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成为内部审计专家的该具备的能力

成为内部审计专家的该具备的能力

成为内部审计专家的该具备的能力
内部审计走进中国企业已经很多年了。

内部审计越来越成为公司治理重要手段之一。

内审人员的数量不断增加,内审人员的素质也越来越高。

有多年审计经验的内审人员也越来越多。

但为什么那些有多年内审经验的人却成为不了内审专家,而有些内审人员只用四、五年的时间就成了所在组织甚至行业的内审专家了呢?我们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吧。

我们看看那些成为专家的内审人员是不是都有以下特点:
一、有进取心
有进取心的内审人员不会满足于现状,不会靠自己的经验混饭吃,会自觉地提升自己的技能,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长处,会积极地思考,会去寻找获得更大审计成果的路径。

不想成为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成为内审专家的内审人员,那就是打酱油的。

要想成为内审专家,你必须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不断地要求自己进步。

进取心是愿意成长和能够成长的源动力。

二、善于总结
如果不善于总结,那么内审人员走过的弯路可能会再次走一遍,每一次审计项目也只是重复执行规定的审计程序。

总结工作中的优点,也能逐渐形成好的经验,并在工作中形
成自己的优势,还能使个人的长处得以发挥。

内审人员要养成总结的习惯。

总结时,会让你能够静下心来去思考和分析。

通过总结,内审人员还能把自己的思路和技能形成体系,搭建起自己的思想框架。

善于总结可能是个更高的要求,能够做到愿意总结、经常总结,对于很多审计人员已经是很难得的了。

只有善于总结,才能不断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自身的短板,更有效率和效果地开展工作。

三、主动学习
即使你不爱学习,内审项目也会推动你去被动的学习,因为内审工作必须要审计新的业务、新流程。

但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有很大的区别。

主动学习不仅包括学习更多的技能,还包括通过学习来接触更多的思想。

通过主动学习,你能掌握更多的方法,能更有效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主动学习,你还能有更开阔的视野,能够站在多个角度或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主动学习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学习周围优秀的审计同行,这样才能多方位的提高。

审计人员要定期回顾一下,这段时间都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提高了哪些认知和技能。

在知识爆炸的年代,不学习就会退步。

四、有控制力
人都会有偷懒的时候。

内审人员更是要承担长期出差、经常加班的工作压力。

偶尔偷懒一下是没问题的,但要学会
控制。

有控制力的内审人员往往都能做好时间管理,能够合理安排时间。

内审工作做的时间越长,内审人员越会觉得枯燥,越会觉得问题越来越难以发现。

所以,内审人员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把一项工作都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

自控力需要刻意地培养,因为大多数人都有惰性,这也是人的本性。

五、注重细节
前些年大家都很认同一种观点,“细节决定成败”。

想成为一名内审专家,想有与众不同的思路和见解,也必须注重细节。

有些时候,内审专家和普通内审员的区别就在于能否通过一些不起眼的细节去发现问题。

正是因为注重细节,内审专家们才会不断地改进每个细小的不足,才会逐渐在某一领域一枝独秀。

如果经常在细节上出错,要么是责任心的问题,要么就是心理有了障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而在细节上的错误经常犯,累积起来,说不定哪天就会犯大的错误,使之前取得的成绩被错误侵蚀掉了。

六、敢于尝试
内审工作做的时间越长,越容易对身边的现象见怪不怪,也容易满足于现有的工作方式。

内审有风险,尝试须谨慎。

内审人员一般会遵循谨慎原则,尽可能地防范审计风险。

但如果没有好奇心,没有敢于尝试的劲头,内审人员在自己的
审计领域内就不会有突破,不会打破思维定式的束缚。

审计人员要能承担试错成本,如果什么时候都不想犯错误,畏手畏脚,不愿意迈出一步,怕被别人笑话,怕被别人说不专业,到最后不仅专业性会受到别人质疑,而且能力也不会得到提升。

只有尝试,创新才能落地,创新才能产生价值。

想成为一名内审专家其实并不需要你有超人的天赋和一直呕心沥血的奋斗,只要能够地按照以上几点持之以恒地做下去,能够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自我提升的习惯,水滴石穿,你就离内审专家越来越近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