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重点

系统解剖学内脏学重点

内脏学内脏包括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四个系统消化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吸收营养,排出食物残渣呼吸系统:其主要功能是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尿液,排泄机体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废物生殖系统:其主要功能是产生性激素和生殖细胞,繁衍后代*在行态与发生上,胸膜、腹膜和会阴与内脏器官关系密切,所以均属内脏学的范畴一、内脏的一般结构中空性器官: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生殖道实质性器官:如肝、胰、肾及生殖腺等二、胸部的标志线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正中所作的垂直线胸骨线:沿胸骨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直线胸骨旁线:在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腋前线:沿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直线腋后线:沿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直线腋中线:沿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肩胛线:通过肩胛骨下角的垂直线后正中线:沿身体后面正中线所作的垂直线三、腹部的标志线和分区腹部标志线上横线:通过两侧第10肋最低点间的连线下横线:通过两侧髂结节间的连线左、右垂直线:通过左、右腹股沟韧带中点与上述两条横线垂直相交的线腹部分区临床上,有时可通过脐作横线与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和左、右下腹四个区。

消化系统十二指肠以上为上消化道,空肠以下为下消化道1.口腔腺位置和导管开口三大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腮腺parotid gland: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咬肌后表面和下颌后窝。

腮腺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2磨牙牙冠的颊粘膜上的腮腺管乳头。

下颌下腺submandibular gland:位于下颌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所围成的下颌下三角内。

下颌下腺管开口与舌下阜。

舌下腺sublingual gland:位于口底粘膜深面。

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和舌下襞。

2.食管三个狭窄第1狭窄:食管起始处,距中切牙15cm第2狭窄:食管与左主支气管后方与其相交处,据中切牙25cm第3狭窄:食管穿膈的食管裂孔处,据中切牙40cm食管分三部:食管起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为颈部。

颈静脉切迹至食管裂孔为胸部。

食管裂孔以下为腹部。

3.牙牙的形态:牙嵌于上下颌骨的牙槽内,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具有咬切、撕裂、和磨碎食物以及辅助发音的功能。

牙分为牙冠、牙颈和牙根,牙根管和牙冠腔合称为牙腔或牙髓腔。

牙的构造:牙由牙质、釉质、牙骨质、和牙髓组成。

牙的中央的空腔称为牙腔或牙髓腔。

牙髓通过根尖孔与牙槽相通。

牙髓发炎,炎性渗出物压迫神经产生剧烈疼痛。

牙式:牙分为切牙、尖牙、前磨牙、磨牙。

乳牙duciduous teeth:20个——乳中切牙I,乳侧切牙II,乳尖牙III,第一乳磨牙IV,第二乳磨牙V。

恒牙permanent teeth:32个——中切牙1,侧切牙2,尖牙3,第一前磨牙4,第二前磨牙5,第一磨牙6,第二磨牙7,第三磨牙8。

舌乳头: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轮廓乳头4.咽pharynx的分部、交通;胃stomach的形态、分部与位置;十二指肠分部咽的分部:咽以软腭与会厌上缘为界,分为鼻咽、口咽、喉咽。

位置:漏斗状肌性管道,颅底至C6下缘鼻咽nasopharynx:介于颅底和软腭之间。

经鼻后孔与鼻腔相通。

经咽鼓管咽口(pharyngeal opening of auditory tube)通向中耳的鼓室。

口咽oropharynx:介于软腭至会厌软骨上缘平面之间,向前经咽峡与口腔相通。

喉咽laryngopharynx:位于会厌上缘至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之间,向下与食管相续,向前经喉口与喉腔相通胃的形态与分部入口——贲门cardia,出口——幽门pylorus,上缘——胃小弯,下缘——胃大弯,两壁——前、后壁。

分4部:贲门部cardiac part,胃底fundus of stomach,胃体body of stomach,幽门部pyloric part。

胃的位置:大部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

贲门位T11左侧,幽门位L1右侧。

十二指肠分部:上部,降部,水平部,升部空肠回肠比较:空肠:全长2/5,位于腹腔左上部,环状襞及绒毛低而高而密;回肠:全长3/5,位于腹腔右下部,环状襞及绒毛低而疏大肠分部:盲肠、、结肠、直肠和肛管阑尾体表投影: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处5.直肠rectum弯曲和构造两个生理弯曲:直肠骶曲sacral flexure of rectum,直肠会阴曲perineal flexure of rectum构造:直肠下段肠腔膨大为直肠壶腹ampulla of rectum。

腔内常有由环行肌和粘膜形成的3个半月形皱襞,称为直肠横襞,具有阻挡粪便下移的作用。

6.肝liver的形态与位置肝的形态:肝呈不规则的楔形,活体呈红褐色,质软而脆。

肝可分为上、下两面,前、后、左、右4缘。

肝上面与膈相接,又称膈面diaphragmatic surface,肝下面朝向下后方,邻接许多脏器,又称脏面,中部有一“H”形的沟,由左、右纵沟和中间的一条横沟组成,横沟为肝门,有肝固有动、静脉左右支、神经、淋巴管出入。

“H”形沟可将肝分为4叶:左纵沟的左侧为肝左叶,右纵沟的右侧为肝右叶,横沟的前方为方叶quadrate lobe,横沟的后方为尾状叶caudate lobe。

肝的位置:大部分右季肋区和腹上区,小部分左季肋区。

输胆管道组成和胆汁排出途径胆囊gallbladder:长梨形,容量40~60ml,分胆囊底,胆囊体,胆囊颈,胆囊管。

肝外胆道: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胆总管胆汁排除途径:由肝脏分泌胆汁,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胆囊储存→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开口于大乳头) 胰管和胆总管汇合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大乳头。

胰的位置:胃的后方,腹后壁,平腰椎1~2。

分为胰头、胰体、胰尾呼吸系统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鼻、咽、喉称上呼吸道,气管和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1.鼻旁窦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又称副鼻窦,位于同名的颅骨内)额窦:开口于中鼻道筛窦:前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

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开口于蝶筛隐窝。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

2.喉larynx的构成、软骨及喉腔喉的构成:由喉软骨借连结构成支架,附有后肌,内衬黏膜而成。

喉软骨: 包括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不成对: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thyroid cartilage:左右软骨板融合,前凸形成前角,上端凸向体表形成喉结laryngeal prominence。

环状软骨:由后方的环状软骨板和前方的环状软骨弓构成,环状软骨弓平对C6。

会厌软骨:会厌软骨被黏膜覆盖构成会厌epiglottis。

成对:杓状软骨杓状软骨:由底向前伸出的突起,有声韧带附着,称声带突。

喉腔laryngeal cavity:由喉软骨、韧带和纤维膜、喉肌和喉黏膜围成的官腔。

前庭襞和声襞将其分为三腔:前庭襞以上为喉前庭,前庭襞和声襞之间为喉中间腔,声襞以下为声门下腔。

(声门裂是喉腔最狭窄的部分)3.左右支气管、左右肺的区别支气管bronchi:左主支气管left principal bronchi:细而长,较倾斜。

右主支气管reight:短而粗,较陡直。

肺lung:右肺较粗短,左肺较狭长。

右肺被水平裂和斜裂分为上、中、下三叶;左肺被斜裂分为上、下叶。

4.壁胸膜分部,胸膜腔概念、纵膈的概念与分部胸膜pieura壁胸膜parietal pleura:肋胸膜,膈胸膜,纵隔胸膜,胸膜顶。

胸膜腔pleural cavity: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存在的潜在性密闭腔隙。

胸膜隐窝pleural recesses:肋膈隐窝,肋纵膈隐窝,膈纵膈隐窝。

纵隔mediastinum:是左右纵隔胸膜间的全部器官、结构与结缔组织的总称。

胸骨角平面以上是上纵隔(上界胸廓上口,下界胸骨角至T4下缘平面,前方胸骨柄,后方T1-T4),胸骨角平面以下是下纵膈(上界上纵隔下界,下界膈,左右为纵膈胸膜)分前、中、后纵膈。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由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成。

主要功能是排出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水,保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1.肾的形态、构造、位置和被膜肾kidney肾的形态:肾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官,形似蚕豆,左右个一。

正常人的肾表面光滑,质地柔软,呈红褐色。

肾具有前、后两面,上、下两端、内、外侧两缘。

肾的构造:肾实质由肾皮质renal cortex和肾髓质renal medulla两部分构成,肾髓质位于肾皮质的深部,色淡红,含有许多小管道。

肾髓质是由15~20个肾锥体renal pyramids组成,皮质延伸至肾锥体之间的部分称肾柱renal columns,肾锥体尖端合并成肾乳头,顶端有许多乳头孔,突入肾小盏,肾生成的尿液由此孔流入肾小盏minor renal calices内,2~3个肾小盏合成一个膜管状结构,即肾大盏major renal calices,他们彼此汇合成前后扁平的漏斗样囊状结构为肾盂renal pelvis肾的位置:肾位于脊柱的两侧,腹膜后间隙内。

左肾:T11下缘~L2下缘,第12肋斜过左肾后方中部。

右肾:T12上缘~L3上缘,第12肋过右肾后方上部(比左肾低半个椎体)。

肾的被膜:肾的表面有3层被膜,自内向外分别为纤维囊fibrous capsule,脂肪囊(肾床),肾筋膜renal fascia2.输尿管分部和狭窄输尿管ureter:腹部、盆部、壁内部输尿管狭窄: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输尿管与髂血管交叉处,输尿管的膀胱壁内段3.膀胱urinary bladder形态分部、位置关系。

形态:膀胱空虚时呈三棱锥体形。

膀胱三角trigone of bladder:在膀胱底的内面,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的三角形区域,由于缺少粘膜下层,粘膜与肌层紧密相连,无论在膀胱充盈或空虚时,都保持平滑状,不形成皱襞。

(肿瘤、结核、炎症好发部位)分部:分为尖、体、底和颈4部分。

膀胱尖apex of bladder端朝向前上。

膀胱底fundus of bladder呈三角形,朝向后下。

尖与底之间称膀胱体body of bladder。

膀胱颈neck of bladder膀胱的最下部,其下端有尿道内口通尿道。

位置:成人的膀胱位于小骨盆的前部,前方为耻骨联合,后方男性直肠、精囊腺、输精管壶腹,女性子宫和阴道。

膀胱空虚时,膀胱尖不超过耻骨联合上缘。

膀胱充盈时,膀胱尖即上升至耻骨联合以上,这时腹前壁折向膀胱的腹膜也随之上移,使膀胱的前下壁直接与腹前壁相贴。

新生儿膀胱的位置比成人的高,大部分位于腹腔内。

生殖系统1.生殖器组成生殖系统genital system包括生殖腺、输送管道、附属腺、外生殖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