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统计试题及答案

企业统计试题及答案

企业统计试题及答案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企业统计名词解释1.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是指企业组建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采取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单厂企业和联合企业两大类。

(第5页)2.技术密集型企业:也称知识密集型企业,一般指具有先进的技术装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人员具有较高的技能和技术素养,在技术开发和引进方面投入较多,不断采用新技术成果的企业。

(第7页)3.定序尺度:将现象按某一特征的大小、高低、强弱、好坏等顺序排列起来形成的数据计量尺度,如产品质量为优等品、一等品等。

(第19页)4.企业经营环境: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又离异于企业之外的社会系统,是企业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称,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约束条件和外部联系,也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输入源泉和输出对象。

(第22页)5.企业社会环境:企业社会环境是指来自人类社会并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条件,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第26页)6、工资相对增长系数:平均工资指数/劳动生产率指数。

7、固定资产:使用时间较长,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实物形成不变的劳动资料。

8、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工业企业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设备在原材料、燃料供应充分,劳动力配备合理,设备正常运转条件,可能达到的最大产量。

9、企业资产: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表现为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长期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0、企业长期投资:企业持有的准备随时变现,持有时间在一年以上的有价证券和其他投资。

11.企业经营成果:一定时期内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包括各种产品和服务,可以表现为实物量和价值量。

12.企业产品质量:指产品具有的适应社会生产和生活消费需要的特性,可以分为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前者如性能、可靠性等,外观如寿命色泽等。

13.生产税净额:指企业向政府缴纳的生产税与政府向企业支付的生产补贴后的差额。

14.企业营业收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15.产品竞争能力:指产品的质量、品种、价格、交货期和服务等方面东路市场需求的程度,集中体现在市场占有率方面。

16.时间数列预测法:是根据某现象的历史资料推测该现象未来水平的统计方法。

预测中根据现象自身规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做定量预测。

17.企业产出市场预测:是站在整个行来立场上预测全社会对企业产品的需要量,其中心内容是确定未来的总需求量。

18.决策的软技术:也称定性决策技术,是指建立在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社会科学基础上,采取一定的组织形式,利用专家和种类管理人员的智慧、知识、经验以及其他能力做出决策的方法。

19.企业投资决策:指企业作为投资主体,根据一定目的,评价选择最佳方案的工作过程。

20.企业生产控制:指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监督、分析和调整,保证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地生产各种适销对路的产品。

包括生产进度控制、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库存控制等。

21、企业含义: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直接组合生产要素,为社会消费而从事货物生产、流通、或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债务,谋求盈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22、企业统计台帐:经济联合体指经济组织之间通过合同或协议建立起来的松散及相对稳定的经济联合组织。

参加经济联合体的各方自愿互利,不改变各自的领导体制、隶属关系、所有制和财务关系;各方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按照等价有偿的原则在各成员之间进行各种经经济活动。

联合的内容和项目用合同等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经济联合体主要形式有:生产要素的联合,工艺的联合,工商联合、工贸联合,农工商联合,科研生产联合,以及跨行业、跨地区的联合等。

23、统计信息管理体系:原始记录是把企业经营活动随事件发生而经常地进行的记载,而统计台帐则是按时间顺序,对统计资料进行的循序登记。

24、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25、企业产品产出市场:是指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劳务产出)供应方、产品消费方(包括中间消费和最终消费)以及双方就该产品进行的交易行为的总和。

26、层次分析法(AHP):是对定性指标作定量分析的一种简便方法,也是对人们的主观判断作客观描述的一种有效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分析对象的性质和研究目的,把复杂现象中的各种影响因素通过划分为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使之条理化,即按照因素间的关联程度及隶属关系将因素依不同层次聚集组合,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并根据对具体问题的主观判断,就每一层次的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给予定量表示。

最后利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确定各因素相对而言重要性次序的数值,并以此进行分析研究。

27、劳动生产率: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它反映了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效率。

28、原材料利用率:是指合格品中包含的原材料数量在原材料总消耗量中所占的比重。

计算公式:原材料利用率=合格产品中包含的原材料数量Ⅹ100%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29、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责的比值,它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指标。

其内涵是企业每1元流动负债有多少元流动资产作保障。

计算公式: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0、简答题1、简述企业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定义:企业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直接组合生产要素,为社会消费而从事货物生产、流通、或提供服务等经济活动,有权拥有资产和承担债务,谋求盈利,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企业基本特征:(1)企业必须拥有一定资源,包括人力、财力、技术等;(2)独立的经济组织;(3)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4)具有法人资格、拥有法定的权利和义务。

2、什么是企业经营环境有几层具体含义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又离异于企业之外的社会系统,是企业外部的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称。

包括以下四层含义:(1)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所有外部条件的有机结合;(2)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客观约束条件;(3)是企业经营活动的外部联系;(4)是企业经营活动的输入源泉和输出对象3、简述企业经营环境的含义及其分类:企业经营环境是指企业赖以生存又离异于企业之外的社会系统,是企业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总称,也称企业外部环境。

企业经营环境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1)从企业经营环境的客观属性划分,可以分为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

(2分)(2)从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划分,可以分为投资环境、生产环境:交换环境等。

(2分)(3)从外部环境诸因素对企业的影响是否直接来看,可分为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

(2分)4、具体说明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企业经营的市场环境是以市场为中介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包括宏观市场环境和微观市场环境。

宏观市场环境由影响企业的社会约束力量构成,包括自然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人口环境、文化环境等。

微观市场环境是指与企业购销活动直接相关的影响因素,由企业的供应者、消费者、中间商和竞争者构成。

5、劳动生产率的含义是什么其表现形式与种类有哪些含义:是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数量与相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率,反映劳动者在生产经营中的劳动效率。

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正指标,是用单位劳动消耗量完成的生产经营成果表示,二是逆指标,是用单位生产经营成果所耗用的劳动量表示。

劳动生产率一般从以下角度分类:从不同人员范围分:全员劳动生产率、工人劳动生产率;从不同劳动时间分:时劳动生产率、日劳动生产率、月劳动生产率和年劳动生产率;从不同的生产经营成果分:实物量劳动生产率、价值量劳动生产率和定额时间劳动生产率。

6、企业工资总额的含义是什么统计工资总额要遵守的原则是什么工资总额包括哪些组成部分P54答: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实际支付给企业全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总额。

统计工资总额遵守的原则:企业工资总额是支付给企业全部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凡不属于劳动报酬的开支,如劳动保险、职工福利、劳动保护费和各种非工资性津贴等不计入工资总额;不论是货币形式支付还是实物形式支付,不论是由工资科目开支的还是由工资科目以外其他经费科目开支的都应统计在内。

工资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7、什么是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量和原材料利用率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答:前者称单耗,是指每单位产品(合格)平均实际消耗的原材料数量,即生产某种产品的某种原材料总消耗量除以某种产品的合格品产量。

后者指合格品中包含的原材料数量在原材料总消耗量中所占的比重,即已被利用的原材料与实际消耗的原材料之比,等于合格产品中包含的原材料数量除以生产该产品的原材料总消耗量。

两者都反映了原材料的使用水平,但也有区别:前者从消耗角度表明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越低越好;后者是从利用角度表明使用情况,越高越好。

前者只能按每种产品分别计算,后者可以就不同产品消耗同种原材料的总量来计算。

8、企业负债是什么按偿还期怎样分类P65答:企业负债是指企业承担的能够以货币计量,并需要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它是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方式。

按偿还期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前者指可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后者指偿还期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8.1什么是企业负债?企业负债按偿还期是怎样划分的企业负债是指企业借入的资金,是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

1、企业负债按偿还期限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2、流动负债是指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3、长期负债是企业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债务。

9、简述费用的概念及分类,成本和费用的关系怎样?答:费用是指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各项消耗。

按经济用途可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凡是以产品作为计算对象所归集和分配的费用,就构成产品的成本,即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10.企业经营成果的含义是什么其实物量和价值量有哪些内容答: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创造的有效劳动成果的总和,可以用实物和价值量来表现。

实物量有货物和服务两种表现形态。

价值量在不同层次上可以表现为总产出、销售收入、增加值及利润等。

11.简述流动资金周转速度的含义及计算公式。

答:流动资金周转速度反映了企业流动资产参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的循环的次数,计算公司为:流动资金周转率=报告期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报告期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