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考点与知识点

《新闻学概论》知识点和考点一、名词解释、填空题(说明:但是可能会在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中用到)绪论: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前提、基本概念、最终效果)(P6页)(1)自由主义报刊理论起源于欧洲,至今却盛行于北美,尤其是美国。

自由主义报刊理论是为了确立、维护和发展新闻自由所作的理论探索。

力图以理论的形式来阐述、论证新闻自由的合理性、必然性;探讨新闻自由和政府、社会、个人的关系是该理论的主要内涵,并由此确立其基本原则。

(2)主要观点:①报刊独立自主,不受政府的干涉。

②报刊拥有对政府的监督权。

人民有权利监督政府,最重要、最常见的中介就是报刊。

即报刊是行政、立法、司法以外的国家第四势力或第四种权力。

③“意见自由市场”和“自我修正”理论。

其要义是让人民群众、让各党各派都利用报刊充分地表达各自的意见。

而充分表达意见的前提是给予人民有关各项事务的充分信息,④对事实的信念。

从个体主义至上的价值观出发,自由主义报刊理论强调,新闻报道的最终目的不是向大众灌输某种标准的观点,而是客观地反映现实,让人们对外部世界形成独立的见解。

缺陷:1.它最大的缺陷:就是对公众的通讯工具的逐日进行的工作未能提供严格的标准。

2.报刊作为私人企业和作为社会工具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

3.自由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垄断,资本薄弱的报纸无力和大报竞争,最后只能被淘汰或兼并。

2.社会责任理论(P8页)3.发展新闻学(“三功能”P10页)媒介有守望、整合、教育的功能第二章:4.唯物主义的新闻起源观(P26页)1.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2.新闻是新近事实变动的信息。

第三章:5.狭义的信息(P44页)(狭义)是指能够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

6.宣传(P49页)宣传是运用各种有意义的符号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的行动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基本职能是传播一种观念。

7.决定宣传效益因素(P52页)1、宣传者2、被宣传者3、宣传内容4、宣传场合5、宣传时机6、宣传动机7、宣传方法8.舆论(P55页、P63页补充)舆论的定义:在特定时间空间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特性:1、公开性 2、公共性 3、急迫性 4、广泛性 5、评价性第四章:9.新闻事业(P64页)新闻事业的定义:新闻事业是人们通过新闻传播媒介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论的经常性社会活动,是报纸、期刊、广播、电视、通讯社等新闻传播媒介及其生产管理过程的总称第六章:10.新闻体制(P116页)新闻体制:新闻事业指的是所有制性质、决策机构的构成、新闻事业的结构和国家社会对新闻事业的制约机制等。

不同的新闻体制是由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决定的。

第七章:11.新闻媒介所有制(P142页)从新闻媒介的所有制来看:1、私营媒介2、公营媒介3、国营媒介12.新闻产品的二重性(P146页)新闻媒介的二重性:1、产品的二重性:商品/宣传品2、使用价值的二重性:内容/广告3、消费者的二重性:读者/广告客户4、受众支出和生产者收入二重性:货币/时间5、价格的二重性:发行价格/广告价格6、市场的二重性:发行市场/广告市场第八章:13.议程设置理论(P167页)议题设置理论:指新闻媒介选择并突出报道某些内容,从而使这些内容引起公众的注意和重视。

第十章:14.新闻媒介的社会控制手段(P212页)新闻控制(1)司法控制;(2)行政控制;(3)资本控制;(4)媒介的自律。

15.隐私权(P215页)第十一章:16.世界新闻媒介的三大运行体制(P217页)一、世界新闻媒体的三大运行体制:1、以美国为代表的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完全商业化运作体制2、以西欧各国为代表的公私并举的双轨运作体制3、以中国为代表的完全国有的有限商业运作模式17.知情权(P265页)知情权:又称获知权、知晓权、知悉权、知的权利等,指公民获取有关社会公共领域信息以及与本人相关信息的权利。

具体包括政治知情权、司法知情权、社会知情权和个人信息知情权。

在新闻传播领域,特指受众通过媒介获取上述信息特别是公共生活信息的权利。

知情权是现代新闻媒介的核心问题,也是新闻传播学所要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

第十五章:18.新闻价值(不等同于新闻的价值)(P340页)新闻价值的定义:对专业的新闻传播者来说,新闻价值是从满足接受者享用新闻信息效用的目的出发,选择事实、予以报道的职业衡量标准。

新闻价值就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社会各种人共同兴趣的素质。

这些素质包括五个“性”。

1、时新性2、重要性3、接近性4、显著性5、趣味性决定新闻价值大小的十个要素:1、事实发生的概率越小(包括意外、偶然、异常),便越有新闻价值。

2、事实或状态的不确定性越大,能够减少不确定性的事实或信息便越具有新闻价值人们恐惧的不是确定的事实,而是不确定、无法知晓的事实3、事实的发生于受众的利益越相关,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特别是直接发生在身边的与利益相关的事实4、事实的影响力越大、影响面越广、越能立即产生影响力、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5、事实与接受者的心理距离越近,越具有新闻价值6、越是著名人物,其身上发生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越是著名地点,那里发生的事实,也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7、含有冲突因素越大的事实,就越具有新闻价值8、越能表现人的情感的事实,便越具有新闻价值。

同质异构的动物活动,在被赋予人的情感理解后,同样具有新闻价值。

9、越具有心理替代性的故事性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10、事实在比较中带有的反差越大,越具有新闻价值第十六章:19.新闻专业理念(P354页)一、新闻专业主义定义:新闻专业主义是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所追求的一种职业理想和操作理念,包括真实、客观、公正地报道新闻,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目标,独立于政府、财团之外,担负独特地社会责任的一系列规范和行业标准。

新闻专业主义既可以理解为一种有关新闻媒介社会功能的信念,一种用以规范新闻工作的职业伦理,一种自觉服务公众的精神和态度,也可以视为一种对新闻业与其他权力和利益集团的关系的意识形态。

二、对新闻专业理念干扰最大的是来自于政治上的压力和经济上的市场压力。

二、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说明:但有可能用到名词解释和填空题的知识点,记得理论联系实际)第二章:1.新闻本源与新闻来源的区别(P37页)新闻本源:1先有事实后有新闻;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2 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新闻来源:是指新闻从何处获得一是采访他人;二是记者亲眼目睹;三是查阅有关资料或他人来信第三章:2.新闻媒介与社会舆论的关系(P60页)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

2、引发舆论。

3、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

引导舆论。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第七章:新闻媒体与舆论的关系1、反映并代表舆论:公开表达对于舆论,既是必要条件又是最后形成的标志,而公开表达又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媒介。

2、引发舆论。

3、引导舆论:(1)通过持续不断的信息流,构筑现代信息环境,作用于人们的认识。

引导舆论。

(2)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意见表达引导公众意见。

第十章:3.什么是新闻自由?(P206页)新闻自由:不受批准自由出版报刊,即不必向政府申请营业执照或交付保证金,在政治经济上不受限制,人人都拥有出版权;不受任何形式的事先审查,可以发布任何新闻和发表任何意见;不受限制地自由接近新闻源。

简要的说,新闻自由就是公民拥有出版权、采访权和发布权。

4.舆论监督是否等同于传媒监督?(大四补充笔记)传媒的监察不等同于舆论监察:舆论通过自在的存在,对社会发生的事件,问题产生影响(通常是一种精神压力),这叫舆论监察,并非只有通过传媒反映舆论,形成对当事人和组织的压力,才叫舆论监督。

随着公众的参与,媒体对客体的监督,有可能变为舆论监督。

应让舆论真正成为监督主角,传媒则退到背景烘托和议程设置的位置上。

第十四章:5.新闻真实性原则是怎样的?(P273页)1、新闻真实与事物之间相互联系2、单个真实与整体真实3、新闻真实和本质真实4、真实与真想6.新闻失实的原因(P280页)1、文学想象造成具体的新闻失实;2、体制性失实,即由政治、经济价值观引发的失实;3、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过程中造成的失实;(1)由于采访不深入造成的失实;(2)编辑环节之间缺乏沟通造成的失实;(3)编辑核实程序不对造成的失实;(4)写作中作者想当然造成的失实。

4、新闻策划造成“传媒假事件”泛滥;5、故意制造、传播虚假事实或虚张声势地夸大事实6、套话、套路写作造成的不真实;7、一种看不见的不真实------有意不报道公认的具有新闻价值的公开发生的事实;8、传媒对于科学的失实。

7.新闻的指导性是什么?(P290页)新闻指导性:新闻指导性就是通过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来宣传一定的观点,影响受众的思想,把受众引导到既定的目标上去。

新闻指导性始终是道义上、思想上的影响,决不能把新闻指导性当作指挥权,对受众指手画脚,认为受众应该怎样。

8.开展新闻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316页)1) 从有利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正确的揭露批评2) 实事求是是保证揭露批评报道成功的基础。

3) 适时、适量、适宜是批评报道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一环;4) 保护批评者的合法权利,保留被批评者的申诉权利。

5) 既要有独立负责的精神,又要自觉接受党的领导,积极争取各级党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9.新闻媒介的党性原则制度包含什么?(P329-332页)新闻与党性原则的关系:1) 坚持鲜明的倾向性和真实性统一;2) 坚持维护党的利益和人民利益统一;3) 坚持宣传党的原则和掌握灵活的宣传策略的统一;4) 坚持严肃的态度和生动活泼的文风统一。

其他第二章:1、新闻的来源和本源(P26页补充笔记)2、新闻的定义(P29页)(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3、软新闻和硬新闻(P41页)第三章:4、新闻与信息:特点、异同点(P45、48-49页)5、新闻与宣传:异同点(P50页)6、新闻与舆论:定义、特点、八要素、异同、社会功能(P55页)7、舆论的八要素(P56页)(辨析题)第七章:8、新闻媒介的双重属性(事业性、企业性)(P144页)第八章:9、新闻媒介的功能定位(P160页)10、新闻媒介的传播效果:魔弹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扩散论四阶段(P162)第十五章:11、新闻选择(P338页)12、新闻价值及五性质(P340页、P343页)13、新闻选择的过程及具体应用(P348图表和解析)Welcome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