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空旷( kuàng)寥廓( kuò)..B.模范( mú)昵称( nì)..C.点缀(zhuì)厮守( sī)..D.诧异( chà)分歧( qí)..弃甲曳兵( yè).摇头晃脑( huàng).磨牙吮血( y?n ).呱呱而泣( guā).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2019 新年伊始,在手机行业内部,一场关于5G 手机首发权的争夺战早已拉开围幕。
B.不同板本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单陆续出炉,折射出人们对幸福城市的关切。
C.屠呦呦研究员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彰显着国家对人民健康和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
D.中华老字号要在保留自身文化底韵的前提下,与时俱进,创造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产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澳门回归祖国20 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
B.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乒联团体世界杯赛上,中国队不孚众望,夺得男团和女团冠军。
....C.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嫉恶如仇、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形象,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心中。
D.“中国一分钟”微视频,是我国改革开放非凡成就的反映,更.是中华民族矢志奋斗精神的展现。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精确掌握无人驾驶核心技术,关系到我国能否顺利实现新时代“汽车强国”之梦。
B.遍布城乡的各种类型的图书馆,调节着我们的文化呼吸,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C.上海市胸科医院发布连续两项肺癌新药研究成果,中国自主创新抗癌药再获突破。
D.浙江农博会围绕“美丽乡村、美好生活”为主题,展示我省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变化。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70 年,是中国考古学蓬勃发展的70 年。
70 年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也对增强文化自信和中华文化凝聚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①累了丰富的学科建设经验②为建立中国考古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奠定了重要基础③取得了众多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A.③①②B.②①③C.①③②D.③②①6.对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
(借代)B.山下孤烟渔市远,柳边疏雨酒家深。
(对偶)C.我欲长竿数千尺,坐来东海看潮生。
(夸张)D.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
(比喻)7.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江州司马青衫湿..青衫:唐代最低品级的文官服为青色。
B.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路:宋代行政区划名。
C.朝菌不知晦朔..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和最后一天。
D.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无尽藏:佛家语,指无穷无尽的宝藏。
8.下列各句的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句读之不知B.引以为流觞曲水C.大王来何操D.恐年岁之不吾与9.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后来秦国再次攻打赵国,李牧连续击溃秦军。
B.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如果大王没有过错,那么天下的百姓就会到来。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大鹏)愤怒地起飞,它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凭借别人的力量(做了国君),却损害他,是不仁义的。
10.下列对《雨霖铃》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交代恋人离别的时节、地点与环境氛围。
B.从“晚” “暮”到“今宵” “晓”,直至“此去经年”,从眼前写到将来,承接自然。
C.柳词善于运用“点染”,“念去去”三句先点明离别之情,再用景色渲染烘托。
D.实写“执手相看” “无语凝噎”和“千种风情”,将“伤离别”描摹得缠绵动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3 题。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轩凡四遭火,..得不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
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
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把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节选自《项脊轩志》)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余扃牖而居扃牖:关闭门和窗..B.殆有神护者殆:大概.C.时至轩中时:时常.D.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手:亲手12.下列各项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其制稍异于前A.不拘于时B.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C.以其无礼于晋D.月出于东山之上13.下列对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段写作者久居项脊轩“能以足音辨人”及此轩多次遭火而未焚的情形。
B.通过妻子转述小妹们好奇的问语,侧面表现项脊轩中生活的甜蜜与温馨。
C.文末的一“也”一“矣”两个虚词,加重了睹物思人、物是人非的感慨意味。
D.选段用平实的语言描写生活细节,寄托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
14.下列对《我与地坛》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
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
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
A.“清晨”“浮起月光”、“老柏树旁”“颓墙边”等词语表明时间的推移和地点的转换。
B.四个“又是”成对而又间隔运用,带出丰富的景象,也使得语言整饬而不乏变化。
C.综合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其中语言描写和景物描写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D.反复强调“母亲已经不在了”“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表达作者内心无比的痛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 题。
媒介形态的演进,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日前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9 》指出,“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催生了大量新业态、新职业”,网络直播、共享经济等数字经济新模式拉动灵活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许多没有知名度的普通人,靠优质内容创作赢得了关注度。
去年“双11”,有网络红人创下 3.3 亿成交额的纪录,某“口红一哥” 5 分钟内卖掉 1.5万支口红。
数字经济新趋势,改变了传统商业营销格局,让人看到了社会化营销的新商机。
网红经济的本质是口碑经济、诚信经济,信用是其发展壮大的基石。
比如,一个特别懂电子产品的“极客” ,之所以能在垂直领域建立知名度,带动产品销量,关键是其经得起检验的专业见解。
但现实中,一些网红及其身后的孵化公司,在流量价值面前打起“如意算盘”,或弄虚作假“刷单”买粉丝、买评论,制造数据假象,骗取广告客户信任;或为劣质商品代言,做一锤子买卖;或索性绕过平台,将交易移到“桌面底下”,可能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粉丝没买到合意的产品,广告客户没得到承诺的效果,伤害了社会化营销这一电子商务新业态。
最近,一位网红直播博主就因为大量刷假评论、以虚假阅读量欺骗客户,被关停了账号,其所属机构也被暂停旗下所有账号在微博上的广告投放权限。
无论是保护新业态发展还是保护消费者权益,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听之任之,而应在规范的同时加强监管。
相较于线下门店,网红直播销售的即时性,无疑大大增加了监管难度。
这就要求监管部门进一步畅通投诉渠道,对明确违法的行为做到“重拳出击”,以儆效尤。
从平台监管角度看,一方面要保护广告客户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帮助其准确知晓相关账号的流量价值,对商业纠纷要建立常态化的处理机制;另一方面,对“买粉”“刷单”“假评论”“卖假货”等行为,也要加大打击力度。
比起监管部门,平台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容易刺破商业欺诈的面纱,理应更深度参与到互联网发展共治中来。
只有用健康的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作保障,让人们愿消费、敢消费,才能让消费更好地成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新的电商模式和消费模式,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新亮色。
这背后,是大量个性化产品对人们多祥化、个性化需求的满足。
通过更健康的模式、更好的监管,让新业态、新供给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我们就能让更多消费者放心消费,促进消费的蛋糕越做越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选自 2019 年 10 月 25 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5.下列对文中“网红经济”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网红经济已成为灵活就业人员的主要创业途径。
B.网红经济是口碑经济,只要诚信就能发展壮大。
C.网红经济销售模式正在取代传统商业营销方式。
D.网红经济具有即时性特点,监管难度由此增大。
16.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一些网红绕过平台与消费者私下交易,使后者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B.社会化营销助力粉丝买到合意的产品,广告客户得到承诺的效果。
C.监管部门应凭借数据优势与管理权限,更深度参与互联网发展共治。
D.新的电商模式和消费模式满足了人们对产品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二、填空题(本大题 3 分)17.补写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题 1 分,共 3 分。
任选 3 题,如全选,则取前3题评分)( 1),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2)激昂大义,,亦曷故哉?(张溥《五人墓碑记》)( 3)别有幽愁暗恨生,。
(白居易《琵琶行》)( 4)大江东去,浪淘尽、。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 18题3分,第 19题 6分,共 9分)阅读下面的选段,完成18--19 题。
“五片什么,亲爱的?告诉你的苏艾。
”“叶子。
常春藤上的叶子。
等最后一片掉落下来,我也得去了。
三天前我就知道了。
难道大夫没有告诉你吗?”⋯⋯第二天早晨,苏艾睡了一个小时醒来的时候,看见琼珊睁着无神的眼睛,凝视着放下来的绿窗帘。
( 1)“把窗帘拉上去,我要看。
”她用微弱的声音命令说。
苏艾困倦地照办了。
可是,看哪!经过了漫漫长夜的风吹雨打,仍旧有一片常春藤的叶子贴在墙上。
它是藤上最后的一片叶子。
靠近叶柄的颜色还是深绿的,但是锯齿形的边缘已染上了枯败的黄色,它傲然挂在离地面二十来英尺的一根藤枝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