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治疗及注意事项风寒感冒忌食物品柿子性寒,味甘涩,风寒感冒者宜吃辛温散寒食品,切忌寒凉之物。
柿子大凉性涩,食之寒邪不易外去,故当忌食。
《本草经疏》中早有告诫:“肺经无火,因客风寒作嗽者忌之。
”《随息居饮食谱》亦云:“……外感风寒,……皆忌之。
”同样道理,柿饼亦不可吃。
蚌肉性大凉,外感风寒之人忌食。
《随息居饮食谱》中指出:“多食寒中,外感未清者皆忌。
”风寒感冒者误食之,则寒邪不易外解,感冒迁延难愈,故忌食。
蚬肉性寒,味甘咸,风寒感冒之人寒邪未解,切忌食用。
《本草拾遗》中指出:“多食发嗽及冷气。
”风寒外邪不解,肺气不宣,咳嗽痰多色白者,误食蚬肉,寒不外散,其咳久久难止。
螃蟹大凉食品,风寒感冒者忌食,并非缘于蟹为“发物”,而是因其性寒之物,风寒外感未愈时,食之寒邪难解,故当忌食。
《随息居饮食谱》中早有告诫:“时感未清,……均忌。
”鸭肉性凉,味甘咸,也有医家认为鸭肉性寒,故外感风寒感冒者忌食。
清代著名食医王孟英也早有告诫:“凡外感未清,……皆忌之。
”鸡肉为补益之品,大补气血,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皆当忌食。
中医治疗原则指出:外邪未去时,先当解表,切不可补,否则外感之邪难以解散,正所谓“闭门留寇”。
《医林纂要》中早就指出:“肥腻壅滞,有外邪者皆忌食之。
”猪肉性平,味甘咸。
虽为补益之品,但风寒感冒外邪未解之时,不宜服食。
诚如《本草备要》中所说:“……伤风寒及病初愈人为大忌耳。
……伤寒忌之者,以其补肌固表,油腻缠黏,风邪不能解散也。
”所以,风寒感冒之初和感冒初愈者忌食。
柑性凉,味甘酸。
风寒感冒外邪未解者,当吃辛温散寒之物。
柑酸凉,不利寒邪外解,故应忌食。
清代著名食医王孟英早就指出:“柑,风寒为病忌之。
”乌梅性温,味酸。
酸能收敛,邪不易出,故凡感冒之人,不论风寒与风热,外邪不除,皆当忌食。
《本草经疏》中说:“病当发散者咸忌之。
”《药品化义》亦云:“咳嗽初起,恐酸以束邪气,戒之。
”《随息居饮食谱》也说:“凡痰嗽,外感未清,并忌之。
”芡实俗称鸡头果。
性平,味甘涩,无论风寒感冒或是风热感冒初起,只宜辛散之物,忌食酸涩敛邪之品,故当忌之。
清。
王孟英早有告诫:“芡实,凡外感前后,……皆忌之。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有润肺止咳作用,但风寒感冒之人外邪未解,咳嗽痰多者忌食。
正如《本草求真》所说:“初嗽不宜遽用。
”所谓“初嗽”,即指风寒感冒者咳嗽而言。
《本草正义》中还说:“风寒外束,肺气不宣之咳,尤为禁品。
而世俗或以百合通治外感之嗽者,又未免寒降遏伏,反令肺气窒塞,外邪无从宣泄矣。
”银耳即白木耳。
性平,味甘淡,能润肺、滋阴,但风寒感冒、咳嗽多痰者忌食。
《饮片新参》中早有告诫:“风寒咳嗽者忌用。
”编辑推荐:风寒感冒喝碗粥此外,风寒感冒者还应忌食葡萄、生萝卜、螺蛳、田螺、蛤蜊、柿饼、生藕、生地瓜、生菜瓜、生冷荸荠、生黄瓜、菊花脑、金银花、金樱子、香蕉、西瓜、绿豆芽、蕺菜、莼菜、芹菜、马兰头、枸杞头等食物。
现在虽已是11月过半,但全国的气温依然普遍偏高,冬天迟迟未到,随之而来感冒的人多了。
今年入冬晚,这会不会造成感冒大流行呢?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入冬晚,风寒感冒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呼吸病分会秘书长、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张纾难认为:“今年入冬晚,很多地方的气温都比往年要高,…非其时而有其气‟,这正是诱发感冒的…良机‟。
”因此,她认为今年应该特别注意防流感。
风寒感冒冬季多发武警总医院呼吸科张健鹏主任也指出,入冬晚感冒患者必然会增多,现在从门诊已经能看出这种趋势了。
据他介绍,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多发于初冬或换季的时候。
刚得病时,患者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医生称为“卡他症状”。
治疗不及时,病情逐步发展,还会出现乏力、发烧、头痛、关节痛、咳嗽等症状。
张纾难告诉记者,中医认为,感冒是因人体感受风邪引起的外感疾病,把它分为风寒、风热两大主要类型,结合四时节气、个人体质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其他各种类型。
风寒感冒一般冬季多发。
其主要症状是明显怕冷,即使穿上很多衣服,人也会觉得冷。
患者鼻涕比较清稀,痰比较稀薄,发热,无汗。
得感冒不要硬“撑”张健鹏提醒人们,得了感冒不要硬“撑”着。
感冒初发,只是局限在上呼吸道,延误治疗后,病情就会向气管、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发展。
临床上就有感冒发烧并发肺炎,肺炎并发心衰,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
总之,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卡他症状严重,合并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张纾难认为,一般而言,以西药成分为主的感冒药可以减轻感冒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冲剂对风寒感冒比较有效。
但有时候,风寒感冒往往夹带着其他症状,如燥、淤、湿等,这就需要医生辨证论治。
对于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更应注意,不要随便吃感冒药。
风寒感冒在治疗上主要应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患者可以选用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等。
对于儿童风寒感冒,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
对于表虚患者,患者往往会出汗,脉搏浮缓,这时可以用桂枝汤。
张纾难提醒说,患者在服药后应当喝少量热水,最好是热稀粥,并盖好被子,以帮助药力发挥。
当全身出微汗时,就可以停药了。
如果患者没有发汗,可以再次服用。
但如果得了流行性感冒就要特别注意了,患者往往怕冷、发热比普通感冒厉害得多,病程很长,严重时会导致并发症。
儿童患流感时,除服用小儿感冒冲剂,还应加服清热解毒口服液。
防感冒关键是增强体质像今年这样的天气,如何预防感冒呢?张纾难说,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预防所有的感冒。
再者,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用不同的药物;因此,对感冒的预防,也应是针对个人的体质。
如阴虚的人应该滋阴;气虚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血虚的人则要补血。
对于老人、儿童等体质弱的人群,更应加强预防意识。
另外,最近气温变化快、温差大,人们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及时增减衣服。
热的时候赶快脱,冷的时候尽快穿,以免感冒缠上身。
另外,一旦患了感冒,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争取尽快恢复。
入冬晚要当心风寒感冒现在虽已是11月过半,但全国的气温依然普遍偏高,冬天迟迟未到,随之而来感冒的人多了。
入冬晚要当心风寒感冒风寒感冒冬季多发专家指出:“今年入冬晚,很多地方的气温都比往年要高,…非其时而有其气‟,这正是诱发感冒的…良机‟。
”因此,今年应该特别注意防流感。
入冬晚感冒患者必然会增多,现在从门诊已经能看出这种趋势了。
据他介绍,感冒,主要是由鼻病毒和细菌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多发于初冬或换季的时候。
刚得病时,患者会出现打喷嚏、鼻塞、流鼻涕、咽喉不适等上呼吸道症状,医生称为“卡他症状”。
治疗不及时,病情逐步发展,还会出现乏力、发烧、头痛、关节痛、咳嗽等症状。
张纾难指出:中医认为,感冒是因人体感受风邪引起的外感疾病,把它分为风寒、风热两大主要类型,结合四时节气、个人体质的不同,还可以分为其他各种类型。
风寒感冒一般冬季多发。
其主要症状是明显怕冷,即使穿上很多衣服,人也会觉得冷。
患者鼻涕比较清稀,痰比较稀薄,发热,无汗。
得感冒不要硬“撑”专家提醒:得了感冒不要硬“撑”着。
感冒初发,只是局限在上呼吸道,延误治疗后,病情就会向气管、支气管、肺等下呼吸道发展。
临床上就有感冒发烧并发肺炎,肺炎并发心衰,最后导致死亡的案例。
总之,发烧38.5摄氏度以上,卡他症状严重,合并有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情况,应马上去医院就诊。
>>>>哪些感冒症状须警惕一般而言,以西药成分为主的感冒药可以减轻感冒症状。
从中医角度来看,感冒冲剂对风寒感冒比较有效。
但有时候,风寒感冒往往夹带着其他症状,如燥、淤、湿等,这就需要医生辨证论治。
对于老人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的特殊人群,更应注意,不要随便吃感冒药。
风寒感冒在治疗:1、主要应辛温解表,发散风寒。
患者可以选用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等。
2、对于儿童风寒感冒,可服用小儿感冒冲剂。
对于表虚患者,患者往往会出汗,脉搏浮缓,这时可以用桂枝汤。
3、患者在服药后应当喝少量热水,最好是热稀粥,并盖好被子,以帮助药力发挥。
1)当全身出微汗时,就可以停药了。
2)如果患者没有发汗,可以再次服用。
提醒:但如果得了流行性感冒就要特别注意了,患者往往怕冷、发热比普通感冒厉害得多,病程很长,严重时会导致并发症。
儿童患流感时,除服用小儿感冒冲剂,还应加服清热解毒口服液。
>>>>流行性感冒知多少?预防感冒小秘诀:冬季冷水洗鼻子可以预防感冒防感冒通风比熏醋好防感冒关键是增强体质像今年这样的天气,如何预防感冒呢?专家指出: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够预防所有的感冒。
再者,中医讲究辨证治疗,对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用不同的药物;因此,对感冒的预防,也应是针对个人的体质。
如阴虚的人应该滋阴;气虚的人,可以多吃一些补气的食物;血虚的人则要补血。
对于老人、儿童等体质弱的人群,更应加强预防意识。
另外,最近气温变化快、温差大,人们千万不要怕麻烦,要及时增减衣服。
热的时候赶快脱,冷的时候尽快穿,以免感冒缠上身。
另外,一旦患了感冒,要注意多休息,多喝水,争取尽快恢复。
治风寒感冒三汤风寒感冒初起,主要症状为头沉或头痛,怕冷,四肢酸痛发紧,身体发烧但无汗,同时伴有鼻塞,流清涕。
患者自觉口不渴,咯痰稀薄色白,对镜还可以自行观察到舌苔薄白。
食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第一汤:“五神饮”(借鉴自《本草汇言》)将荆芥、苏叶、生姜各10克切成粗末,与茶叶6克一同开水冲泡。
一段时间后,与红糖30克搅拌,煮沸后趁热服下,服后盖被,如出汗不畅,一小时后可再服一次,即可使畏寒、身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表寒、身痛重者,可适当配麻黄6克、桂枝9克,以加强辛温散寒之力。
第二汤:“双白玉粥”(借鉴自《颜氏验方》)粳米50克加水熬粥,沸腾后加入切片的半棵大白菜(主要用菜心和菜帮)、切断的大葱白20克和生姜10克,共煮至白菜、大葱变软,粥液黏稠时,起锅加食盐少许后食用。
此粥可促进出汗,驱散寒气,又能调和胃气,使发汗而不伤正气,尤其适合老人服用。
第三汤:豆腐火腿芥菜汤豆腐100克切块或厚片,与50克火腿丝共用少量花生油微煸炒,加入1000克高汤、10克生姜煮沸,起锅前撒入芥菜30克、胡椒粉、香菜末,用食盐调味后趁热服用。
感冒除了怕冷,身痛外,还伴有食欲不振,胃寒口淡,在前两汤基础上,此汤用芥菜、香菜、生姜和胡椒散寒,加以豆腐、火腿补中和胃,增进食欲,进一步加快人体调动自我恢复功能。
半数风寒感冒患者服错药在河南省中医院呼吸内科的诊室里,副主任医师王禄仔细地询问了张女士的病情,经过检查和中医辨证后,王禄明确告诉张女士,她所患的是风寒感冒,而所用药物却是治疗风热感冒的。
因此不仅起不到治疗作用,反而使病情加重。
王禄介绍,中医一般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和暑湿、秋燥四种,其中风寒和风热的治疗药物药性是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