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井巷爆破设计计算

井巷爆破设计计算


(三)装药结构、炸药类型及炮眼装药量计算
1.装药结构 掏槽眼、辅助眼、底眼和水沟眼均采用反向连续装药结构,药卷直 径为φ 35mm,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 φ 25mm)不耦合反向连续装 药结构。 2. 炸药类型 采用2号岩石抗水硝铵炸药 掏槽眼和辅助眼药卷规格为φ35mm×100g×150mm 。
每眼装药量=0.12×1.0=0.12 kg(合 φ 25 mm药卷1卷)
顶眼、帮眼装药量= 0.12×13=1.56 kg
(4)底眼装药系数取0.50,则 每眼装药卷数

1 . 3 0 . 50 0 . 15
4 卷
底眼和水沟眼每眼装药量=0.15×4×6=3.6 kg 则 设计总装药量= 3.6+ 7.2+ 1.56+ 3.6=15.93 kg 设计的总装药量小于循环理论炸药消耗量15.98kg,符合定额要求。
根据软岩巷道适宜的炮眼深度范围,确定炮眼深度为1.3m。
2.炮眼直径
设计使用炸药药卷直径为35mm,所以,确定炮眼直径为42mm。 3.炮眼个数 雷管消耗定额为2.72个/m3。根据光面爆破设计要求,确定周边眼平均 间距 E=600mm,周边眼单位长度装药量为0.12 kg/m,其他炮眼装 药系数为0.50。 1)每循环理论炸药消耗量和雷管消耗量 炸药 qSL =1.21 × 11.29 × 1.3 × 0.90=15.98 kg 雷管 2 . 72 SL =2.72 × 11.29 × 1.3 × 0.85=36个 式中 S一掘进断面积,11.29m2。
每眼装药卷数 1 .3 0 .5 0 . 15 4 卷
辅助眼装药量=0.15 ×4 ×12=7.2 kg
(3)周边眼:软岩装药集中度一般为100~150g/m,因此顶眼和帮眼 装药集中度均取120g/m,炮泥封填长度取0.3 m。则
炮眼可装药长度=炮眼长度-封泥长度=1.3-0.3=1.0m
查部颁平巷掘进炸药消耗定额,确定单位炸药消耗量 q=1.21 kg/m3,
其他符号及数字意义同前。
2)估算炮眼个数 炮眼个数可按下式估算
N qSm aP 1 . 21 11 . 29 0 . 15 0 . 90 0 . 50 0 . 10 34 . 8 个
式中 m——设计使用炸药药卷长度,0.15 m;
无涌水。工作面采用YT-24型凿岩机打眼,预计炮眼利用率为 0.90。该矿实行“四六”工作制,采用一班一循环作业方式,每
月实际掘进30d,预计正规循环率为0.85。月进度计划为120m。
二、爆破设计
(一)爆破参数
1. 炮眼深度
该巷属软岩巷道,炮眼深度不宜太大,正常情况下取1.3~1.5m。根 据下式计算的炮眼深度为
3.装药量计算
(1)掏槽眼(包括扩槽眼):装药系数取0.6,则
每眼装药卷数 炮眼深度 装药系数 2 .2 0 .6 0 . 16 8 卷
药卷长度
掏槽眼装药量=0.15 ×8 ×6=7.2 kg
(2)辅助眼:装药系数取0.5,则
每眼装药卷数 2 .0 0 .5 0 . 16 6 卷
2)估算炮眼个数 炮眼个数可按下式估算
N qSm aP 1 . 9 8 . 9 0 . 15 0 . 85 0 . 55 0 . 1 39 . 2 个
式中 m——设计使用炸药药卷长度,0.15 m;
G——设计使用炸药每个药卷的重量,0.10 kg; 其他符号意义及取值同前。
G——设计使用炸药每个药卷的重量,0.10 kg; 其他符号意义及取值同前。
故取炮眼个数为35个。
(二)炮眼布置
1.掏槽眼(4) 由于巷道宽度较大,根据掏槽眼类型和适应条件,结合该巷为软岩 巷道的具体情况,确定采用垂直楔形掏槽。掏槽眼共布置4个,槽眼排 距为0.6m,成对炮眼眼底距离为0.2m,掏槽眼深度为1.5m,掏槽眼 与工作面夹角为75o,则成对炮眼眼口距离为
肥城矿务局查庄煤矿下组煤-250mm水平南石门掘进工作面爆破设计。
一、基本情况 该石门为半圆拱形,锚喷支护,掘进宽度为3000mm,掘进高度为 3300mm,掘进断面积为8.9m2。石门穿过岩层主要为粉砂岩和细砂岩, 岩石坚固性系数 f=4~6,石门穿过岩层地质构造简单。该矿实行“三 八”工作制,计划月进尺250m,每月实际工作30d,实行掘支平行作 业,每一掘进班完成两个循环。预计正规循环率为0.85,炮眼利用率为 0.85。 使用YTP-26型凿岩机打眼。
L Ly N n 1 120 30 4 0 . 85 0 . 90 1 .3 m
式中 L——炮眼深度,m; Ly——计划月进尺,110 m; N——每月实际用于掘进的天数,30 d;
n——每日完成掘进循环数,4次;
1 ——正规循环率,0.85;
——炮眼利用率,0.90。
(2)其次根据井巷的地质特征和工程特征,选择掏槽方式,确定各 类炮眼的数目和位置,确定各类炮眼所采用的炸药类型和装药结构, 计算工作面各类炮眼的装药量,确定工作面炮眼的联线方式和起爆顺 序,最后绘出爆破图表。 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光面爆破周边眼眼距、炮眼密集系数、装药 量、装药结构及起爆时差的确定和控制。 井巷爆破设计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以期 达到最佳效果。
井巷爆破设计计算
井巷爆破设计必须在充分了解井巷地质特征和工程特征(包括岩石 坚固性系数,有无瓦斯煤尘爆炸危险,有无涌水,岩石有无膨胀性等, 井巷断面大小,井巷支护方式,井巷作用等)的基础上: (1)首先应根据计划掘进指标或循环时间(在立井井筒施工时还可 根据砌壁模板的高度)计算炮眼深度,并综合考虑凿岩设备,合理确 定炮眼的深度。
辅助眼装药量=0.15 ×6 ×12=10.8 kg
(3)周边眼:顶眼和帮眼装药集中度均取200g/m,炮泥封填长度取 0.3 m。则
炮眼可装药长度=炮眼长度-封泥长度=2.0-0.3=1.7m
每眼装药量=0.2×1.7=0.34 kg(合 φ 32 mm药一卷,φ 25 mm药卷两卷) 顶眼、帮眼装药量= 0.34×13=4.42 kg (4)底眼和破参数 1.炮眼深度 炮眼深度可按计划月进度确定,即
L
Ly N n 1

250 30 6 0 . 85 0 . 85
1 . 92 m
式中 L——炮眼深度,m;
Ly——计划月进尺,250 m; N——每月实际用于掘进的天数,30 d;
n——每日完成掘进循环数,6次;
周边眼药卷规格为φ25mm×120g×250mm 。
3.装药量计算 (1)掏槽眼(包括扩槽眼):装药系数取0.60,则
每眼装药卷数 炮眼深度 装药系数 1 . 5 0 . 60 0 . 15 6 卷
药卷长度
掏槽眼装药量=0.15 ×6 ×4=3.6 kg (2)辅助眼:装药系数取0.5,则
设计的雷管消耗量为35个,小于定额要求的36个。
(四)选择爆破器材,确定爆破顺序
采用8号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采用MFB-100型发爆器放炮;串联 联线,起爆顺序见表。
(五)爆破图表
爆破原始条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预期爆破效表、图。
(五)爆破图表
爆破原始条件、炮眼布置及装药量、预期爆破效表、图。
示例二:某矿五采区下部车场底板绕道(软岩)爆破设计。
一、基本情况
该绕道断面为半圆拱形,采用锚喷支护,掘进宽度为3700mm,
掘进高度为3450mm,掘进断面积为11.29m2,该巷道位于三层
煤底板碳质泥岩中,岩石坚固性系数为 f=2~3,地质构造简单,
1——正规循环率,0.85;
——炮眼利用率,0.85。
根据气腿式凿岩机最佳深度范围(1.8~2.5),确定炮眼深度为2.0m。 2.炮眼直径
设计使用炸药药卷直径为35mm,所以,确定炮眼直径为42mm。
3.炮眼个数 查部颁平巷掘进炸药消耗定额,确定单位炸药消耗量 q=1.9 kg/m3, 雷管消耗定额为3.12个/m3。根据光面爆破设计要求,确定周边眼平均 间距 E=550mm,周边眼单位长度装药量为0.2 kg/m,其他炮眼装药 系数为0.55。 1)每循环理论炸药消耗量和雷管消耗量 炸药 qSL =1.9 × 8.9 × 2.0 × 0.85=28.75 kg 雷管 3 . 12 SL =3.12 × 8.9 × 2.0 × 0.85=47.2个 式中 S一掘进断面积,8.9m2。 其他符号及数字意义同前。
1.装药结构
掏槽眼、辅助眼、底眼和水沟眼均采用反向连续装药结构,药卷直 径为φ 35mm,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 φ 25mm)反向连续装药结构, 为便于起爆,眼底装1卷φ 32mm药卷作为起爆药卷。
2. 炸药类型 掏槽眼和辅助眼采用2号岩石抗水硝铵炸药,药卷规格为 φ35mm×100g×150mm 。 周边眼药卷规格为φ25mm×120g×250mm ,其中起爆药卷 φ32mm×100g×160mm,
每眼装药卷数 2 . 0 0 . 55 0 . 16 6 .5 卷
底眼和水沟眼每眼装药量=0.15×6.5×6=5.86 kg 则
设计总装药量= 7.2+ 10.8+ 4.42+ 5.85=28.27 kg
设计的总装药量小于循环理论炸药消耗量28.75kg,符合定额要求。 设计的雷管消耗量为37个,小于定额要求的47.2个。 采用8号毫秒延期电雷管起爆,采用MFB-100型发爆器放炮;串联 联线,起爆顺序见表。
2
1 .5 tan 75
o
0 .2 1 .0 m
2.周边眼(9+4 +6 =19) 在软岩巷道中实施光面爆破,周边眼间距一般为500~600 mm,最 小抵抗线(光面层厚度)一般为600~70 mm,炮眼密集系数为0.8~ 1.0。根据该巷道岩石性质和巷道宽度确定顶、帮眼间距均为600mm, 炮眼密集系数取0.92,则最小抵抗线为650 mm,共布置顶眼9个,帮 眼4个。底眼布置6个,间距为700mm。 3.辅助眼(12) 根据周边眼最小抵抗线和掏槽眼的位置确定辅助眼位置。共布置一 圈辅助眼,另外在掏槽眼上方布置成半圆形的3个辅助眼,炮眼间距取 630mm,抵抗线取600mm,共布置辅助眼12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