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
二、展开探究活动
活动一:玩弹簧,发现弹力的特点
1、请拿出课前搜集的弹簧或弹簧玩具,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及时记录下来。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学生玩弹簧,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不同小组间交流游戏方式,让学生尽情体验游戏与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有所发现。)
2、交流发现:(学生分组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玩法,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活动三:设计弹簧玩具
弹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的事情,下面我们就来利用弹力,设计一个弹力玩具,比一比,看哪个组设计的弹力玩具最棒、最新颖?
三、拓展活动
同学们刚才设计的一个个弹簧玩具非常有新意。这里有一个鸡蛋,你能不能运用今天所学到的知识来设计一个装置,让鸡蛋从高处落下来摔不破?
板书设计:
教后记:
5、有趣的磁铁
1、小车的运动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在观察周围事物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证据解释假设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独立设计控制变量实验的能力。
2.引导学生体验证据对于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乐于搜集证据,勇于搜集证据的意识,在搜集的过程中,建立团队合作交流的概念,体会到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是密切联系的。
你能想到生活中,我们利用或改变摩擦力的例子吗?
三、拓展活动:
如果生活中没有摩擦力,世界又会是什么样子呢?课下以《假如没有摩擦力》写一篇科幻短文吧!
板书设计:
教后记:
3、跷跷板
教学目标
1.能用观察、体验和已有经验对杠杆尺平衡做出假设性解释;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2.善于在游戏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关心人们运用杠杆平衡的技术成果;愿意与人合作与交流;
1、(出示玩具盒子)同学们,想知道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
2、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
3、咦,怎么跳出来一个小猴子?它是怎么跳出来的?谁能解释一下?(学生解释原因)
4、(出示弹簧)原来是弹簧跟我们玩游戏呢。同学们,弹簧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看到,它有哪些学问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它吧。(出示课题:弹簧的学问)
3、学生关注自己小组的记录表,详细记录自己的实验发现。
4、各组说说是怎么玩的?有什么重大发现?
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两端磁力大,中间磁力小。
四、总结
刚才,同学们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磁铁的好多秘密,实际上这些都是磁铁的一些性质,好多的科学家费尽周折才研究出来,可我们一节课就发现了磁铁的这么多性质,而且都是“重大发现”,太了不起了。
(3)教师小结:同学们的预测都有可能,但还不是结果,要知道这些预测是不是正确,还要验证,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预测,结合桌上的材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自己的探究方案。
(4)学生小组讨论,制定方案。
(5)学生汇报交流。
3、进行探究实验
(1)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实验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动手试一试,看谁的方法多,发现多?谁的记录详实?
教学重点
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
教具准备
磁铁、剪刀、画笔、曲别针、小铁钉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导入
1、师:出示磁铁,问:这是什么?你们玩过吗?有什么特点?
2、学生回答
二、观察交流,直奔主题。
1、(教师将一条形磁铁放到实物展台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磁铁,看看磁铁上有什么?
三、拓展活动:
1、师:这节课同学们探究了有关平衡规律方面的知识,你打算用它来干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关于平衡的小玩具,鼓励学生在课下做一些有创意的玩具。
板书设计:
教后记:
4、弹簧里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到弹性物体受力时形状会发生变化,物体发生形变时会产生弹力,了解弹力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2.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能够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专题,能够表达交流自己的体会、发现与见解,能够设计制作与弹性、弹力有关的小玩具。
3.激发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乐于探究与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体验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的乐趣。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通过探究活动感知到物体的弹性和弹力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愿意研究生活中有关弹性的现象
教具准备
各种弹簧、橡皮筋、玻璃球、圆珠笔、弹簧拉力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7、通过实验验证,知道了弹力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那么弹力有没有方向呢?它的方向朝哪?请同学们再次玩一玩弹簧,仔细观察一下。(学生自由研究,体会弹力的方向与用力的方向相反。)
活动二: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1、除了刚才看到的现象外,你还能举出在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
2、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弹力的应用。 Nhomakorabea教学目标
1.能用简单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并做实验记录;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2.在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中,体会合作与交流的愉快;乐于探究和发现周围事物中的奥秘;意识到科学、技术和社会是有机结合的,增强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
3.知道磁铁的基本性质,了解生活中磁铁的应用。
(学生为自己的重大发现鼓掌)
第二课时
一、生活应用,拓展延伸
1、磁铁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
3、小结:通过交流,我们发现生活中好多物品都用到了磁铁,而且磁铁正越来越多地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垃圾处理场用大磁铁分离出垃圾内的废铁、废钢等金属。课下要注意观察,了解更多磁铁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学生观察后汇报。教师板书:S N。
三、开放空间,自由探究。
1、师:同学们的观察非常仔细,这节课我们就来玩有趣的磁铁。(板书课题:有趣的磁铁)
师:请同学们注意,在玩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语言或者图画的形式记录你们的发现,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如果你们感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可用 ☆ 表示出来。
2、学生自由探究20分钟,教师巡视指导。
2、认识力是有方向的。
(1)游戏:各小组做小车过桥、钻山洞的游戏,看谁能让小车顺利过桥、钻过山洞。
(2)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A推力和拉力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推力和拉力?
B如果没有推力和拉力,生活将是什么样子?
三、拓展活动
1、想办法让小车跑得又快又远。
2、课下探究:小车在斜坡上为什么会自己向下跑?
3、弹簧有力量吗?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
(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及生活经验交流。)
4.、当我们把弹簧压缩或拉长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5、我们周围的很多物体都能产生弹力,那么弹力有没有大小呢?弹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6、能想一个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动手试试吧!(学生利用实验桌上的材料进行分组实验。实验结束汇报结论)
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使学生明确在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什么?需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做实验时各小组内要有明确分工,人人参与,合作完成。
(4)实验验证:
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多做几次,并填写“我的实验记录”表。
(5)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发现小车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师小结:要想让小车运动的快,就要用比较大的力,如果用的力比较小,小车运动的就会慢。
学生:他的左右两端不断地跷起来。
师:你在生活中玩过类似的游戏吗?它为什么一会儿跷起来,一会儿又落下去呢?
二、探究活动:
1、感知跷跷板的平衡,提出问题
出示书中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图片,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2、讨论探究方案
(1)提出活动设想:请大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猜测一下怎样才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
(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知道杠杆尺的平衡条件;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学重点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认识杠杆尺的平衡原理。
教学难点
了解生活中的平衡现象。
教具准备
支架、杠杆尺、直尺、钩码、蜡烛、设计表格。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游戏导入:演示“蜡烛跷跷板”实验。
谈话:这是一个有趣的“蜡烛跷跷板”游戏,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谁的发现多?
二、质疑问难
1、师:对于磁铁,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2、学生自由提出自己的问题,教师进行重点板书。
三、总结
师:这么多的问题,在课堂上是无法解决的,不如大家课后亲自去研究,有了结果告诉老师和同学们。
板书设计:
教后记:
6、指南针
教学目标
1.知道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2.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师:如果想让木块或乒乓球从斜面上滑下的速度快一些或慢一些,你能想到什么办法呢?各小组利用材料试一试吧!
(2)小组活动,教师参与研究
(3)汇报
(4)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物体表面越光滑,物体间的摩擦力越小;反之,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所以人们就会利用这个特点,改变生活中的一些摩擦力,使生活更便利!
3、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与生活的关系
二、探究活动:
1、体验摩擦力
(1)谈话:刚才同学们谈了很多玩滑梯的感受,有的同学说屁股和滑梯面之间磨的厉害,还有的说蹲在上面滑得就慢些。其实我们周围到处是与“滑梯表面”差不多的面,比如:桌面、地面、黑板面等。下面就请把它们也当作滑梯面感受一下吧,可以用手.用脚,可以推一推东西,也可以拉一拉同学,活动之后小组交流感受。
3.了解指南针发展的历史,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指南针的用途,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