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题精选_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试题精选_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调研试卷_精校完美版

河南省洛阳伊滨区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洛阳市伊滨一高班级:姓名:一、基础知识(4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漫溯.(shuî) 惆怅.(chànɡ)挥斥方遒.(qiú) 百舸.争流(ɡě)B.寂寥.(liáo) 彳.亍(chí) 哀怨彷.徨(pánɡ) 忸怩.不安(ní)C.青荇.(xìnɡ) 火钵.(bō) 冰屑.悉索(xiâ) 凝重隽.永(jùn)D.瓦菲.(fēi) 糯.米(nuî) 浪遏.飞舟(â) 矫.健有力(jiǎ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寥廓激浊扬清磅礴五岭逶迤B.碣石含蓄隐诲太息清澈晶莹C.春闱意趣盎然峥嵘中流击缉D.邂逅苦闷诅丧长篙风度翩翩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在呼啸的寒风中,父亲对儿子这种白痴般的想法不.以为意...,怒气冲冲地咆哮了一阵子,然后拉着儿子向密林深处寻找猎物去了。

B.《南极的企鹅》一书配上充满诗情画意的插图,向小读者们介绍了许多奇异的异域风情,孩子们对这些海外奇谈....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C.多家媒体在《让子弹飞》上映之后引用了姜文“我既要站着,又要把钱挣了”这句话,含沙射影....地表达了对影片“既赢票房,又赢口碑”的赞誉。

D.《志摩的诗》有成功之处,但也有不足。

撇开内容不谈,就以表现形式说,洋味较浓,民族化不足,有的诗句显得生涩和矫揉造作....,在韵式和韵的运用上也有不规整之处。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的儿童文学偏重于教育和理性,过多地注入了成人思想,孩子天性中爱游戏、爱求知、爱趣味、爱幻想被忽略了。

B.权力部门应当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信任媒体,以便使媒体更好地发挥引导社会热点、通达社情民意、搞好舆论监督的作用。

C.惠特曼主张为了描述宇宙万物的规律以及它们的创造力和丰富性,必须避免传统的诗艺常规,即押韵、格律等。

D.不管是参军还是求学,这些不平凡的经历,都磨炼了毛泽东,逐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这对于毛泽东说,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5.(2011·全国卷)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脚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营好每一个今天就等于经营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应该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②脚踏实地,全身心地经营好今天,才会有一个个实在的昨天③因此,面对今天,我们不要太多地怀念过去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辉煌的明天⑤如果总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结果明天也会悄悄地溜走⑥今天是昨天和明天的接力处A.⑤①⑥②④③ B.⑤⑥①④③②C.⑥④③②①⑤ D.⑥②③①④⑤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阙.秦(quē) 瑕.疵(xiá) 逸.乐(yì) 秦军氾.南(fán)B.鄙.远(bǐ) 与.会(yǔ) 肆.虐(shì) 夜缒.而出(zhuì) C.杞.子(qǐ) 逢.孙(fãnɡ)秦伯说.(yuâ) 济.济一堂(jǐ)D.戍.守(shù) 薄.荷(bî) 佚.之狐(shī) 共.其乏困(ɡînɡ)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且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B.越.国以鄙远越:越过C.又欲肆.其西封肆:肆意D.失其所与.与:结交,亲附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活用类型与所给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B.晋军.函陵C.共其乏困..D.夜.缒而出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现代汉语完全相同的是(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之力不及此...B.微夫人C.行李..之往D.烛之武退秦师.10.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信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 D.②③⑤1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淬.火(cuì) 铁杵.(wǔ) 谒.见(yâ) 忤.视(wǔ)B.苑囿.(yîu) 揕.击(zhân) 戮.没(lù) 谬.误(miù)C.俟.机(sì) 目眩.(xuàn) 期.年(qī) 猝.然(cù)D.箕踞.(jū) 瞋.目(chēn) 濡.缕(rú) 创.伤(chuànɡ)三、古代诗歌阅读(10分)忆王孙春词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高楼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王孙】王孙:本指贵族公子,此处指主人公的丈夫。

(1)、作者精心选取了哪些意象?营造出什么样的氛围?(5分)(2)、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与李重元词一样,都写到了“断魂”,它们所抒发的感情是否相同?试做简要的分析。

(5分)四、语言运用(28分)1.将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七字对联,并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6分)芝兰绕阶黄牛耕地翠柳迎春桃李满目千里绿春绣锦座凝香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词多义: (8分)之⎩⎪⎨⎪⎧ 辍耕之.垄上子犯请击之.是寡人之.过也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焉⎩⎪⎨⎪⎧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焉.用亡郑以陪邻将焉.取之子亦有不利焉. 3.特殊句式:(4分)(1)以其无礼于晋( )(2)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 )(3)是寡人之过也( )(4)夫晋,何厌之有( )4.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五.作文:请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60分)要求:1.写成记叙文。

2.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第一册第一、第二单元测试卷 答案一.1.【解析】 A 项,“溯”应读“sù”;B 项,“彳”应读“chì”;C 项,“隽”应读“juàn ”。

【答案】 D2【解析】 B 项,“诲”应为“晦”;C 项,“缉”应为“楫”;D 项,“诅”应为“沮”。

【答案】 A3【解析】A项,“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

不合语境,从句中的“怒气冲冲”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白痴般的想法”放在了心上,可改为“不以为然”。

B项,“海外奇谈”指没有根据的、稀奇古怪的谈论或传说。

用在此处望文生义。

C项,“含沙射影”比喻暗地里诽谤中伤。

为贬义词,而此处为褒义语境。

D项,“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使用正确。

【答案】D4.【解析】A项,成分残缺,在“爱幻想”后面加“的特性”之类的词语。

B项,语序不当,把“信任媒体”放到“善待媒体”之前。

D项,中途改变主语,“逐渐找到了人生的目标”的主语应该是“毛泽东”,而不是“这些不平凡的经历”。

【答案】C5.【解析】文段主要的谈论对象是“今天”,“今天”连接着“昨天和明天”,因此,在语段里要先提“昨天”,再说“明天”,即先②后④,排除BC;从⑤⑥看,⑥位于开始能够和横线后的话语相呼应,排除A。

【答案】D6.【解析】B项,“与”应读“yù”,“肆”应读“sì”;C项,“逢”应读“pánɡ”;D项,“佚”应读“yì”,“共”应读“ɡōnɡ”。

【答案】A7.【解析】肆:延伸,扩展。

【答案】C8.【解析】例句中的“盟”为名词作动词,结盟。

A 项,使动用法,使……灭亡。

B项,名词作动词,驻军。

C 项,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西。

D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答案】B9.【解析】A项,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请客的主人。

B项,古义,那个人;今义,对一般人的妻子的尊称。

C项,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答案】D10.【解析】可以根据原文意思做出正确判断。

【答案】A11.【解析】A项,“杵”应读“chǔ”;C项,“期”应读“jī”;D项,“踞”应读“jù”,“创”应读“chuān ɡ”。

【答案】B12.【解析】A项,前者为“被”,后者为“显现”。

B项,前者为“边界,界域”,后者为“封闭、封合”。

C 项,均为“赠送”。

D项,前者为“并、列”,后者为“勾结”。

【答案】C13【解析】A项,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C项,古义,走投无路,陷于困境;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D项,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答案】B14【解析】A项,省略句,应为“为之先”。

B项,省略句,“咸阳宫”前省略介词“于”。

C项,承前省略主语“群臣”。

D项,被动句。

【答案】D二.(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2)万类霜天竞自由(3)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4)而今迈步从头越(5) 编年体左丘明(6)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7)因人之力而敝之三.(1)作者精心选取了芳草萋萋、杨柳青青、杜宇悲啼、雨打梨花等四种意象。

这些意象的组合营造出暮春时节令人伤感的氛围。

(2)感情不同,杜诗写孤身赶路的行人雨中奔波,不见家人,“魂断”指思乡之情;李词写闺中少妇登楼远眺,不见行人,徒使魂销魄断,“断魂”是思夫之愁。

四.【解析】该题属于老题新考,变化一下形式,也是为了降低难度。

考生只要具备简单的对联知识就能做好。

如上下联词句结构、意义相关,数量短语对数量短语,仄起平落. 1.新春对联:翠柳迎千里绿黄牛耕地万山金教师办公室对联:桃李满园春秀锦芝兰绕阶座凝香2. 往,到/代词,指秦军/的/用在主谓之间代词,它/代词,何/代词,哪里/语气助词,呀,啊3. 状语后置句被动句判断句宾语后置句4太子以及知道这件事的宾客,都穿着素衣,戴着素帽给他送行。

越过别国而把远地当作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五.作文:请以“那一刻,让我感动“为题写一篇作文。

(60分)要求:1.写成记叙文。

2.不少于800字。

相关主题