否具有“任意性”为标准来排除犯罪嫌疑人、被
告人的供述。
虽然不同国家的“任意性”条款的具体情况不同,但毫不例外的都包括酷刑,虐待,威胁和欺骗等非法手段,通过不正当、不人道的待遇来对待犯罪嫌疑人。
各国都绝对排除通过折磨、虐待等严重侵害被告人自由意志的暴力手段所获取的口供。
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口供,各国的排除标准是被告是否丧失意志自由。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世界各国在这一问题上采取的态度都最大限度地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
对实物证据通过非法手段获取这一问题,美国的做法是强制排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基本上是没有的,原因是美国是一个非常注重程序的正当性的国家。
但是,对于处在同一法系的英国来说,对待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并不强制性的排除,而是在采纳的同时赋予法官一定得自由裁量权,自由裁量对于这些通过违法获得的证据是否予以排除。
以利益权衡为原则的大陆法系的德国,是由法官来衡量是否排除非法获取的实物证据,是不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并不是必要条件。
反过来说,即便是警察通过合法手段获得这个证据,但是对被告的伤害超过了它的社会价值,法庭也可以决定排除。
日本对于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实物证据的排除是极为有限的,更多的是采用。
三、英美法系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一)更新理念是构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首要任务
各国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都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予以明确,
究其原因是由于虽然各国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不一样,但对人权保障这一基本理念的态度是一致的。
虽然我国也一直在强调保障人权,但在实现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上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中国长期以来的职权主义思维以及重视法律实体、轻视法律程序的思想,这往往在客观上造成对人的基本权利的忽视。
从司法角度看,中国刑事司法是以实事求是为目标的,更注重实体方面的公正,但只有实体公正是不够的。
所以,如果我们真的要建立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就要在观念方面进行转变:不仅立法者和执法者的理念需要进行重大转变,还要对程序公正的重要性进行司法观念上的承认。
(二)各国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要不断借鉴融合
与其他法律制度一样,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立和完善,也是在不断地相互学习和借鉴,使之更多的趋向于融合。
对于我国构建科学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来说,学习和借鉴国外已经形成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成功经验能够使我们少走弯路,这是非常必要的。
(三)在完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国实际各国法律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法律的移植与融合,这同时也是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
但是,在学习和借鉴国外法律制度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我们国家的实际国情。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借鉴其他国家在实施非法证据排除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不能完全
照搬国外的做法。
鉴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和刑事司法状况,如果过于严格的控制犯罪证据,会对维护社会秩序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所以,我们不能照搬美国的做法,要从中国的实际国情出发,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司法现状的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直到时机成熟后再逐渐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
参考文献:
[1]李文杰,罗文禄等.证据法学[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
[2]叶青.诉讼证据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熊伟.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基础辨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6(9).
[4]汪建成.中国需要什么样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环球法律评论,2006(5).
[5]徐汉明,王于红.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探析[j].人民检察,20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