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写英文开发信标题

如何写英文开发信标题

如何写英文开发信标题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劳动效率的提高,世界经济在整体上,早已形成一个巨大的买方市场。

尤其是低端的基础的产品。

网络大发展使地球愈来愈像一个村落,坐在地球这边,就可以听到地球那边的鸡犬之声,不必往来,也可相知。

甚至是同呼吸,共命运。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降低了国际贸易的门槛,使全球商业活动更加高效,商业信息更加透明。

致使更多的人,更多的公司涌入国际贸易的大潮中。

同行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

为了在竞争中生存,就不得不挖掘更精细化的服务和更高的产品质量。

我曾经在一家化工进出口公司工作了将近两年。

深深地体会了外贸人的艰辛与无奈。

XX市一地大大小小化工外贸公司几百家,经营产品99%相同。

同质化竞争异常惨烈。

甚至有时候已经到了畸形的地步。

怎么在竞争中不败,如何在夹缝中生存?这就要我们有对大形势的把握和别于他人的独特本领。

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

今天对于我们外贸人来说,这更是不二的真理。

需要注意的细节很多,那么这里我们把放大镜放在开发新的标题上,在外贸的开发客户过程中,如何让你的标题吸引住客户的眼球,引导他朝你想要的方向发展。

首先,我们要了解邮件标题的作用。

邮件标题可以是邮件内容的一个高度概括,让收件人对邮件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

提示他对邮件做进一步的处理。

也可以是发件人有意的设置以引导收件人对邮件进行有利于发件人的处理等等。

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更想通过有意的设置,别于他人,吸引客户,占得先机。

通过个人的切身感受,同时借鉴网络上网友的分享,聊一聊个人的看法,以供参考。

作为共性,电子邮件标题要言简意赅,举例说明:如上所示,是一段邮箱截图。

邮件标题为PET Resin,说明邮件内容是针对PET Resin这个产品展开的。

由于双方已经邮件来往数封,彼此心知肚明,这个标题也就足够了。

但如果初次交流,这个标题就不免让人猜测,发件人到底要干什么?如果客户有时间,可能打开看一看,如果很忙,看的几率也就不大。

例如:上边这个标题就过于泛泛。

被忽略的可能性很高。

最好写的足够明确,不光言简,更要意赅。

如XXX company supply PET Resin。

明确告诉对方我们是供应该产品的。

如果对方正好需要该产品,他会很方便的找到你。

这样就轻易地战胜一部分标题不够明确的竞争者。

又如:这个标题就很明确。

把邮件内容基本概括清楚。

且标题长度适中。

最近在网上也看到一些类似的文章,摘些精华和大家分享。

例如来自阿里巴巴出口通的一篇文章写到:“一个不明确的主题,会让客人根本没兴趣去打开陌生人的邮件。

这个就需要经验了,内容要言简意赅,直接吸引客人通过主题去点开邮件,目的就达到了。

至于他看了以后有没有反应,就要看实际情况和你内容的功力了。

有些人写邮件会这样设置主题:“we are the manufacturer of lights”,又或者“need cooperation”,或者“Guangdong *** trading company ltd”,或者“pr ice list for lights-Guangdong *** trading company ltd”等等,一看就知道是推销信。

当你一个礼拜就收到一封推销信,你可能会有兴趣看看,但是如果你一天收到N封推销信,估计就会很厌烦,直接删掉算是客气的了。

所以如何把主题写好,让客人知道这是封推销信,还是要忍不住打开看看?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了。

举个例子吧,假设我是做太阳能灯的公司DEF Co. Ltd,目前公司最大的客人是美国的Home Depot,尽管可能是通过贸易商做的,不是直接合作,但是完全可以当作一个开发新客人的筹码!如果我要写一封开发信给美国的ABC inc(这个名字是我编的),我从google上了解了一些这个公司的信息,知道他们是美国的进口商,有做太阳能灯系列,希望能试着开发这个客人,我一般会这样写主题,“Re: ABC inc/Home Depot vendor-solar light/DEF Co., Ltd.”其中,ABC inc代表了客人的公司名,你在写给他的主题上首先加上他公司名,表示对他们公司的尊重;Home Depot vendor-solar light明确表示你是北美第二大零售商Home Depot的太阳能灯供应商,既表明了实力,也勾起他的兴趣;最后的DEF Co., Ltd.代表自己公司。

这样一来,假设你找对了人,这个正是ABC 公司太阳能灯的buyer,又或者是他的某一个主管,突然某一天收到这么一个主题的邮件,哇,home depot的供应商找上来了,太棒了,应该看看是不是有合作机会,是不是比原有供应商更好?他打开邮件的概率会非常非常大!再说了,这个主题设置的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客人即使暂时不回你邮件,只是放在收件箱里,但是将来某一天他突然想让你报报价,很容易就能找到这封邮件!只要关键词输入home depot,保证一下子就找到。

”此一招可谓独辟蹊径,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循此线索,如能举一反三,练出属于自己的独门绝技,善莫大焉。

这位仁兄还将一些常见的问题和建议总结如下:a.不推荐:1)、Establishing Business Relations (十有八九会被退回)2)、We are XXXX Chemical Co., Ltd. (在对方还不知道你们公司的时候,这样写无疑是要被打入垃圾邮件组)3)、Chemical Raw Materials (只有产品名称,对方会感到莫明其妙)b.推荐:1)、Supplying High Quality Chemical Raw Materials (很普通,打开率50%)2)、Chemical Materials from China (有产品,有国家)3)、Chemical Raw Materials Supplier (有点贸易商的感觉)4)、Serve High Quality Chemical Materials (感觉用serve比supply稍好一点)c.强烈推荐:1)、Chemical Materials for XXXX Industry (有具体的应用领域)2)、XXXX from China (写出具体的产品名称,前提是你要知道对方的行业以及需要什么产品)3)、For/To XXXX (写出对方的名字或者公司名,阅读率应该算是最高的,但是发信速度也是最慢的)4)、RE:Chemicals (加上Re有一种回复的感觉)5)、Re: Quotation about chemicals for XXX(有价格有产品有对方公司名称)6)、Re: XXX inc/Home Depot vendor-solar light/DEF Co., Ltd.(有对方公司名称,有合作大买家,有自己公司名称,万无一失)摘在此处以供大家参考。

2.作为开发信标题还要有自己的特性,从形式到内容都要新颖:这里再借鉴一位仁兄发表到福步上的一些经验,您看看是不是很有启发呢?摘录如下:“开发信标题的作用!您是否还在使用以下的开发信标题?一.问候性的标题:How are you?How is your business going?......二.毫无意义的疑问句Do you want *** product?Are you searching for *** supplier?......三.没有任何力度的陈述句Good supplier from China*** company form China*** product supplierBusiness of *** productWe want to establish business relationship with youSeeking business cooperationChance of cooperation about ***......实际效果怎么样呢?是否挺让人沮丧的?解决办法:一.就开发信标题问题我也和我的一个客户谈到过。

不同客户的心理虽然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喜欢看到新颖,简洁,最好带点创造性的标题。

总体来说,只要在标题里注明自己的产品,加上一点点新意,你的标题就会与那些群发的明显与众不同。

就我自己而言,我做空调业务,一般用的是"Stay Cool With Us--*** air conditioner" 一语双关;或者"Your air, we care -- *** air conditioner" 押韵。

这里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花点时间思考一下二.标题也可以直接勇敢地使用一些有力度的疑问句,如:Are you satisfy with your present supplier?Are you tired of buying inferior *** product?其他的等等三.直接用 RE: 或者多个。

RE:RE:RE: + title 作为开头,第一时间引起客户注意。

如果客户每天收发很多邮件,他不会在意你这样做的。

四.引用CathyJo的方法:写开发信都是在充分熟悉客户网站的基础上,观察他们网站的标语,然后就把相应的重要的放上去,人家一看这个标题很熟悉,就会打开来看的了。

不管是谁,对自己企业的口号类标语总是会多看几眼的我和我的朋友们一直使用这几种发法,受益颇多。

希望大家也能对这些细节重新思考。

”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见解如此独到,精深,如非亲身实践,亦恐怕不是十年寒窗能学得到的。

更可贵的是,如此绝学,大侠没有私藏,分与众人共享,实是难能可贵。

连同前边引用的文章作者,小弟在此一并谢过。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上边种种,乃集思广益,笔者认为或有裨益,稍加总结,以供参考。

如您有更好的经验,方法。

也希望您发一家之言,拿到微贸相关板块发表,让群众借鉴,让人民检验。

取精华,舍不足,共同进步,让每一个外贸人的明天更好,让我们共同的外贸事业更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